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与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从内容上看,它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从形式上看,它篇幅短小,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散文诗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段。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形式上的短小灵活。

第一篇:《金色花》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船》《戈拉》,短篇小说《喀布尔人》《摩诃摩耶》,剧本《摩克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1913年,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东方作家。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意象生动,韵律优美,文字隽永,抒情气息浓郁。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课文批注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1)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2)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3)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4)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5)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6)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7)

问题探究

一、怎样理解母亲的嗔怪“你这坏孩子”?

答:“坏孩子”将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假愠(yùn,生气,恼怒)之态展现了出来,饱含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一天没见到孩子,焦急不安之情与时俱增,再次见到孩子,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你这坏孩子”似嗔实爱,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

二、品读诗歌,文中的孩子和妈妈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孩子——天真烂漫、调皮可爱、聪明伶俐、爱妈妈

妈妈——温柔沉静、善良、慈爱、虔诚

三、如何理解《金色花》中的孩子这一形象?

答:作者把儿童想象成金色花——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孩子为什么那么活泼可爱、快乐天真?因为沐浴在母爱中。文中的孩子跟母亲三次嬉戏,体现了孩子的活泼调皮、机灵可爱;同时,他对母亲的时刻关注,也表现出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四、主题归纳:这首散文诗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儿童想象成美丽圣树上的一朵金色花,按时间顺序叙写了孩子与母亲嬉戏的几个画面,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也表现了美丽、圣洁的母子之爱。

第二篇:《荷叶·母亲》

作者介绍

冰心( 1900——1999),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被称为 “世纪老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早期所作“问题小说"具有反封建意义,散文、诗歌讴歌童心和母爱,后期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

冰心的小诗创作深受泰戈尔的影响,《繁星》《春水》就是其在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写成的,都以“母 爱·童真·自然”为主题。

课文分析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8)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9)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10)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11)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12)

七年级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详细批注)(13)

重难点分析

一、《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没有正面出场,文中关于母亲的文字只有一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文中写母亲,完全使用象征手法——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象征了母亲对儿女的庇护。

对雨中红莲与荷叶情态的细腻描写饱含深情,充分体现了母亲呵护儿女时无畏风雨的感人情态,读起来亲切动人。“母亲”正是这样一个无私无畏的母爱的化身。

二、文章写了“我”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每一次的心情有何不同?

答:三次。

第一次,在浓阴的天空下,繁杂的雨声中,白莲凋零,红莲盛开,“我”心情烦闷;

第二次,雷声作响,雨愈下愈大,红莲被打得左右鼓斜,“我”心情不适;

第三次,雨肆意地下着,荷叶护红莲,“我”不宁的心绪散尽,被母爱深深感动。

三、联系全文,谈谈作者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其作用。

答:情绪变化:从“烦闷”到“不适意”,再到“不宁的心绪散尽”, 最后到“感动”。

作用:表现了对莲花的喜爱和对莲花命运的关注,暗示了母爱的巨大作用——抚慰不宁的心灵。

主题概括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托荷赞母的散文诗,作者由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关爱,由此赞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