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可谓深入人心,让不懂历史的人,可以了解到三国时期的各类英雄人物。然而演义有戏说的成分,并不需要严格遵守正史。我们熟知的曹植的《七步诗》,就是罗贯中先生改版的,不是原文。

三国曹植如何七步成诗(曹植的七步诗是六句)(1)

南北朝时著名的诗人,文学家谢灵运曾经说过: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可见曹植的才华。曹操生前在自己的众多儿子中,最欣赏的就是曹植的才华,本来想把王位传给他,但因曹植嗜酒放纵,孤傲虚化。就没有传位给他,而传给了善于经营朝政的曹丕。

三国曹植如何七步成诗(曹植的七步诗是六句)(2)

曹丕继位当了皇帝后,对昔日与自己争夺嫡位的弟弟曹植深为不满,对当初父王喜爱他的才华也很嫉恨,于是下令让曹植走七步做成诗,否者就杀了他。曹丕话音刚落,曹植就起步作了《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如何七步成诗(曹植的七步诗是六句)(3)

简单翻译一下:煮豆要来做豆羹,把豆子过滤后做成汁,豆子的秸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内哭泣,豆子和豆杆本来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为何要互相煎熬伤害逼得这么狠呢?史书记载曹丕听后“深有惭色”,一方面佩服自己的弟弟才华横溢在七步成诗,自己自愧不如;另一方面对诗中暗喻的兄弟本是手足,不应互相猜忌和怨恨,自惭形秽。于是曹丕放过了曹植。

三国曹植如何七步成诗(曹植的七步诗是六句)(4)

这首诗被罗贯中改成:“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从六句改成四句,原来的韵味确实变了不少,您说是吗?

三国曹植如何七步成诗(曹植的七步诗是六句)(5)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写作风格,可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账号“清谈点点滴滴”,每天为您送上一篇不一样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