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秋天时,天气渐转凉,

夜晚时,水汽在地面或叶子上,

凝结成细小的水滴,

晶莹剔透,洁白无暇。

故曰:白露。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2)

露,润泽也。

——《说文》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3)

白露为霜。

——《诗经· 秦风·蒹葭》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4)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

而气始寒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白露的来临,

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进入“白露”

人们会明显地感受到炎热夏天已过,

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5)

露凝白,寒蝉鸣,秋草黄

千里烟波,秋色沉沉

残荷听雨,鸿雁南来

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

「白露三候

9月8日

一候鸿雁来

鸿雁从北向南飞去避寒,

大曰鸿,小曰雁。

二候玄鸟归

玄鸟即燕子

燕子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

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群鸟养羞

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

《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

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6)

「白露习俗

9月8日

祭禹王

太湖畔渔民称大禹为“水路之神”。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

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

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

历时一周。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7)

吃龙眼

白露这天,

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

民间认为,

在白露这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

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

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

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8)

白露茶

有些地区,如南京等地,

有喝白露茶的习俗。

民间有一句俗语:

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

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

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

所以到了白露前后,

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9)

白露酿酒

资兴、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

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

待客接人必喝“土酒”。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

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10)

十样白

在温州、苍南、平阳等地,

有吃十样白的说法。

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

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

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这天,人们采集十样白,

也有三样白的。

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

去风湿、缓解关节炎。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11)

「白露养生

9月8日

早晚温差大,及时添衣

白露时节,天气转凉,

早晚温差最大约十几度,

一定要注意不要受凉。

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

有的,甚至寒气入体,

引发腹痛、腹泄等疾病。

俗话说:寒从脚起,热从头散

因此,白露要特别注意脚的保暖,

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12)

预防秋燥

白露时天干物燥,

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等症状,

可适当服用一些

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

如人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等,

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13)

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虽然是一条经典的养生秘诀,

可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

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

容易引发血管痉挛,

易引起组织坏死等并发症。

所以,糖尿病人不宜受冻。

此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14)

「白露诗词

9月8日

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

秋风萧瑟,天气寒凉。

诗人们或思乡,或念故友。

思念,是秋天的主题。

秋题牡丹丛

白居易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15)

蒹葭随风扬穗,空气中的水分遇冷结为露,沿着记忆溯洄从之,忽遇一船秋色、十里湖光。

四时忽其代序兮,万物纷以回薄,秋天就这样翩然而至~

《杂诗》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长信秋词五首·其五》

王昌龄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16)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山色澄净湛明如湖面,林木疏疏,风露渐长。

伫立林间,山气敛而旷野莽茫茫,秋风萧萧,绿水扬洪波。

《秋圃》

杨万里

何处秋深好,山林处士家。

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

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

连宵眠不著,犹自爱新茶。

《秋晚杂书》

方回

我不识渊明,但以菊观之。

白露化为霜,百草忽已萎。

始见南山松,青青虬龙枝。

眷此粲然英,凜有千尺姿。

撷菊酹我酒,倚松哦我诗。

二物足相配,仿佛齐与夷。

遥遥袭世胄,岂无王谢儿。

故是芙蓉花,亦得与同时。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17)

「白露寄语

9月8日

轻轻地,捻一滴白露为墨,

折一枝蒹葭做笔,拾一片月华当笺,

画一帧情深意长的水墨丹青,

悬挂于心墙之上,

念起,便是暗香四溢。

相识太短,而遗忘太长

再一次想你的时候

已经秋天了

天气转凉,远方的你

请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叶落庭前秋几度寒(白露露从今夜白)(18)

一场秋雨一场寒

请记得给思念中的人

打个电话

露水微凉 ,在这个白露

愿有人为你添衣

有人陪你度过这寒凉之秋

来源:诗词世界、shicishij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