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盐梅相成(和若作和羹)(1)

“和”是个多音字,现在工具书上一般标注了五种读音,而且在“暖和”“热和”等词语里,它还要读作轻声。这个字左边的“禾”表示字的读音与它接近,右边的“口”表示字的意思与“口”有关,其最初的意思是声音相应和,或者表示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读音是h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它的解释是:“相应也。”例如“曲高和寡”,再如白居易《酬微之》:“满帙填箱唱和诗,少年为戏老成悲。” 这个字与表示乐音和谐的“龢”从汉代起就常常通用,后来,用“和”的情况逐渐居多,而“龢”在如今只用于人的名字。 “和”与烹调以及食品加工相关的读音与含义有两种:一种读作hé,意思是调和、调味;另一种读作huó,意思是在面粉一类食材中加水等液体,搅拌或揉弄,使之有黏性。

何为盐梅相成(和若作和羹)(2)

*朝夕纳诲图 钦定书经图说 清

何为盐梅相成(和若作和羹)(3)

《尚书·说命》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句话是殷高宗武丁时期的贤相傅说所说的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盐和梅子均为调味所需,是制作羹汤一类美食的必备材料;另一层意思是贤良之人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因为处理国家事务与调和五味原理相似,需要有德才兼备的人审慎协调各方权益、妥善处理各种情况。“和”之所以后来产生huó的意思,本质上也源于它所含的“和谐”等意义,因为揉合面粉等材料,是为了使之达到完全融合的状态,而在这种意义的基础上,后来又产生了“和熊”“和丸”这样的说法。例如清朝有位湘军将领名叫胡林翼,他的母亲去世之后,有人赠挽联云:“夫作大儒宗,裙布荆钗,曾分黄卷青灯苦;子为名节度,经文纬武,都自和丸画荻来。”该联上联说的是胡母辅助夫君,下联说的则是她教育子女。对联中的“和丸”,意思是用熊胆调制药丸,用它来给在深夜中读书的儿子提神;“画荻”则出自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其母教子的典故,意思是欧阳修幼时家境贫寒,所以他的母亲便让他用“芦荻”的茎秆在地上写字、学习。我们都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和面需要不断地搅拌和揉,“揉”是其中一道必不可少的环节。“揉”这个字左边的“扌”已经表明这个字与手相关,右边的“柔”则表示字的读音与它接近,但是这个字本身出现的时间却比较晚,而最初表示同样意思的,反而是与火有关的“煣”字。对于左边是“火”的那个“煣”字,《说文解字》中的释义是:“屈申木也。”也就是通过用火烤,使原本笔直的木料弯出一定的弧度,或者使原来弯曲的木头变直。

何为盐梅相成(和若作和羹)(4)

不论是把直的变成弯的,还是把弯的变成直的,其意图都是根据需要,把材料加工到柔顺、服帖状态。而“揉面”显然意味着把包括面粉在内的材料加工到类似“顺服”的程度。同时,由于加工过程离不开手的参与,所以后来便出现了提手旁的“揉”这种字形。宋代文人钱惟演《春雪赋》:“才衮衮而纷揉,更霏霏而交错。”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揉面”或许也意味着把面粉和水等其他材料交杂、拌合到一起。当然,不管如何搅拌,最后都必须使食材达到充分融合的状态。而且“揉和”这种说法原本就有“融合”的意思,例如清代文人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中《采花酿酒歌示河东君》:“酿投次第应火候,揉和停匀倚心手。”这两句话说的是在制作酿酒用的酒母时,各种原材料的投放应当依照一定的次序并掌握好火候,而熟练的心法与手法是使原材料充分融合的关键。

何为盐梅相成(和若作和羹)(5)

*十二金钗图册 李纨 清 费丹旭

具有和面经验的人一定都知道,要想使面团达到理想状态,一味用蛮力揉弄肯定是不行的,也是得不偿失的,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将揉面与饧面相结合。“饧”这个字左边的“饣”表示字的意思与食物有关,右边原来的繁体字形“昜”表示字的读音与它接近。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它的解释是“饴和馓者也”,指一种饴糖和糯米混合制成的食品,例如唐代诗人沈佺期《岭表寒食》:“岭外逢寒食,春来不见饧。”

何为盐梅相成(和若作和羹)(6)

与此同时,在有些文献中,“饧”的含义与饴糖的“饴”相同,也就是指糖稀。例如苏东坡《南歌子·晚春》:“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后来,这个字又产生了糖块、面剂子变软的含义,这也正是“饧面”的主要作用,因为“饧”就是要使面团中的各种材料充分融合,从而使面团变得软硬均匀。

何为盐梅相成(和若作和羹)(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