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气温起步30℃
预计最高气温可达40-41℃
偏南风3-4级,雷雨时阵风7-9级
相对湿度45%-85%
8时30分
上海中心气象台
就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网友们纷纷表示:
橙色预警一天比一天早
一大早就像火烤一样
来场雨吧
11时40分更新高温橙色预警
为高温红色预警
12时刚过
上海徐家汇站最高气温
再度超过40℃大关
至此
今年上海40℃及以上极端酷热天数达6天
创下上海自1873年
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的新纪录
截至8月11日,上海今夏已出现38个高温日,其中≥37℃的酷暑日达到22天,≥40℃的极端酷热达6天。
频繁出现40℃以上气温的情况较为罕见,徐家汇站自1873年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今年出现6天,位列第一,其次为2013年出现5天,以及2017年出现3天。
午间时段暴热、酷晒
请大家务必注意
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及时补充水分
预防中暑和热射病
高温3.0版升级中
近期高温天气仍将延续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上海自7月31日以来出现今年第三波持续高温天气。
未来十天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上海处在其中心位置附近,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预计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9-40℃,早晚气温也较高,最低气温在30℃。未来十天中暑指数多为3级容易中暑和4级极易中暑。提醒大家,防暑降温仍然不能松懈。
【相关链接】:未来十天,上海仍将持续热热热
持续高温,谨防中暑
上海疾控分析了本市近10年的发病和死亡的累计日报告曲线,7月下旬病例数和死亡数急剧上升,8月中下旬下降进入平台期。引起高温中暑死亡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场所因素和个体因素。
环境因素
日均死亡病例数与热浪期极端最高气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场所因素
室内的环境温度、居住环境有无空调影响较大。既往上海报告的所有室内中暑死亡病例住所内都没有空调,或者有空调但未使用。
最近有一篇论文引起了很多人关注,研究者对1981年至2010年间日本、韩国、中国的28个城市的每日死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气候变暖将显著增加热夜及其疾病负担,热夜的短期暴露与居民死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研究者预估从2010年到 2090 年,平均热夜强度将增加近一倍,导致疾病负担增加近六倍。
个体因素
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合并有心脑、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易发生中暑,低收入人群、对高温缺乏基础防护知识的人群高温中暑风险较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死亡病例发病日期多数位于热浪后期,因为长时间的高温天气,让人体内的热蓄积得不到释放,后期实在抵抗不住了就容易发生中暑死亡。从今年的高温情况来看,防暑降温措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识别中暑症状,及早妥善处理
一般来说,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愈后良好,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后果。而在重症病例中,仅热痉挛病例及时救治后预后较好,如发生热衰竭、热射病,则发生死亡的可能性较高。
一旦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先兆中暑症状,需及时脱离高温环境并采取现场降温措施,如症状无法得到缓解或已出现意识不清、抽搐等重症中暑症状请及时就医/送医。
这份避暑秘籍一定要收好
我们该如何度过这火热的夏季?
年老体弱、孕产妇
体力劳动者、过度疲劳以及肥胖者
这些中暑高发人群
该如何安稳度夏?
穿衣:轻薄透气颜色浅
轻薄透气的浅色衣物,绝对是夏季穿搭顶流。夏季足部容易出汗,选择透气性好的凉鞋、带网孔的运动鞋以及吸汗性好的棉袜,能减轻闷热感。
饮食:多吃瓜果勤喝水
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补充必要的水分、盐分、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
高温天气,如要降温解暑,及时补水是关键。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饮水应少量多次,千万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也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果肉细嫩、清甜多汁的西瓜,是当之无愧的夏季水果人气王,手捧半个西瓜,用勺子一口一口挖着吃,这感觉倍儿清凉;清脆香甜的桃子,一口入喉,总能抚平暑气燥热;果肉白嫩、香甜多汁的荔枝,一口一个甜滋滋;颗颗晶莹饱满的葡萄,就是闪耀整个夏日的“救星”……
居住:降低室温靠空调
盛夏时节,凉席得安排上,不然晚上估计要热得睡不着觉了。古人会借助扇子扇冰来实现手动制冷,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则可以畅快地靠空调续命。当环境温度超过32℃时,电扇已经无法带走人体的暑热感,必须开启空调降低室内温度。过度疲劳是不可忽视的中暑诱发因素。舒适的室内环境才可以保证良好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得到放松,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孕产妇人群更应增强防暑意识,破除不通风、不洗澡、不吹空调等坐月子陋习。
老年人的热适应能力降低,同时身体对外界温湿度的敏感性降低,即使室内环境温度很高,他们自己可能并不觉得热,极大增加了中暑的发生风险。因此夏季老年人的居室温度控制在26℃较为理想,可上下调节1~2℃,注意室温恒定,避免忽高忽低。此外,儿女可时常与家中独居老人电话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也应加强对独居老人的探访慰问,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出行:户外活动避烈日
夏季出行应避开烈日时段,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中午12点至下午3点阳光强烈,在户外活动容易发生脱水或中暑,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应尽量避免外出,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户外活动,或是选择健身房、游泳馆等凉爽的室内场所进行活动。
如果确需在烈日下出行,应做好防晒,撑起遮阳伞、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并准备好足够多的饮料。
如果是必须在高温时段作业的体力劳动者,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并加强轮班休息,以降低劳动强度。出现头晕、眼花、无力、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中暑先兆,应立即停止作业,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重症中暑必须及时送医救治。
东方网综合上海市天气、上海疾控等
记者:包永婷
来源: 东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