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电大春潮文学社举办

《润金书斋词稿》讨论会

月之恋的经典语录(词痴月人系列三十三)(1)

(本报记者王爱萍报道)陕西电大春潮文学社社长月人创作的第一部词集《润金书斋词稿》公开岀版发行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为加强研究,推动创作,春潮文学社1989年12月2日举办《润金书斋词稿》专题讨论会,特邀中文教研室教师参加,作者月人君亦到会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讨论会由文学社副社长杨保建同志主持。文学社顾问、校工会主席程渡同志首先发言。他说,西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志慧在《西安晚报》(11月21日第3版)上发表的《美于声情,寓于意境——月人《润金书斋词稿》漫评》一文的观点比较中肯,我完全同意。希望月人君在古词新用上多下功夫,使作品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充分发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独特功能。接着,中文教研室讲师孙丽华同志坦诚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说,月人词很有味,很清新,很典雅,很玲珑,富有女性味,但还缺少一定的深度。我相信,随着创作的逐渐深入,生活阅历的不断增广,月人君一定能够使作品在反映社会生活本质风貌方面有大的突破。词在发展初期,是带有较浓的脂粉气的。月人君的词有女性味,很缠绵委婉,这是学词的必经之点,但重要的是要超越这种局限,使词能真正感人至深。词要以抒情为主,题材是可以不受限制的。月人词的题材就很广。这可以看出月人在学词治词方面所下的功夫是有成效的。杨保建在题为《杂谈月人词》的发言稿中较系统地指出,从《润金书斋词稿》来看,1.月人与词已属不可分离。所遇有词,所感有词,远行有词,独坐有词,遣怀以词,言志以词,赠贺以词,记梦以词。可以说,词是月人生命中的一部分,事无论大小,情不分雅俗,月人均能使之入词。2.月人于词追求甚高。他不仅填词一向恪守“‘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之规矩”,还立志以词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这是很难得的。3.月人词的写作技巧纯熟圆润,已超越了词的格律关,毫无疑义应称月人为词人。4.今人作旧体诗词,要讲究可读、耐读。月人词中既有可读的词,又有耐读的词,但也有一些可读性不强的词。可读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用语隔和旧。消除这种弊病的最好办法就是要用语清丽、意象明爽。当然,作为旧体诗歌形式的一种,词要全用新语也是不可能的。月人君应力争作到不有意使用旧词语。我想这么说,《词稿》的作者已进入了“月人不可以没有词”的自由境界,希望他最终能进入“词不可以没有月人”的理想境界。文学社理事、与月人君共事四年余的毛自成对《词稿》的看法很有见地,他说,月人最大的优点是有韧性。他坚持写作的精神是很令人敬佩的。月人词题材广泛,有许多都是有感而发。如《诉衷情•花美》一词,写田家湾农户通水之乐,既发自内心,又有时代感。月人词情景交融,字句纯清,音韵优美。略觉不足的是:个别词章有文字游戏之嫌,如《江城子·五城联名》。2.短调不错,长调较弱。3.一些词有脂粉气,这主要是指某些辞汇。如赠贺类词,许多都写出了一种纯情,但也有写纯情流于俗气的。4.遵守格律是月人君的一大特点,倘不然,不成律诗,不成词。我以为月人填词已越过了格律难关。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第一是立意要高。词最好的语言应该是自然、纯朴、生动、凝炼,于平淡中见岀厚重、奇崛。与会者如贺润坤、韩鲁华、张海鹏等都对《润金书斋词稿》发表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讨论会开得坦诚、热烈、深刻。

月之恋的经典语录(词痴月人系列三十三)(2)

另据悉,月人《润金书斋词稿》岀版后,许多专家、学者、教授纷纷致函作者,赞叹之情溢于言表。陕西人民美术岀版社副编审文大家函称:“君极工诗律词韵,在当今青年中,实少匹敌。……君高擎民族文化大旗,立志高远,实堪敬佩。”月人同窗好友、陕西中医学院医古文教研室讲师李亚军函称:“吾兄《词稿》,幸已拜读,如斯感怀,与日俱增。盖知天降大任,国粹得以不灭;秦词鼓吹,所赖吾兄实多。”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邓小军称月人词为“真性情之词也,词家之词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报,中国梨园学研究会会长李尤白,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岳麓诗词》副主编赵甄陶,词学博士施议对,文学博士陈学超,《古典文学知识》副主编吴小平等亦写信表示祝贺和赞赏。《当代电大》杂志副主编刘建中热情书赠月人“民族诗魂”条幅。《西安晚报》、《读者之友》、《学生作文报》等报刊分别刊发了关于《词稿》的评论文章;音乐家、书画家也欣然为月人词谱曲,作书,绘画。一些同志还热情建议举办月人词作音乐会、月人词作书画展。(原载《陕西电大报》

1989年12月20日)

月之恋的经典语录(词痴月人系列三十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