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练习邓石如《千字文》小篆,除了书法的意义,对于文章本身的内容,尤其是篆文本身字源的含义就不免带有诸多好奇。

今天所聊的宇宙,就因千字文》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而起。

从当今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宇宙,在物理意义上被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统称为时空)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比如电磁辐射、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等,其中普通物质包括行星、卫星、恒星、星系、星系团和星系间物质等……内容着实太多,就不延伸了。

浩瀚的宇宙有多少个 浩瀚宇宙宇(1)

《千字文》一开始就讲到宇宙,这是中国人对于自然法则的一种敬畏,更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观使然。

中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传说他在4岁时,曾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其父笑而未答。13岁时,他看到古人关于“宇宙”二字的解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领悟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并进而得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结论。他认为客观世界(宇宙)的规律与人的主观思想(心)是同一的。

那么这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从何而来?

按笔者惯例,先翻翻《说文解字》吧,看看许慎的答案。

先看“宇”:宇,屋邊也。从宀,于聲。(白话:宇,屋檐。字形采用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于”作声旁。)

浩瀚的宇宙有多少个 浩瀚宇宙宇(2)

从字源来分析,宇,金文由“宀”(房屋,代檐角)和“于”(多管乐器)构成,表示像竽状重叠的檐角。本义为古代房屋两侧向天空翘伸的竽状檐角。后引申为无限延伸的空间。

再来看看“宙”,《说文解字》:宙,舟輿所極覆也。从宀,由聲。(白话:宙,舟船所能到达的一切地方。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由”作声旁。)

浩瀚的宇宙有多少个 浩瀚宇宙宇(3)

许慎对“宙”这个解释,到现在为止笔者无解。

那么就了解下“宙”的字源,甲骨文由“宀”(屋顶、屋架)和“由”起始、支点),表示支撑屋顶的支架。本义为房屋的支点,即支撑整个建筑的中柱。后多用来表示时间。

由此看来,古人针对“宇宙”二字下的定义,其实就是空间和时间的总称。西汉 • 刘安《淮南子 • 齐俗》: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浩瀚宇宙,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得到多少,又将失去多少?“逝者如斯乎”,人生不易,大家好好珍惜当下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里是习之堂,欢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点击关注我们,欲加入我们公益书法课堂进行学习的朋友,请私信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