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潜蝇是危害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葫芦科的黄瓜、丝瓜和西葫芦等,茄科的番茄、辣椒和马铃薯,十字花科的芥菜、菜心、白菜和萝卜等,豆科的四季豆、菜豆、豇豆等。斑潜蝇发生后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甚至会造成蔬菜绝收,会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近期,多地群友反应蔬菜遭受斑潜蝇的危害,严重影响到了蔬菜的正常生长。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斑潜蝇的发生规律以及如何有效防治!

一、发生规律

斑潜蝇具有繁殖能力强、寄主范围广、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等特点,在南方温暖和北方温室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斑潜为多食性害虫,成虫产卵于寄主的叶表皮内,在适宜条件下,经过3~5天孵化成幼虫,在叶片组织内取食,形成弯曲的蛇形虫道。幼虫经过3~4天老熟,从蛀道的顶端咬破钻出,在叶片上或土壤中化蛹,在经过7~10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为3~30天。斑潜蝇生长发育温度为20~30℃,当温度低于13℃或高于35℃时,生长受到抑制。

二、危害症状

斑潜蝇主要以幼虫蛀食植物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细胞及叶柄,成虫的取食和产卵也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导致植株弱小,生长缓慢,严重时,幼苗枯死。斑潜蝇的发生降低了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营养物质传导,造成叶片干枯,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斑潜蝇造成的伤口还会为其它病菌提供侵入途径及滋生场所,而且其本身还可传播多种病毒,从而加重危害植株健康。

斑潜蝇有效期(教你搞定斑潜蝇)(1)

斑潜蝇有效期(教你搞定斑潜蝇)(2)

斑潜蝇有效期(教你搞定斑潜蝇)(3)

三、斑潜蝇形态特征

危害棚室蔬菜的斑潜蝇种类可分为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两种,主要以美洲斑潜蝇为主。斑潜蝇的幼虫和成虫都可造成危害,幼虫体色鲜黄,体长最长可达3毫米,一般幼虫及蛹多分布在作物的中下部叶片危害;成虫体小,整个腹面为鲜黄色,背面为黑色,两翅之间有一小黄点,成虫多集中在作物的向光面上部叶片活动。

四、斑潜蝇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1)温度影响

棚室温度在15~30℃范围内时,斑潜蝇的发生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低于13℃或高于35℃则生长会受到抑制。

(2)湿度影响

当棚室内湿度低于60%或高于95%时斑潜蝇的生长均会受到抑制。

(3)寄主范围广

斑潜蝇为害9科30多种植物,寄主植物广,为其终年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五、防治措施

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应重点抓好冬春季保护地的防治,减少虫源,及时消灭羽化成虫和初孵幼虫,同时利用夏季高温闷棚和冬季低温冷冻,有效降低虫口基数。

(1)加强检疫

严格把控种苗检疫关口,严禁从斑潜蝇发生区域外购有虫或卵的幼苗,防止虫源扩散。

(2)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无虫苗,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及时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病集中深埋或烧毁,在夏季休棚期深翻土壤暴晒,利用高温闷棚来灭杀斑潜蝇成虫和蛹。加强肥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在化蛹高峰期深翻,创造不利于其羽化的环境。

(3)物理防治

在棚室通风口和门口处布设防虫网,控制虫源侵入或迁出转移,阻断发生侵染循环。利用斑潜蝇对黄色的强趋性,在田间悬挂黄板进行监测和诱杀。通过保护优势天敌,如异角姬小蜂、芙新姬小蜂等寄生性天敌,对斑潜蝇有自然控制效果。

(4)化学防治

在斑潜蝇发生初期,要及时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灭蝇胺、螺虫乙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为了防止抗药性的产生,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