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58年Cremer教授向公众推荐采用光照疗法(phototherapy)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来。光疗逐渐成为治疗和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常用的方法。光疗的神奇之处在于无论新生儿是否成熟、是否存在溶血、是否是黄种人,都能够快速有效的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控制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获知这一结果后,不少宝妈动了心思。既然我明白了光照疗法可以给新生儿退黄,那还花冤枉钱去医院照蓝光干嘛?直接给孩子晒太阳不就行了?
摆好POSE晒太阳,是不是感觉很安逸啊?
有位宝妈说干就干,抱着一丝不挂的孩子沐浴在了阳光之中。孩子刚开始还挺享受,趴在妈妈的大腿上一动不动。几分钟过后,孩子就变得不安稳了,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皮肤也开始微微发烫,不断的扭动着身躯。宝妈认为是日光浴起了效果,继续无动于衷地观察着。慢慢地,孩子发黄的皮肤变得红润起来。宝妈心说这日光浴的效果还真是立竿见影,于是想趁着八、九点钟“太阳不大”的时候给孩子多晒一下。没想到这时,孩子开始“不配合”起来,躺在宝妈怀中扭来扭去,嚎啕大哭。宝妈以为孩子是饿了,便抱起孩子喂起了母乳。几口乳汁喝下去后,孩子并没有获得满足,依旧是哭个不停。宝妈感觉孩子身体有些发烫,便慌忙把孩子抱进房间,拿出体温计给孩子测了一下:38摄氏度!奇怪,好端端地,孩子怎么就突然发烧了?这是神马情况?
听说感染是导致新生儿发烧的原因,是不是孩子被感染了呢?
此时此刻,宝妈已经无法保持淡定了,抱起孩子便往医院赶。赶到诊室的时候,大夫将孩子包被一解开,发现孩子浑身皮肤红彤彤的,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淡黄色的小水疱。宝妈百思不得其解,这水疱是怎么突然间“变”出来的?诊室里的病友们便开始七嘴八舌起来:“水疱里面都化脓了!是不是感染了?”“这是烫伤的么?”“真可怜!”大夫将八卦的病患家属请出了诊室,问道:“您是不是给孩子晒太阳了?”宝妈惊讶道:“您是怎么知道的?”“这是强烈光线照射皮肤后出现急性光毒性皮炎的表现。”大夫解释道。
日晒伤后的水疱形成和痱子(晶形粟粒疹)的产生机理相同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欠成熟,汗腺发育不完善,体温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高温环境中,孩子通过出汗散热的效果有限,体温便会不断升高。幸亏您在给孩子晒太阳的时候及时地补充了液体(乳汁),不然后果更加严重!”宝妈顿时有些懵圈,没想到孩子晒下太阳还会得光毒性皮炎。真是不可思议。大夫继续解释道:“现在这样的高温天气,我们不建议孩子躺在外面晒太阳。虽然室外温度三十六七度看起来并不高,但是在太阳光红外线热效应的作用下,地表温度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值,局部地表温度达到五六十度也有可能;而且太阳光中紫外线(中波)可以引起人体表皮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出现红斑、水肿、形成淡黄色浆液性的水疱;长波紫外线可以引起胶原纤维嗜碱性变性,出现光老化,容易诱发皮肤癌变。这就是我们不推荐孩子们在暑热天气晒太阳退黄的原因。”
蓝光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更为精准,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宝妈这才明白过来,孩子身上出现的红斑和水疱原来是太阳惹的祸。早知道如此,就不该给孩子晒太阳了。大夫似乎看出了宝妈的心思:“其实暑热高温的天气,人体也会逐渐适应,但是需要一个过程。不然您说非洲的那些黑人们可怎么活,是吧?黑种人长期生活在炎热的环境中,热耐受的能力比短期进入热环境的人要明显强得多,这可是经过N代种族繁衍后才出现的人体对热环境的适应现象。对于黄种人来说,很显然一时半会是做不到的。在同等的光照强度下,黑种人出现日晒伤的概率相对低很多。这种先天优势我们是无法弥补的,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免受日光的荼毒。”
不怕皮肤变成我这样黑,就来尝试一下热习服吧
“后天努力还可以避免日晒伤?”宝妈有些困惑了。“是的,这种方法就是热习服。”“热西服?”宝妈满脸的疑问号。大夫笑道:“其实你可以把他理解成是生理性的热适应。这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医学监测下才能实现。具体来说就是循序渐进的适应热环境。比如在孩子外出晒太阳的时候,我们要不断监测孩子的体温,观察孩子是否出汗,检查孩子皮肤是否出现红肿,如果孩子出现不适,我们要及时的让孩子脱离高温环境,从而避免日晒伤和中暑。日光浴退黄确实很方便,但是什么时候停止日光浴,如何减少日光中有害成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才是大问题。”宝妈终于明白了,日光浴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PS: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波长是阳光中420~470nm的蓝光,其他宽谱的白光、蓝光、绿光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阳光中的短波紫外线(波长180~280nm)、中波紫外线(波长280~320nm)、长波紫外线(波长320~400nm)以及红外线(波长760~1800nm)对治疗新生儿黄疸是毫无帮助的。大夫们给孩子选择蓝光退黄是确保孩子安全的需要,也是精准医疗的需要。您说呢?
祝孩子们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