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余韵佳 供稿。

品年味教学设计(小学教学设计一)(1)

树人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小学群文阅读名师余韵佳老师把传统年味揉进了文本与议题中。让我们在这篇关于“年味”的教学设计中,共拾年的传统记忆吧。

教学篇目

《年味》

《何时再得压岁钱》

《花脸》

《年画》

《腊八粥》

文本解析

年夜饭、放鞭炮、看春晚、收压岁钱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一年团聚时,万家灯火,独特的年味记忆就此而来——是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的热闹、是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买年货的喜悦、是孩子讨要压岁钱的可爱、是舌尖上味蕾的丰富感受……

记忆中那些过年的味道还有哪些?让我们一起到作家的笔下找寻吧。

喜爱杂文的作家陈鲁民曾写过一篇《年味》,文章从嗅觉、味觉入手,以细致的笔触写了过年的鞭炮硝烟味、酒香味、蒸馒头味、饺子味、写春联的墨香味等,展现了农家过年时的丰衣足食,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这样的年味是否很熟悉?过年时,你印象最深刻的年味又是什么呢?

除了过年时特有的气味、味道,记忆中的年味还有哪些呢?我们可以通过冯骥才、迟子建、徐鲁的年俗文章来感受一下。

当代作家、学者冯骥才在短篇小说《花脸》中,讲述了年少的“我”喜爱花脸,在新年时买了一张关羽的花脸和一把“青龙偃月刀”,回到家人人见人人夸,“我”十分高兴,成了全家过年的小主角。

后来,“我”不小心用大刀打碎了家里一只祖传的花瓶,因为是过年,当时躲过了一劫,但后来还是被爸爸教训了一顿。从此,我悟到一个祖传的道理:一年之中唯有过年是孩子们的自由日,这几天无论怎么去闹都不会立刻受到惩罚——这才是孩子们喜欢过年的真正原因。

文章通过对“我”爱花脸、买花脸、戴花脸的过程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我”对英雄的崇敬,抒发了“我”渴望成为英雄的少年豪情,表达了童年时的欢乐和自豪。

品年味教学设计(小学教学设计一)(2)

作家徐鲁在回忆童年的一组文章中写过一篇《何时再得压岁钱》,文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孩提时候得压岁钱的情景:

“我们”急切讨要压岁钱,炕上的爷爷奶奶乐不可支地看着心满意足的满堂孙子孙女,“我们”一旦拿到了压岁钱,便呼啸而散,各自躲到一边数钱去了。

寥寥数语,勾勒出祖孙间其乐融融的温馨情味。结尾时,作者在对童年欢乐的回忆中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感恩之情。

当代女作家迟子建在文章《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关于年货的记忆》中,讲述了家人各司其职置办各样年货中发生的趣事,回溯了自己关于年货的记忆,描写了故乡过年时的热闹氛围。

文章的标题和结尾,都引用了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作者以此表达了对过去故乡过年时浓浓年味的怀念,以及对现在故乡过年时人情味逝去的惋惜。

这三篇文章不再直接通过嗅觉、味觉来写年味,而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切入,以小孩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主要描写内容,既写出了自己过年时的欢乐之情,也分别写出了作家感受到的不一样的年味(得意、感恩、惋惜)。

品年味教学设计(小学教学设计一)(3)

如果说以上四篇文章多以孩子的角度写春节中的深刻感受,那么大人在春节时又会有一些什么别样情怀呢?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俗称“腊八”,民间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腊八节喝腊八粥这一习俗深入人心,冰心先生就曾写过一篇散文《腊八粥》

《腊八粥》这篇文章写出了“我”家四代人对一个节日的传承:“我”的奶奶、“我”的母亲、“我”和“我”的下一代。

作者开篇用委婉尽意的笔致,抒写了母亲煮腊八粥的往事。然而,在这篇散文中,拨动读者心弦的不只是对往事的回忆,后文描写孩子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准备煮腊八粥的情景,其情感更直接、更强烈,更具肃穆与天真的感人力量!

在此之前,冰心曾“笔与泪俱”地写下悼念周总理的文稿。《腊八粥》一文写于周总理逝世三周年,以孩子们纪念周爷爷的独特角度,抒写人民对自己的好总理的敬仰、爱戴与怀念之情。

在冰心关于故乡、童年的若干散文中,《腊八粥》尤显特别,它并非一篇纯粹的忆旧文字,而是一篇怀念周总理的精心之作。

与前文相比较,同样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自己的年味,同样都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腊八粥》中的“我”是一个大人,有的不再是过年的兴奋快乐,而是一份深深的怀念,这份怀念在几代人的传承下赋予传统节日以新意。由此可见,倚着真性情,作家们写出了自己别样的年味。

品年味教学设计(小学教学设计一)(4)

亲爱的伙伴们,我们跟着作家重温了记忆中的年味,这份年味不仅有可闻的气味、可尝的滋味,还有亲身参与其中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情味。正是有了这些浓浓的亲情、醇美的真情的滋养,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努力追求幸福的生活。

品年味教学设计(小学教学设计一)(5)

教学目标

1. 了解过年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体会人们的美好情感,感受中国独具魅力的年味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2. 探究群文异同,初步体会不同作家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正值新春佳节之际,我们一起来读一则有意思的童谣吧。(播放视频《春节童谣》)

童谣里讲了哪个节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其中,春节是最喜庆、最有味道的节日。

春节到底有着怎样的味道呢?我们阅读一组群文,去感受过年的味道。请大家齐读课题——记忆中的年味。

二、共读《年味》

(一)学生默读,思考:

文中描写了春节的哪些味道?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有没有感受到这些年味?除此之外,你还感受过哪些不同的年味?

(二)汇报交流:

1.文中描写了过年时的鞭炮硝烟味、酒香味、蒸馒头味、饺子味、写春联的墨香味,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我们刚才谈的味道是身体怎么感觉到的?(闻、尝)你在春节期间闻到的尝到这些味道了吗?你还闻到尝到哪些不一样的味道?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感受到的年味。

(三)小结:

那么多的过年习俗带给我们丰富的感受,除了可以通过嗅觉、味觉来写,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我们分组阅读群文来感受一下吧。

三、分组阅读《压岁钱》《花脸》《年画》

(一)各组学生自选一篇阅读,找出文章中的习俗,完成表格。

品年味教学设计(小学教学设计一)(6)

(二)汇报交流:

品年味教学设计(小学教学设计一)(7)

(三)比较:

1. 三篇比较求同:三篇文章都写出了过年的喜悦之情,都有我的亲自参与体验,都写出了小孩之所见所闻所感。

2. 这样以第一人称来写自己参与的活动,有什么好处?(更加真实、亲切)

3. 与《年味》比较,这三篇不是从嗅觉、味觉来写,而是从视觉、听觉、触觉写出了自己过年时的内心感受,写出了不一样的年味。

(四)小结:

这三篇文章都以孩子的角度写了春节中的深刻感受。

四、共读《腊八粥》

(一)阅读填表

品年味教学设计(小学教学设计一)(8)

(二)汇报交流

(三)比较

1.与前三文比较——

同:都是第一人称写,都显得亲切、真实。

异:《腊八粥》的“我”是一个大人,情感不再是过年的兴奋快乐,而是一份怀念。写出了几代人对一个节日的传承,赋予了传统节日以新意。

2.后四文与第一文比较——

同:都写出了过年的真味。

异:第一文写了过年的气味与味道,后四文写了过年的情味。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了记忆中的年味,这份年味不仅有闻到的气味、尝到的滋味,还有亲身参与其中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情味。

正是受了这份浓浓的亲情、醇美的真情的滋养,我们才能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努力追求幸福的生活。又是一年春节至,让我们浸润其间,传承美好传统,感受其中的多样情味吧。

品年味教学设计(小学教学设计一)(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