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朱金科,《打赢品牌仗》作者

文字校对:王铁担

美术设计:李妙章

文章字数:5000-15000字

阅读时间:5-15分钟

写在前面

有网友提问说:“我发现我是个思想比较匮乏的人,很容易跟其他人无法深谈,一下子就被掏空了。看过的东西也装不进脑袋,请问,我是不是缺少思考能力?”

问题来了,为什么心灵很匮乏?

为什么跟人没话聊?

为什么很难了解别人?

为什么有些人都不健谈(你之所以不健谈)(1)

生活中很容易误解别人,为什么只要别人不说,就会听不懂他的意思?

为什么看完电影、影集、书籍,还是不了解这些作品想传达的意涵?

在职场上,问问题、解决问题时,为什么经常误解公司的指令?

一做就错,没办法举一反三?

壹、脑袋里没货,说什么?

问题都是同一个,你的脑袋里面东西太少。原因可能有这些:

1、硬核信息、知识吸收得太少。

2、东西看了就过去,没有装进脑袋。

3、不习惯思考,总是做很直觉的事。

为什么有些人都不健谈(你之所以不健谈)(2)

而改善的方法有以下这些:

1、多看

多看任何硬核信息,文字、影片都可以,多阅读、充实自我,才不会“知识贫乏”,什么都不知道。

2、看了要记住

硬核信息跟知识不能看过就忘,可以做笔记,用笔记本、记事本、截图都可以,有空就拿出来复习。

要确定自己有从中得到东西,并装进脑袋。有需要用的时候,就要拿出来用,这样知识、硬核信息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3、建立思考的习惯

做任何事情、讲任何话之前,都要思考,要习惯让大脑运转。

不要只做最直觉的反应,这样大脑会被闲置,久了以后就会习惯不动。

凡事停3秒,练习先想过,也要习惯有想法、有规划、有策略。如果要思考时,发现脑袋一片空白,请回到1、2点。脑子要多用,才会越来越好用!

贰、一定要做笔记吗?

如果不习惯用脑袋整理事情,很容易忘东忘西,建议还是先练习做笔记,不管用手机或纸笔都可以。

先做笔记,再反复咀嚼,习惯之后,就可以练习在脑袋内整理。

如果你经常练习,会发现自己变得能够举一反三、换位思考,这时,就不太需要每件事都做笔记,你很快就会get到重点,然后成为全新的自己。

习惯自己每天都在更新的感觉后,一旦没更新就会不太习惯,会觉得脑袋空空没东西,会开始主动找东西吸收。

叁、总是提不起劲吸收新知,可能是⋯

现在由于短视频这种精神快餐泛滥,人们很容易对事情只有3秒钟热度,真正需要了解的硬核知识反而总是灌不进去。根本原因可能是以下几个:

1、没找到有兴趣的事情

如果对于“要吸收硬核信息”感到压力山大,可能是因为那不是你有兴趣的硬核信息。

当自己有动机时,不会是压力,而是渴求、是欲望。

为什么有些人都不健谈(你之所以不健谈)(3)

2、尚未找到运用的地方

当没发现这个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缺少可以运用的地方时,就会觉得,吸收新知这么累又没好处,干嘛还要做?

想办法找到自己有兴趣的事,并努力吸收

持续吸收新知的人,和没有持续吸收新知的人,过不了几年就会拉开差距,知识水准、薪水差距都会大大的拉开。

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20年后超过所有人!

把自己当成海绵,能吸收就吸收,要用的时候提取出来,用不到也没关系。

看到自己不知道或别人做得很好的事情,就跟他学习。

谁都可能比你厉害,因为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同,学习的对象可能是:一个小孩、你的员工、任何朋友⋯⋯,大家都是你的学习对象,别排斥跟任何人学习。

结语

和人聊天时,经常讲不了几句就没话说?你是个容易匮乏的人吗?常觉得跟人无法交流,一下子就被掏空,还经常误解别人的意思,总搞不懂别人话里的含义。问题源头可能都是:你脑袋里的东西太少。

可以通过多看、多听书籍和各式影片,并尝试记住看到的、听到的新知,从中建立起思考习惯。持续吸收新知的人和没有吸收新知的人,过不了几年就会拉开差距。每天进步一点点,20年后超过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