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来自于身经百战(自信人生二百年)(1)

在生活中,总难免遇到“问年龄”的事。年青不怕问年龄,青春妙龄,令人骄傲,惹人羡慕,就像一颗明珠,你不问时是包着的,你一问,正好展示明珠的光彩。老年人也不怕问年龄,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也是人生难得的。除了忌讳七十三、八十四之外,老年人一般也会爽朗地把年龄告诉你。中年人就不同了,中年人是最怕问年龄的。每每无可躲避地遇到问年龄,往往又作顽童状,竟玩起“猜猜看”的游戏,其实,这是掩饰紧张心理,拖个“缓期执行”的手段。等到对方猜完年龄,必然是貌似豁达的一笑。笑中都含有似乎是别人不觉察的尴尬,有区别的是,若猜大了,是悲哀人的笑,若猜小了,是苦恼人的笑。

这方面我有切身的感受。我今年五十有五,刚退休,算是老年人了。现在遇到有人问我年龄,我会马上爽朗的告诉他。我这人出老相,三十出头就开始谢顶,那时就有很多人喊我老付,我心里喜滋滋的,觉得挺受用。喊着喊着真的就喊老了,五十岁左右,再遇到有人喊老付,心里多少就有些扭捏,遇到同事的孙子喊爷爷,心中蓦然一惊,嘴上答应,心中还是有抵触的,心想难道真的这么快就老了?直到今年退休了,心里释然,这个坎才过了。老就老呗,这是自然规律。

前几年刚到天命之年左右时,我们年龄相仿的同事们就经常在一起拿年龄之事戏谑,说年近半百,说年过半百,一晃人生就过半了,是啊,过了五十再说还是中年人就有点不好意思了,虽说中年老年到底是多少岁介定谁也没有个定论,但反正是不再年轻了。

中年是悄悄到来的。等到明镜悲白发时,许多人不由心里暗暗发出一声惊呼。虽说现在科学发达了,各种染发剂也方便,但染过发的中年人,大都心里各有一本难念的苦经。染发治标不治本,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今天染了,过几天又长出来了白茬,真是怎一个“染”字了得!我还好,谢顶了干脆剃光头,让我节约了染发的费用,付出的却是喊老的代价。中年人大都负担重,大都忙,忙得连白天黑夜都不分的时候,自然就顾不得头发的黑和白。白色的发根,无情地、不可阻挡地生长出来,平时被你伪装欺骗了的后生晚辈见状惊呼,你这时不亚于正作亏心事时被人当场抓住。

中年人,由于既感觉到已经“不年轻了”,又感到“还不那么老”,即使这种感觉还在潜意识之中,难免会生出一些尴尬来。中年人生活中的一些尴尬事,原本无足轻重。问题是尴尬的心绪无限蔓延开来,就会导致中年人生的脆弱。

有一则著名的寓言,说的是两个人喝水,都喝了半杯水,望着剩下的半杯,一位说“我已经喝了半杯。”另一位说“我还有半杯水没有喝”。同是喝了半杯水,感受却天差地别。由此联想到“中年”。“中年”之“中”,恰是人生前半后半的分界线。人到中年,人生的历程也就走完一半了。活了半生,犹如喝水喝了半杯。

如何看待“活了半生”,中年人也有如两位喝水者的天差地别。若是像那位“我已经喝了半杯”的喝水者,就会发出“我已经活了半生”的哀叹,被“人到中年万事休”的阴影困挠,时时脆弱,事事敏感,平添出许多尴尬来。若是以那位“我还有半杯水没有喝”的喝水者为榜样,就会喊出“我只活了半生,还有半生刚开始”的强音,就会忘情地站在人生的高峰上,揽蓝天白云荡涤胸怀,收世事万物拓展眼界,忘记了皱纹的无情、白发的残酷、称呼的难堪,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苏东坡中年时,写出了许多感悟人生的豪迈词句:“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蓑烟雨任平生”、“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哪是“岁月不饶人”,简直就是人不饶岁月。

岁月无情,如水东逝,这是自然规律。我们遵循这个规律,但也应该漠视它,不被它所束缚,就像苏东坡一样,在剩下的半生里活个好心情。那是因为,我们“还有半生刚开始“呢。

自信来自于身经百战(自信人生二百年)(2)

自信来自于身经百战(自信人生二百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