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不认真怎么开导他(孩子遇事总是抱怨)(1)

草稿(左)补写结尾的草稿(右)

原文:

我真倒霉

今天下午,老师让班长收体温自测卡。

我拿出书包,翻了翻,没找到,我有点着急,心想:我的体温自测卡呢?我翻了好几遍,还是没找到。我对班长说:“我没有体温自测卡了,怎么办?班长指了指柜子上,说:“那有。”他下了座位去那边给我拿。老师说:“不要拿,谁没有站起来!”我愣了一下,心想:我也太倒霉了吧!我第一次没拿,老师也是第一次让人站起来。我站了起来。

这时,我旁边的同学说:“白晨茜,你坐下,我后面的有!”我看着他,并没有坐下。他又说:“坐下吧,他真有!”我坐了下来,他给了我一张。我填好之后,把它交给了班长,站起来的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一顿。我心想,我可真幸运!

点评:

1、文中蓝色字体文字,是提示后补写的。

2、作文完成后,按要求另拟了“倒霉中的幸运”,“倒霉还是幸运”“收体温自测卡”,“我没带体温自测卡”,“又倒霉又幸运”等五个标题。

3、作者是个乖巧又敏感的女生。补写前的作文也是围绕自拟的标题“我真倒霉”写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4、补写后的作文写到了“我可真幸运”,是因为“站起来的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一顿”。补写的标题中“倒霉中的幸运”,“倒霉还是幸运”,“又倒霉又幸运”都写到了“幸运”,标题修改为“我真幸运”。

孩子写作业不认真怎么开导他(孩子遇事总是抱怨)(2)

补写的作文标题

点拨:

1、这篇作文的语言描写比较精彩,叙述简洁,剪裁得当。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略有欠缺,补上这部分内容能让文中的人物更具体、更形象,更能够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2、文中对“我”描写得较多,对班长、老师、旁边的同学等几个出场的人物关注得远远不够。这不仅仅是作文的问题,而是作者在当时着急的情况下忽略了,写作文的时候,还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情境中,甚至在补写的时候,仍然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冷静地看待这件事。

3、孩子写作文的过程也应该像作家创作一样分为从“热”到“冷”两个阶段。“热”的阶段,写作文草稿的时候,孩子完全沉浸在情境之中,情满于山,意溢于海,文思如泉涌,滔滔不绝,倾泻而出;“冷”的阶段,则是理性的反思,补充、裁剪、调整、升华。

4、“我”向班长求助,班长主动去拿自测卡被老师制止后,作文没有再写到班长,而是接着写“我愣了一下,心想:我也太倒霉了吧!”可见“我”完全被着急的情绪左右,忽视了主动帮助“我”的班长此时的反应。

5、“我”对老师的做法虽有不满,却只能暗自抱怨,不敢怒更不敢言,不能也不去理解老师的做法,而是抱怨自己的运气太差。

6、“旁边的同学”两次跟“我”说后面的同学有卡,并怀疑“我”不相信他。“他给了我一张”依前句“他又说”,应该是“旁边的同学”。“我”坐下并接受了卡之后,再没有写到主动棒“我”借卡的“他”。

7、文中最被忽视也是最不该被忽视的人物是没出场的提供体温自测卡的那位同学。“我”对待这个同学的态度让读者不由得想起“曲突徙薪”里的淳于髡。

8、“站起来的同学”被老师批评的时候,“我”想到的只是“我可真幸运”,没有写帮助“我”的班长、旁边的同学和旁边的同学后面的同学,也没有写被批评的同学的反应。

9、补写的标题“倒霉中的幸运”,“倒霉还是幸运”,“又倒霉又幸运”,可见,虽经两次提示,“我”的认识仍以“倒霉”为主,还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悲观、负面情绪。“收体温自测卡”和“我没带体温自测卡”是从叙事的教学拟题,但“收体温自测卡”是站在班长(或老师)的角度,不符合习作的主要内容。

孩子写作业不认真怎么开导他(孩子遇事总是抱怨)(3)

第二次补写后的作文草稿

点化:

1、作文中心的高度不会高于作者思想的高度。不能由家长、老师越殂代疱提升作文的中心。升华作文中心的过程,就是孩子思想升华的过程。深化作文中心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促进心灵成长的自我教育的过程。

2、“我”发现自己没带提问自测卡后的第一反应是向班长求助,被老师制止后第一反应是抱怨。出现问题第一反应总是被动承受,而不是主动接受,积极面对,是消极思想的客观表现,是没有勇气的表现,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3、没带体温自测卡是自己的过错,但纵观全文却没有一句话自我反省的话。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怨天尤人是很多人的一贯反应,是自我中心意识的表现,也是很多人烦恼的根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子路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解决中心问题的前提是把主要内容写具体,通过引导孩子补写被忽略的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让孩子逐渐认识到这么多同学对“我”的主动、热心的帮助,引导孩子从负面情绪转向正面情绪。

5、通过补写还原当时的情景,让时间定格在同学的帮助后,引导孩子想一想,此时此刻,面对帮助自己的同学自己应该如何表示?激发孩子的感恩之情,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感恩行为、感恩习惯,让自己脱离负面情绪,时刻充满正能量。

6、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正确理解老师的做法,认识到老师是在维护集体制度,执行集体纪律,并非临时起意,更不是针对某个同学。引导孩子培养积极的态度,关注好的一面,而不是只关注不好的一面,跳出自我意识的圈子,培养大局观念、全局观念。

7、拟定标题是作文的难点中的难点。规范的标题要么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要么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正是息息相关的。概括主要内容是“事”,点明中心思想是“理”,拟定标题的过程体现了作者从“事”到“理”的感悟。标题要求言简意赅,是高度概括思维能力的直接体现。

8、引导孩子写好《我是发现家》是帮助孩子倾诉自己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是孩子宣泄情绪的重要途径。作文还原了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家长、老师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家长、老师及时发现,正确理解,及时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等心理问题。

9、有人说过: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还有人说: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也许,写作文是帮助孩子从改变自己思想的有效的方式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