一篇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报告(QUARTZ研究)对全脑放疗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在12日举行的第二届肺癌长江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专家吴开良认为,中国人群的肺癌基因突变谱与欧美国家明显不同,拿欧美国家的研究结果来指导中国临床实践是不科学的。 芊�
中新网上海11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肺癌中约有3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脑部转移的症状。出现脑部转移后,患者是接受姑息治疗,还是接受全脑放疗从而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在12日举行的第二届肺癌长江论坛上,这个话题成为专家学者聚焦热点。
据悉,全球每年新发肺癌病例180万,约有30%的患者会出现脑转移。脑转移好发于腺癌及小细胞肺癌。全脑放疗为多发脑转移的标准治疗。近日,一篇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报告(QUARTZ研究)对全脑放疗的地位提出了“挑战”,这篇报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进行研究。研究者认为全脑放疗在这部分患者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此研究在业界引发广泛讨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专家吴开良当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该研究在生活质量量表的选择、全脑放疗的剂量模式、人群构成比、数据集的选择几方面存在缺陷,轻率地舍弃全脑放疗是不明智的。他认为,中国人群的肺癌基因突变谱与欧美国家明显不同,拿欧美国家的研究结果来指导中国临床实践是不科学的。
吴开良告诉记者,多发性脑转移的全脑放疗总体有效率约为30%-40%。在一些特殊人群,比如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全脑放疗的有效率达到70%-80%,联合使用靶向药物后有效率更高。这位专家说,在中国,EGFR突变的比例在肺腺癌中约为40%。这也就说中国有更多的患者可能从全脑放疗中获益。
据悉,目前,临床上经常可以观察到多发脑转移经全脑放疗后长期存活的患者。一般而言,年龄小于60岁、身体状况较好、原发肿瘤控制较好的患者可从全脑放疗中获益,对所有的不适合手术或立体定向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都放弃全脑放疗是不明智的。
吴开良指出,我们应当个体化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一般体力状况、脑转移个数、颅外肿瘤控制情况、EGFR突变等因素,探讨不同亚组的最佳治疗模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