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鉴片官#

学习《唐代五诗人》随感五 杜牧

一,少年好兵书

杜牧家世显赫,他的十六世祖杜预,是晋代的镇南大将军、当阳侯,其曾祖杜希望文武双全,清廉自守,深受唐玄宗器重,历任鸿胪卿、恒州刺史、西河太守。祖父杜佑官至宰相,封岐国公,历经德宗、顺宗、宪宗三朝,高居相位长达十年之久,是中唐时期有极大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哥哥杜悰迎娶了唐宪宗的爱女岐阳公主,后来官至宰相,封邠国公。可谓“一门朱紫,世代公卿”。

杜牧对自己的显赫家世是十分自豪的:“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生为贵公子的杜牧,既不是涧底松,也不是山顶草,而是一株生长在高地之上、披满浓绿的茂盛乔木,从一开始就引人注目,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栋梁之材。

杜牧从小就接受了最顶级的教育,二十岁开始潜心研读《尚书》《毛诗》《左传》《国语》和十三代史书,二十三岁写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样的惊世之言。他很早就开始思考国家兴亡得失,特别注重研究军事,其修养之全面,准备之周备,为同龄人所罕见。

杜牧31岁时写的《罪言》,是一篇颇有见地的雄文,对国家军事形势作出了深入分析和出色判断,充分体现出青年杜牧非凡的见识,和世家子弟与生俱来的大格局。

《原十六卫》《战论》《守论》等一系列兵学宏文,游历各地山川险要后,所写的《注孙子》十三篇,献给了当时的宰相周墀,在《上周相公书》中殷切地写道:“伏以大儒在位,而未有不知兵者,未有不能制兵而能止暴乱者,未有暴乱不止而能活生人、定国家者。”锐气未折,豪言壮语,实在难能可贵。

家学传统的滋养形成了杜牧纵横开阔的笔势。青少年时代的诗文,就有极强的冲决力,是第一流的。从“万卷书满堂”的宰相府邸走出的英俊青年,一开口就歌声嘹亮,气冲霄汉,晚年羸弱之时,也不曾被人们忘记。逐渐孱弱的生命气息下,他仍透出一丝往昔的豪华与骄傲。

二,缠绵和沉迷

生在风雨飘摇的晚唐,杜牧的人生注定是坎坷多难。

他十岁那年,祖父和父亲先后去世,家族随之衰败,自幼锦衣玉食的贵公子,体味到世态炎凉。他后来感慨地写道:“某幼孤贫……八年中,凡十徙其居,奴婢寒饿,衰老者死,少壮者当面逃去,不能呵制……奔走困苦,无所容庇。”

杜牧胸中的抱负和志向始终无法舒展,他一生五任朝官,四任刺史,十年幕府,虽有出色的用兵之策,却从不能挥师疆场;虽有统领大局之政干,却一直沉沦下僚。心里虽充满不甘、沮丧和不平,却终究无可奈何。只能在诗中一吐为快:“我作八品吏,洛中如系囚”、“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的意气消沉诗句。

怀才不遇时,年少风流的杜牧便寄情声色,终日流连于青楼酒肆。《太平广记》记载了杜牧在牛僧孺手下做幕僚时,几乎夜夜都去十里长街寻欢访妓。当他离开扬州,赴京城出任监察御史时,牛僧孺在送行酒宴上特意叮嘱杜牧:我常担心你风情不节,或有伤身体。后来杜牧回忆那段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生活时,感慨良多,写下《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段时间,他留下了大量精美别致的诗章。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泛出一种朴质真切、沉湎缠绵的色泽。

三,悍气之余绪

出任湖州刺史时的暮年杜牧,在“春风最窈窕”的茶山下,依然是“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依然是柔肠百转:“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晚年,他眺望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吐露了他无法泯灭的雄心与悍气:“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即便衰老到手无缚鸡之力,杜牧仍怀有一颗伏虎之心!

唐代杜牧有哪些诗(唐代五诗人之杜牧)(1)

唐代杜牧有哪些诗(唐代五诗人之杜牧)(2)

唐代杜牧有哪些诗(唐代五诗人之杜牧)(3)

唐代杜牧有哪些诗(唐代五诗人之杜牧)(4)

唐代杜牧有哪些诗(唐代五诗人之杜牧)(5)

唐代杜牧有哪些诗(唐代五诗人之杜牧)(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