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纳谏说起你是李世民,拥有善于纳谏的美誉,但是别人不知道的是,每次魏征这家伙在朝堂之上公然反对你,即使他一口一个陛下谦卑十足,你仍然想揍他一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北宋皇帝容忍臣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北宋皇帝容忍臣子(如何优雅的反对皇上)

北宋皇帝容忍臣子

一、从纳谏说起。

你是李世民,拥有善于纳谏的美誉,但是别人不知道的是,每次魏征这家伙在朝堂之上公然反对你,即使他一口一个陛下谦卑十足,你仍然想揍他一顿。

当然,为了你的人设,你只能一忍再忍。他死了之后,因为种种原因,你推倒了他的墓碑(《新唐书·魏征传》),这其中有没有泄愤没有人知道,而世人知道的是,你之后经过一番思索,终于觉得魏征对你的帮助远远大于他给你受的气。

你重新立好魏征墓碑,又回想起魏征和你一起草创的一个名曰“封驳”的制度。

记得那时候征兵,本来只招年满十八岁的壮丁,但当时的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认为有些男子比较早熟,十六七岁就“驱赶壮大”,建议你把他们也纳入征兵范围。

你同意了,想不到诏书下到门下省之后,魏征给你顶了回来,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兵役法,坚决不肯在诏书上签字,要求你重新考虑此事。在他的坚持之下,你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还鼓励他以后多多封还驳正。

这种不用当众被反对,还能广纳言路,又能体现你察纳雅言人设的方式,你真是太爱了。在此之后,你对大臣、特别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们说道:“你们要学习魏征,朕的诏书有不对的地方,你们应当及时审查纠正!”

于是,封驳诏书慢慢制度化。你没有想到,在你引导下开创的这个制度,不单促进影响了“贞观之治”和你儿子李治日后的生平时期,还对宋朝乃至以后的朝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封驳的历史

你开始回忆历史中的封驳制度:

其实,中国的封驳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文献记载汉哀帝当时要增加宠臣董贤的封邑两千户,就被当时的宰相王嘉封还了诏书(《汉书·王嘉传》)。当东汉的宦官与外戚势力造成的矛盾日益突出,封驳制度已经孕育而生,而东晋时期,门下省就有检查皇权的职能,对于皇帝的部分命令,门下省认为不对的可以原路返还。

而直到你和魏征两人一唱一和,这封驳制度就算是正式确立了它的政治地位。

你不禁又想到了古时候那些敢于死谏的官员,中华民族其实自始至终都没有独裁政治,上谏本来就是官员应该负的责任。为什么求忠臣必由孝子之门?《孝经》云: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且恶。然而从古至今,有多少官员没有负责,慢慢将上位者惯成了昏君;哦不对,有多少官员从上位者还没上位,就开始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于是开始种种阴谋诡计?这样的一个国家,又怎能不危险?

唉,在这个方面,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上位者真能励精图治,有楚威王那样的气魄,下面有佞臣,又安敢胡作非为?

在明有谏官、文有封驳的情况下,如果君臣都没有私心,一个王朝会有灭亡的可能吗?

你叹了口气,叫旁边的小鬼给你倒满茶——是的,春秋已逝,你早已万古,但你的魂灵仍看着这中华大地。

三、宋朝封驳制度的发展和其特有的封还词头

你看到宋朝建立起来,看到赵匡胤英明神武,不禁为中华感到欣慰。

然而赵匡胤太过仁慈,始终竟未能统一中国,这封驳制度在连年战事之下,难以正式确立,虽然有部分能臣主动行使该权力,比如宋太宗时的张咏。那一次,太宗任命的都部署张永德刚上任,就将一个犯错的小军校鞭刑致死。太宗很生气,下令要依法惩罚张永德。张咏封还诏书,并附言:“陛下刚委任张永德以重任,就让他受辱,恐怕以后会军心不服。”虽然这一次太宗没有同意张咏,但很快就被现实打脸,张永德营下总有控告军校的事发生。太宗因此更加重视张咏,也更加重视封驳制度。然而即使老赵一家子对封驳制度十分渴望,即使大宋甚至专门设立了封驳司,但直到宋真宗耻辱的“檀渊之盟”后,国家有了休养生息的环境之后,封驳制度才开始慢慢重新完善。

然而,由于封驳书多车马慢,又加上审详等压力,再加上当时封驳司的封驳权并没有根植于中央权力内部,于是封驳司甚至对皇命的限制作用微乎其微,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所以,发展出一套适合宋朝的新的封驳形式迫在眉睫。

你品了品小鬼新上的茶,觉得这茶虽同属绿茶,但已经换成了碧螺春,颇有新雨后的清新感觉。你心情舒适,继续观察着事态发展。

宋朝在封驳制度的慢慢完善之中,终于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封还词头体系,让你哭笑不得的是,该体系与封驳司并无太大联系,而名存实亡的封驳司仍然存在,你感叹宋朝的昏庸,但封还词头却着实有其亮眼之处。

词头是文臣根据皇帝旨意草拟的词条,一般由宰相记录皇帝对朝政的处理意见,多数为君王对官员人事方面的命令。当中书舍人与给事中不同意皇帝这方面政令时,可以将皇帝的词头原路打回,这,称之为“封还词头”。与传统封驳制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封还词头是在命令还未公之于众之前,就被讨论封还并加以建言,这对皇命一言九鼎的威严有着更好的保护作用。

嗨,你想着,无论如何,封驳这一权力本就应该由中央权力内部执行,你心疼了倒霉的封驳司一秒钟。

封还词头真正被朝廷接受,还是在仁宗皇佑元年后。当时,时任知制诰的胡宿拒绝草制词头,仁宗认为胡宿此时的官职不应当有异议的权力,此时宰相文彦博站了出来,说了一桩历史公案,说道唐代袁高封驳及本朝富弼封还词头的例子,仁宗才终于没有继续找胡宿的茬。此前,封还词头的使用只是针对政令,并没有像这次直接驳回皇命的先例。而这次胡宿“仁者必有勇”的正义感、加上许多谏官的努力,皇帝连同朝廷终于接受了封还词头的存在。

然而,这封还词头的制度并没有特别完善,你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赵家的后人应该更加重视封驳的作用,想不到还没过一百年,宋神宗就急着给封驳制度送终。

因为王安石变法,宋神宗每天不知要接到多少封还的词头,搞得他焦头烂额,然而宋神宗上辈子受过王安石的大恩,这辈子他偏偏要玩儿命一般地支持王安石。

本来中书舍人的事儿就够忙了,王安石变法给了中书舍人更多的杂活,而中书舍人依旧乐此不疲地封还词头。

还有些时候,一些可以直接实行的词头也被中书舍人封还而回,这让宋神宗更加恼火。可是光明正大地对付中书舍人,会被其他大臣说教,什么不符合明君人设啦,不符合流程啦,违背祖宗之法啦……即使宋神宗想要拥有一个比较好看的人设,但他更讨厌被这些大臣拘束,何况有碍变法,他是忍不了的。于是拥有种种脑洞的宋神宗开始了他的神操作。宋神宗先是开始绕过中书舍人直接下令,后来又想出更绝的方法,就是让那些赞同王安石变法的新人顶上来,替换掉原来的中书舍人。刚好王安石认识许多这类人才,于是慢慢的,宋神宗的命令下达得就越来越流畅了。

大臣们苦口婆心地劝谏,可是本就胆大包天的宋神宗已经被王安石洗了脑,什么“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简直让本就年轻气盛的宋神宗热血沸腾。

你暗叫不好,心中早已知道了未来的发展,你知道宋朝很快就要被这一下给玩完儿了。

——政治体制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更改,牵一发尚且动全身。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即使是英明的变法,必须要先立信立威,然后最后慢慢施行。而王安石这个人虽然有正直的一面,然而脾气大,又爱戴高帽子,有时候颇有些不分好赖的能耐……唉,你看不下去了,闭上眼睛品了一口茶。当一片茶叶闯入你的口中,你猛地想起,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王朝若想越来越好,必须君臣上下一心,为天下着想。无论是封还词头也好,乃至从古到今的封驳制度、谏官制度,若其目的是为了天下,那么君臣导向自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而若其中任何一方动了私欲……

从古到今,大家都在说中央集权,然而,中央集权是否也是因为臣子的不努力以及臣子的私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看了看还在当饿鬼的李隆基,叹了口气,这孩子运气不好,后期连李林甫那样的奸臣都用,却还不是因为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李白一票人的才气用来平乱可以,但他们并不适合当宰相,政治有多难,只有当权者才明白,如果手下没有能用的人,一个皇帝是多么的艰难,又有谁能了解?

你看着北宋灭亡,南宋的赵家儿郎更加不成气候。

而封驳制度兴衰的规律,则总是明君手中盛行、昏君手中衰弱。唉,皇帝难当,天下难治。你转眼看遍了中华兴衰,直到今日。

你看到西方所谓的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其实暗中全是私欲,不禁暗中窃笑——这样的制度,撑不了太久的。

你又看到中华再度强盛,看到新中国制度的完善和朝廷的敢作敢为,你只由衷为新中国欣慰,为新中国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