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红尘,无论曾经的你多么耀眼,光芒万丈,即使你在那个灯火摇曳的尘世,曾经受着无数人的崇拜和喜爱,当然也承受着无数的流言蜚语,但,最终都只会是黄土一抔,红尘里的过客罢了!

她和阮玲玉曾经都是电影界的炙手可热的时代翘楚,但阮玲玉却匆匆的离开了人士,独留她依旧在那个纷乱的民国时代里,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坚持着,她是中国电影史上唯一一位3次当选电影皇后的电影明星,是电影行业里的里程碑意义的电影演员,一生贯穿整个民国电影,自1925年登上银幕,到1966年的40多年时间里,她从默片到有声片,从国语片到粤语片,前后作品近百部,饰演过各类角色。

学校选美的电影(因缘际会进入电影学校)(1)

胡蝶,原名胡瑞华,祖籍广东鹤山,1908年出生于上海一幢普通居民房里,当时光绪和慈禧太后先后驾崩,正是末代皇帝宣统继位的时候,这一年中国的第一家电影院也在上海诞生了。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天意,让她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胡蝶3岁时,父亲胡少贡在姐夫唐绍仪(曾担任北洋政府总理)弟弟的提携下出任京奉铁路总稽查,所以胡蝶幼年常随父母迁居天津,北京,广州,上海等个个地方,在奔波中,她学会了讲“京片子”,“广东话”,“上海话”等,这些都为她日后成为“电影皇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选美的电影(因缘际会进入电影学校)(2)

胡蝶年幼时,家里便请了一位先生开始为她做启蒙教育,直到八岁才进入天津天主教圣功女校就读。不久,全家又移居到了广州,于是胡蝶又进入广州培道学校读书(广州市第七中学),在那里她度过了她的整个少女时代,直到毕业,再进入北京公立第一师范继续学习。

直到1924年,全家又再次返回上海,当时已经16岁的胡蝶,一次偶尔间在报纸上看到上海爱多亚路(今天的延安东路)上的中华电影学校首期的招生启事,于是她便抱着试试的心态,去报了名。

学习表演的都流行给自己取艺名,于是,她也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她开始想到的是“胡琴”,但是,一想到胡琴总要被人拉来来去,就被她否定了,她又想到了“蝴蝶”,蝴蝶可以自由自在,飞来飞去,而且还和胡同音,于是她便给自己取名胡蝶。

学校选美的电影(因缘际会进入电影学校)(3)

面试的那天,前来报考的学生有一千来人,胡蝶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成熟些,还特意梳了一个横s头,左胸前佩了一朵花, 戴着长坠耳环,身穿长裙圆角短袄,一副少妇打扮。

胡蝶以不同的步态演绎了不同人物的形态,获得了考官的一致赞赏,就这样她被录取了。

当时的中华电影学校学制是半年制的,学员面试通过后,只需要交少量学费就可以报读。胡蝶也是在这里学到了拍电影的基本技巧,后来因为经济和大环境的原因,中华电影学校办了一期就宣告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