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是电影《向左走,向右走》的主题曲,由易家扬作词,林一峰作曲,孙燕姿演唱,收录在孙燕姿2003年8月22日由华纳唱片发行的《The Moment》专辑中。

先说说《遇见》有多火吧:当年大街小巷、广播电台、电视网络都在播放这首歌曲,如果说没听过《遇见》,那就跟没听过张学友的《吻别》,刘德华的《忘情水》,王菲的《红豆》一样。这么说,《遇见》有多火就可想而知了。每次听到校园广播放这首歌,我都会放慢脚步,听完歌曲再去食堂吃饭的。

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2003年孙燕姿发行完《the moment》之后,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决定暂别歌坛休息,但是因为很多演出的合约已经提前签了,还是要履约,所以在休息期间仍然多次演唱《遇见》。随后《遇见》更是成为燕姿的必唱曲目,有一次燕姿开玩笑说自己唱《遇见》唱了一千遍了。没人统计过,但应该是真的吧。

孙燕姿遇见这首歌的文案(孙燕姿的二字金曲遇见赏析)(1)

再说说《遇见》为什么火吧:第一,回到2003年,中国内地扩招不久,大学生队伍日渐扩大,80后大学生是孙燕姿的重要粉丝群体,这首歌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第二,2000年代初期港台文化、港台剧和电影风靡内地(彼时看美剧还未完全流行与国内),《流金岁月》等TVB电视剧、康熙来了、《流星花园》等台湾综艺和电视剧在国内很受欢迎,作为电影《向左走,向右走》主题曲的《遇见》自然成为港台凤的重要一环,这首歌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第三,几米的漫画在当时,也是火遍两岸三地,电影和漫画的宣传都很到位,电影现在看也就那样,但是当时卖力宣传,影响还是很大的,这首歌自然也有了普遍的传播基础。

最后说说《遇见》为什么好听吧:第一,燕姿独特的嗓音,娓娓道来的唱起来,让这首歌本身很有画面感,让人很容易被代入其中,进而有了自身经历的投射,容易引发共鸣。为什么把演唱放在第一位,因为比较网上的《遇见》翻唱版本,虽然各有特色,但还是觉得燕姿的最好听最耐听。

第二,歌曲的主题“遇见”本身就是让人神往和期待的。人和人的缘分在遇见,我们期待遇见可以相守一生的爱人,期待遇见老朋友、老同学,期待遇见开心快乐事,但是我们又害怕相遇时气氛尴尬、相顾无言,又害怕混得不好、无言相见,种种期待、种种矛盾复杂的心情都在歌曲中有了体现,使得主题升华、意境优美。第三,内容简洁明快、充满期待。歌曲走的是抒情路线,通过几个场景来叙事,内容清晰易懂,而不显得直白。同时,内容哀而不伤,充满期待,坚信命运,笃信爱情,没有一味的凄婉哀怨,更不迷茫踟蹰,为大家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附:遇见歌词(斜体为我的理解)

听见 冬天 的离开

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新的一天新的季节开始了。

我想 我等 我期待

未来却不能因此安排——期待没有用,要行动了。

阴天 傍晚 车窗外——我出门了或许约会了。

未来有一个人在等待——我相信有人在等我

向左 向右 向前看

爱要拐几个弯才来——我找啊找,你到底在哪里

我遇见谁 会有怎样的对白——我设想该说什么话呢

我等的人 他在多远的未来——未来长还是短呢,我期待

我听见风 来自地铁和人海——地铁和人海紧扣电影场景

我排着队 拿着爱的号码牌——幸运什么时候轮到我啊

阴天 傍晚 车窗外

未来有一个人在等待

向左 向右 向前看

爱要拐几个弯才来

我遇见谁 会有怎样的对白

我等的人 他在多远的未来

我听见风 来自地铁和人海

我排着队 拿着爱的号码牌

我往前飞 飞过一片时间海——求而未得,我要加速了。

我们也曾在爱情里受伤害——让人又期待又害怕

我看着路 梦的入口有点窄——实现梦想不容易,对的人难找

我遇见你 是最美丽的意外——无论如何,感谢遇见你。

总有一天 我的谜底会揭开——继续憧憬,继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