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口乡位于安阳市殷都区最西部,背倚太行,风景优美,底蕴深厚。抗战时期,磊口乡泉门村曾是安阳县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的驻地。1942年8月,太行五分区52团在这里开展武装斗争与生产自救,多次被中原野战军通报表扬。辖区内还建有革命烈士纪念亭,1945年6月安阳战役牺牲的137名烈士长眠在此。近年来,磊口以道路“破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使老区面貌焕然一新。

40岁前谈致富40岁后谈脱贫(走老区看老乡三年攻坚磊口)(1)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国战 赵一帆 悦连城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遂旺

春夏之交,绿色满山遍野,空气格外清新。这一段时间,安阳市殷都区磊口乡主抓工业的副乡长卜垂惠在山里奔忙,电话响个不停。

地处清峪村的中海水泥项目工地是卜垂惠常跑的一个点。“前不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项目进度。乡里派专人来项目现场帮扶,解决问题。再过个把月,这个投资1.6亿元的水泥粉磨和矿渣微粉生产线就要投产。”5月3日,卜垂惠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两天我看了写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的回信,备受鼓舞,过节俺都没休息。这里的100多名员工也跟俺一样铆足了劲,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建成后还要有100多名村民变工人。”

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能落户到丘陵山区,这在过去的磊口可不敢想。

记者来到乡政府驻地的山坡,向下远眺:西边是山,南边是山,北边还是山。磊口,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三块石头堵住路”。

“要把山区贫困群众从‘穷窝’里挪出来,就要想办法切断‘穷根’,修筑致富路,让产业扎根。”磊口乡党委书记彭庆楷坦言。

3年前,磊口乡提出了“打造10分钟生活圈”的奋斗目标,要用路打通产业链,让村民摆脱贫困。

将16个散落山间的行政村串成一个“生活圈”,怎么实现?修路!

资金是首要难题。为了募集资金,磊口乡到市老区促进会和市交通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化缘”,还积极争取“外援”。卜居头村有500多人在深圳打工,并建有党支部。听乡干部恳切地介绍了磊口修路“出山”的设想,大伙儿纷纷慷慨解囊,共捐款55万元。

找资金难,修路亦要过“难关”。“清凉山村到卜居头村的路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石头硬,勾机锤硬往下打,有时一天前进不了几米,光勾机锤就用坏了两个。”当时负责施工的杨言庆感慨地说,周边的百姓眼看着施工遇到困难,许多人自发前来当义工。

用了50多天,两村间1.5公里的路终于建成了,路边栽上了柏树、红叶李树,安装上100多盏路灯。路通当晚,两个村的村民兴奋地在这条路上游逛。清凉山村的一位袁姓村民说:“俺娘家是卜居头村的,以后回娘家再也不用绕十多里地了。”

3年来,磊口乡光修路就花了6000多万元,新建改建道路9条,共40余公里。新建桥梁8座,硬化街道20万平方米。

路通了,城里的游客纷至沓来。上庄村有大片槐树林,2018年起,上庄村开始举办槐花节,修建了旅游专线,不少自驾游客登山赏花,还吸引了不少蜂农前来养蜂。

路通了,项目红火起来。2018年,鹿山村村民合伙投资20万元,在村级公路旁兴办了鹿山雨泽香菇大棚合作社,流转土地20余亩种植花菇,年利润超过20万元,并安排了5个扶贫岗位。眼下,村村都兴办了农民合作社。

路通了,外面的企业开始“进山”。中海水泥、中联商砼等企业先后落户磊口,总投资达到3.2亿元。如今,磊口乡已有大小企业15家。

三年攻坚,磊口“出山”。如今,磊口的“出山”之路上,一派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记者手记】

记者曾多次到磊口乡采访,对磊口曾经的“行路难”颇有体会。如今,看到磊口路通业兴,深感欣慰。

磊口能“出山”,靠的是一股劲:一股传承自革命岁月、不怕牺牲的拼劲;一股延续至今、高扬新发展理念迎难而上的韧劲。3年来,磊口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群众一鼓作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出山”工程持续向前推进,为当地百姓开辟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平坦大道。

编辑:张菁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