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叫做丛棘,据《易经》中记载:“系用徽绳,于丛棘”可以推断,这种囚禁俘虏和罪隶的场所,就是我国奴隶制早期监狱的原始形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监狱别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监狱别称

监狱别称

一是叫做丛棘,据《易经》中记载:“系用徽绳,于丛棘”。可以推断,这种囚禁俘虏和罪隶的场所,就是我国奴隶制早期监狱的原始形态。

二是叫做圜土,夏帝芒三十六年,开始建筑圜土,用以监禁囚犯。所谓圜土,就是用土筑成圆形的围墙,故名圜土。

三是叫做狴犴,狴犴本来是传说中的一种走兽,是龙的第四个儿子。它身型似虎,头似龙非龙,似狮非狮,似虎非虎,刚猛有力,性喜讼,古时为了显示监狱的威力令人慑服,常用狴犴作为监狱大门的装饰。因此,在一些古籍中,狴犴也作为监狱的代称,这反映了古代监狱象征恐怖和重于警备的特点。

四是叫做夏台,夏台是个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禹县以南,实际上是一个软禁的场所。

五是叫做里,里是个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汤阴县东北。里,是殷商时代作为软禁的场所。

六是叫做囹圄,囹圄是殷商、西周两代监狱的名称。

七是叫做狱,汉代把监狱称作狱。狱,在中央往往以官署为名,如廷尉狱、刑部狱;在地方则冠以所治地名,如云阳狱、淮南狱、长安县狱。

八是叫做牢,牢是监狱的名称。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牢字的本意是“闲也,养牛马圈也”。闲,有防范的意思,故防范犯人逃跑的设施引申为“牢”。

九是叫做监,明代把监狱称为监。洪武年间制定的收押、提讯例规中,也多把监狱称为监。

十是叫做班房,晚清以来,有时也把监狱称作班房。班房之名,起源于旧时壮、捕、皂三班御役中的捕班的公审房。清代的这种“班房制”,后来演变为羁押未决犯的“看守所”。

十一是叫做笆篱子,笆篱子是辛亥革命以后对监狱的一种俗称。意思是监狱防范严密如同笆篱,咫尺而不相见。

十二是叫做习艺所,是清朝光绪二十八年根据山西巡抚赵尔巽的奏请,在各省通设的一种新的监狱体制。就是犯人在犯案地方按照处刑年限“学习技艺”,实际上是一种苦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