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上个月举办了他的“Eason AIR”线上音乐会。有翻唱有原唱,几首歌的份量,诚意满满,弥足珍贵。

“久违了”的情绪在网络上发酵的结果就是,大家纷纷开始交换各自珍藏在心底的那些“陈奕迅的冷门歌”。然后再回过头去细品,发现真的好好听。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1)

有音乐博主说,“冷”这个字对于歌手来说,其实是褒义,因为它代表了这个歌手更多鲜为人知的侧面。

Eason自己倒是显得坦诚又随性。谈及选歌,他说他没有特别的主题,就是突然一下的神来之笔,自己也觉得好听又适合当下大众的情绪。

依循“冷门”的主题,我想把我新获得的两首陈奕迅的歌分享给你。一首来自音乐会,一首来自专辑。

并且我也想问你,陈奕迅的冷门歌,你觉得哪首最好听?

第一首《冷雨》。对我的耳朵来说,《冷雨》既是一首老歌,也是一首新歌。

说它老,是因为我第一耳朵就发现,它的曲子和莫文蔚的《双城故事》一模一样,并且它也是早于《双城故事》发行的一首七十年代的作品。

说它新,是因为我还从来没听过这个版本的填词。也是第一次听陈奕迅唱起重新编曲后的这版。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2)

俏皮的动感,巧妙地链接着复古和现代——一到沙滩,心里的冷雨也就散开了。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3)

第二首歌,《龙舌兰》。也是近期偶然间的一耳朵,便在2018年那张《L.O.V.E》里听来的。怎么说呢……如获至宝吧!

有人说它和《葡萄成熟时》很像,但听上去却比它还老。Eason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刚开始还不太接受这首曲子,后来让陈咏谦专门写了老气的歌词,才制作出了这么“老”的一首歌。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4)

就觉得,它有一种来自九十年代的魅力。我特别喜欢最后一部分的留白。像是某部港剧的插曲,爱恨交织,恩怨缠绵。

我在我的朋友圈分享了这首,很巧,没听过的人也不少。如果刚好你也没有听过,那么恭喜你,这又是一首“新歌”了。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5)

我把“冷门”的议题分享给了身边的几个朋友。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推荐。

我的朋友@李老师 给我发来《你会不会》。觉得熟悉,又一时想不起,我只好下意识地唱出错误答案的下一句……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6)

我其实也没有听过这首,第一次听,只觉得它曲子里的那些半调很忧郁。

@李老师 对这首歌的情感共振,是把那些悲情的句子和桥段,都对应到自己的感情里去。然后一触即发,弥足深陷,裹足不前。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7)

@阿塔 给我推荐《与我常在》《与你常在》。一首是陈奕迅在内地成名之前的一首老歌,也是一首好听又上口的情歌。

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呼应自己之前的作品,所以有了另一首《与你常在》。从爱情到友情,天地更广,意境更阔,是属于陈奕迅的chill。听着简单但其实挺高级。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8)

让她印象最深的一版《与你常在》,是疫情期间,陈奕迅在维港边上开的那场线上音乐会。

“常与你一起/乘搭最早的班机/同细赏穿洲过省之美”……那时候听,真的特别感动。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9)

@吹风 把他歌单里的陈奕迅都分享了给我。他说他最喜欢《七百年后》。

陈奕迅唱慢歌,声音有一种叙事感,在表达情绪上自成一派,不需要伴奏就能把你带入进去。

对@吹风 来说,这是一首他没有专门去学的歌。他说要听陈奕迅唱才有那个味道,所以也常忘记这首歌,它通常会出现在陈奕迅主页的最下面。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10)

陈奕迅的资深歌迷@胖老师 一提起陈奕迅,打出来的字似乎没有穷尽。

他说他最喜欢的是《是但求其爱》。因为歌名拗口,所以很多人不晓得,自然也冷门;戳他的,除了陈奕迅的嗓子,葛大为的歌词也特别好。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11)

在写这期稿子的时候,我又添加了一首《Crying In The Party》。加上之前的那些或冷或热的作品,我的日常歌单里,也有了我的听觉审美里所钟爱的陈奕迅。

@胖老师 问我,去KTV通常会唱那三首陈奕迅的歌?我的回答是:《落花流水》《裙下之臣》《Last Order》。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12)

他说《Last Order》是他觉得陈奕迅为数不多的、粤语不及国语好听的作品。我觉得也是。

也有先入为主的原因吧,总觉得粤语版本没有国语那种,烂醉于打烊酒肆的慢条斯理和痞里痞气。

陈奕迅属于什么地位(没有新专有冷门)(13)

陈奕迅其实不算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偶像,但每一次听到这些,还是会感慨,也会沉醉于它的后劲。

这样看来,陈奕迅赶不赶快出新专辑都不重要了,开演唱会吧,把这些我们珍视过的宝藏,一首一首地唱来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