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张挺自编自导的古装电视剧《天下长河》冲上了热播榜,作为康熙朝的清廷剧,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一样,自然少不了明珠、索额图这种重臣的戏份,但不同于这两部剧的是,《天下长河》让一个大家不熟悉的历史人物火了,他就是高士奇。

在其他清廷剧中,大都是围绕皇太极、康熙、孝庄、多尔衮、雍正等统治阶层的皇权争夺,或明珠、索额图等重臣的党争来展开故事,其他大臣顶多是做个搭配露露脸而已,但《天下长河》却让我们看到,除了索额图、明珠、张廷玉这类大咖之外,康熙朝还有很多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比索额图、明珠对康熙、对历史的影响都要大。

康熙搞笑批复奏折(高士奇六品官尝人生三大悲)(1)

比如高士奇。

在《天下长河》中,高士奇左右逢源,办事周全,甚得康熙的喜爱,成了“名人”,甚至成了全剧的灵魂人物,剧中阿席熙还评价高士奇说:“千年的狐狸,万年的人精啊!”

的确,历史上的高士奇,虽然官不大,但在为官智慧上,甚至比索额图、明珠这种“官场老狐狸”,朝廷大员还要聪明,其结局比他们二人也要好上千百倍。

看了《天下长河》的朋友应该知道,高士奇这个人虽然替康熙办了不少事,但官不大。而历史上真实的高士奇,其官职甚至比电视剧中的更低,他在康熙十四年,虽然升内阁中书,但仅领六品俸薪,这时候的他已经30岁。

相比于那些进士出身的学子,科考完直接入仕为官,高士奇的从政之路还是蛮坎坷的。高士奇19岁那年,随父亲高古生北上游学京师,但不幸的是,高古生不久亡故。

高古生家无余财,他去世后,儿子高士奇无以为靠,只能在京师以卖文写字赚取生活费。比如给不识字的人写封家信,过年时帮别人写副对联啥的,赚个几文钱,勉强糊口罢了。

康熙搞笑批复奏折(高士奇六品官尝人生三大悲)(2)

但高士奇有个强项,自幼饱读诗书子集,知识面特别广,无论是经史子集、理学,还是天文地理,甚至周易八卦他都精通,这一点和康熙特别像。

“是金子总会发光”,高士奇有才学,他用自己的才学成功引起康熙的注意。《清史稿》记载:“南书房以诗文书画供御,地分清切,参与密勿。”

高士奇因善诗文书画,引起康熙帝的注意后,康熙破格赐他会试资格,结果高士奇在半个月之内,两次考试都是第一,从此踏上仕途之路。

从这层关系说,高士奇是“天子门生”,但他还是帝师。高士奇比康熙年长大概十岁,他自幼饱读经史子集,各类杂学,知识面非常广,恰恰康熙又是一位求知欲特别强的少年皇帝,所以康熙就让初入仕途的高士奇做了自己的侍读。

侍读,就是陪伴读书的意思。陪读其实不奇怪,古代很多大家族的少爷都有,但高士奇做的陪读对象却是独一无二的康熙皇帝。

高士奇本就比康熙年长近十岁,再加上他知识渊博,陪读态度认真,让康熙对他又敬又喜,康熙一高兴,直接给了他一个更尊贵的职业:“日讲官”。

康熙搞笑批复奏折(高士奇六品官尝人生三大悲)(3)

日讲官,就是给皇帝上课,也算是帝师,比如明朝的刘伯温、丞相李善长都干过这个活,尤其是李善长,自从结识朱元璋后,就一直给朱元璋做老师,给他上课,普及历史知识。

帝师,这个职业虽然官位不高,但却金贵,朝廷再大的官都要给个面子,因为你不给帝师面子,就是不给皇帝面子。

高士奇也不负康熙所望,他十分敬业,为了能给康熙上好课,他每天晚上都工作到二、三更才回家。有段时间,高士奇给康熙讲《周易》,他每天晚上都要把第二天要讲的内容,探索的了然于胸才肯睡觉。

高士奇为了这份工作,可谓是废寝忘食,家中妻儿无暇顾及,这还多亏了他有一位贤内助。他的妻子,无论高士奇回家多晚,一年四季,每天等要备好酒食,等高士奇下班回家,服侍好高士奇后,他的妻子才肯入寝。

在妻子的帮助下,高士奇自入仕之后,几乎不离康熙左右,所以高士奇对康熙的心思揣摩的很透彻,他做事自然很得康熙的欢心,他讲的课康熙也很喜欢,不管再冷门的知识,再冷僻的问题,高士奇都能即问即答,让康熙越来越离不开他。

然而,高士奇再博闻强记,他也不是神仙,为何能如此厉害,康熙有问必答,答必中呢?其实,高士奇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当时高士奇虽然是康熙的日讲官,但他总要回家休息,或者办其他事情,总有他不在康熙身旁的时候。

为了不漏掉任何一条信息,知道康熙一天24小时都做了什么,和谁说了什么话,看了什么书,精准地摸准老板的心思,高士奇每次去宫里,口袋里都要带一把金豆子,服侍康熙的大小太监,只要给他提供信息,他都送金豆子,提供的信息越多,送的越多。

如此一来,高士奇对康熙的心思摸得门清,也就成了康熙求知路上的“道友”、“知己”、“百科老师”了,康熙一刻也离不开他,更不舍得惩罚他。

康熙搞笑批复奏折(高士奇六品官尝人生三大悲)(4)

问题来了,高士奇每天打点各处小太监,哪里来那么钱?左都御史郭琇给出了答案。

康熙二十八年,郭琇掌握了高士奇和原左都御史王鸿绪等人结成死党,内外呼应,招摇撞骗,大肆收受贿赂的铁证。在铁证面前,康熙为了保护高士奇,只好让他“休致回籍”。

换个人,如果被弹劾辞官,归养乡里后,那基本再难东山再起。但康熙实在是离不开高士奇,而且十分想念他。康熙三十二年,康熙突然听闻高士奇病了,十分担心,一边给高士奇写信,劝他不要忧虑,一边又给高士奇寄去几斤上好的长白山人参,让高士奇补身子。

还赐给高士奇御扇一把,御扇上还写了一首劝慰的思念诗:“故人已久别三年,寄语封书白日边;多病相邻应有意,呤诗每念白云篇。”

康熙一个皇帝,竟然称被弹劾辞官的高士奇为“故友”,生在清朝,能遇上康熙这样的老板,高士奇想想也该知足了。

即便如此,康熙还是担心“休致回籍”的高士奇想不开,结果到了康熙三十三年,就又把高士奇给召回京师,不仅官复原职,从此还屡屡升迁,三年后,竟擢升为礼部侍郎。

从此,高士奇一直平安无事,直到康熙四十二年病故。更为出奇的是,高士奇去世后,康熙不仅亲制悼词、悼联:“勉学承先志,存诚报国思。”还赐高士奇谥号“文恪”。

在古代,谥号可不是随便给的,就连索额图、明珠这两个康熙朝的皇亲国戚般的重臣都没有,可见康熙对高士奇的感情有多深。

高士奇出身贫寒,遇到康熙这样的伯乐,这样的知己,是他的幸运。但高士奇也有他的不幸,由于高士奇一直工作很忙,他的妻子又日复一日地照顾着他和家庭,最终把自己累倒了,先高士奇而去。

为此,高士奇还曾专门写过一首诗:“塞北松亭载笔频,江南山左扈时巡,旨甘不缺慈帏奉,内顾无忧赖尔身。”

康熙搞笑批复奏折(高士奇六品官尝人生三大悲)(5)

诗的前半阙,写的是他与康熙书信来往频繁,后半阙表达的则是他对妻子的歉意,自己之所以能全身心地工作,完全是依赖于妻子的付出,他由于工作太忙,则无暇顾及妻儿,这让他感觉很对不住妻子。

高士奇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更不幸的是,晚年又丧子。古人有言,人生有三大悲哀: “ 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 这三大悲哀,高士奇全领受了,所以说,高士奇的一生,是幸,也是不幸。

清朝康雍乾三朝,是段精彩的历史,不仅名臣频出,还有众多历史趣闻,下方横条《康熙传》 《雍正传》 《乾隆传》就记载了不少典故,将三位帝王,和众多名臣故事,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或横条查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