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在网上无意间看见了恩施大峡谷的图片,于是,我叫上朋友,离开广州,开始了恩施之行。
经过27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恩施,简单休息一晚后,我们直奔恩施大峡谷。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后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
因为有了桂林山水和肇庆七星岩的先入为主,所以我对喀斯特地貌的了解也仅限于那些峰林、峰丛和石林溶洞,当我第一次听说恩施大峡谷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呈现的,是类似神农架的景象:茂密的森林,丰富的自然植被,还有在林间乱窜的小动物们……可是,当我看到网上一系列恩施大峡谷的图片后,我震撼了!气势雄伟的峭壁,雄奇峻险的山岭,这不是电影《阿凡达》里面的画面吗?为什么在湖北会有这样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呢?
绝壁与峰丛并存的岩溶奇观在我国西南岩溶发育的地区十分罕见,我想,这与大峡谷所在的鄂西地区处于我国巨型地貌单元中第二级台阶到第三级台阶的斜坡地带有关,同时,也与鄂西山地掀斜和江汉盆地沉降造成的巨大落差有关。
喀斯特地貌一般是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而恩施大峡谷则是四面绝壁凹陷于丛峰之中的,也有四面绝壁突出似凌驾于丛峰之上。大自然的威力往往超出人们的意料,又以活生生的事实令人信服。
有人喜欢拿黄山和张家界来和恩施大峡谷做比较,而我看来,黄山是山中看谷,而恩施大峡谷是谷中看山;黄山是花岗岩,张家界是石英砂岩,大峡谷却是石灰岩;黄山是侵入岩,张家界是机械沉积岩,大峡谷是化学沉积岩,三大景区,各具特色。
漫步在绝壁栈道上,据说这条栈道始建于2007年,全长488米,有118个台阶,海拔1700余米,修建在净高差300余米的绝壁山腰间,历时一年零八个月才完工。该工程既汲取了巴蜀古栈道的营造之法,又结合了现代的先进工艺,科学安全,大气壮观,凝聚着当代开发创业者的勇气与智慧。当你沿着栈道游览,一路可以欣赏大武陵风光。该栈道共有七道弯八道拐,寓意是:路七弯八拐,心始终如一。站在栈道上,上不沾天,下不沾地,前后不见出口坦途,走起来,还正如热播剧的名字一般,步步惊心。
恩施大峡谷没有寺庙峥嵘和香客的顶礼膜拜;也没有历代骚人墨客游憩其间,从而少了吟诗作赋的附庸;更没有列嶂带楼台、清池照窗轩,少了些醉酒依栏看红尘的情态。但恩施大峡谷是一种原生态、纯自然的滋味,寸寸如画,步步为景,其绝壁、奇峰、地缝、峡谷等地质景观,像一朵幽谷的兰花,傲然地开放着;更像一位土家族少女,满含羞涩地将她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在游客面前,让每一位游客记住她的容貌、读懂她的身体、体会她的神韵。
一阵清风拂来,神清气爽。举目远眺,峰峦如奔,碧水东流,水为山增色,山为水之廊,相互映衬,如泼墨长卷;俯首峡谷,沟壑纵横,层峦叠嶂,马路如长线,房舍成积木,风情各异,犹如微型盆景。让人心旷神怡,大呼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