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已过,天气转凉,走在幽径上,很容易想起一句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但今天我想说的不是这一句,而是本诗中的另外一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佳 人

唐 •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表达时光如水岁月如梭的诗句(流年读诗在山泉水清)(1)

杜甫的这首《佳人》,讲一位美人的不幸人生,战乱杀戮骨肉分离,身世飘零又遇人不淑,红颜薄命,无奈幽居空谷。全诗清寒凄艳,读来凉意丛生。“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句。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普通如口语,在诗中并不引人注意。但关于此句,却有多种解释,细看来挺有意思。

一、“世相说”。山喻夫婿,泉喻自己。古代人视弃妇为不洁不祥。故世人认为“佳人”为夫所爱的时候是“清”的,被丈夫抛弃便“浊”了。

二、“新旧说”。比喻新人是“清”水,故能得丈夫的宠爱,而自己是“浊”水,已经人老珠黄,所以为夫所厌弃。

表达时光如水岁月如梭的诗句(流年读诗在山泉水清)(2)

三、“贞节说”。古时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妇人言己即使被弃,也要守住贞节,保持“清白”,不再改嫁变得“脏浊”。

四、“自怜说”。佳人对比自己遭遇,以前是“良家子”,高官之后,夫家当也非寒门贫户,自是安足。如今被弃山野,生活凄苦。前华后憔,天差地别,如同“清水”与“浊水”之泾渭分明。

五、“操守说”。此说则可以演绎出另一个版本,佳人被弃,并非是因久处生厌或色衰爱驰,而是与“轻薄儿”的夫婿志不同道不合,所以宁愿幽寂独居,如清泉在山清高独守;也不愿与丈夫这股“浊水”同流合污随波浪荡。此说,个人认为是最切诗意的解释,符合“佳人”高洁自持的操守和孤傲不俗的性格,也是老杜自身命运多蹇却高标孤洁的写照。

诗友们觉得是哪种说法更贴近佳人的愿意呢?

表达时光如水岁月如梭的诗句(流年读诗在山泉水清)(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