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说分不清楚填报志愿的各种线,今天我们就来看下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的区别是什么?志愿填报时应该参考其中哪一个数据?

填志愿是看投档线还是录取分数(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区别是什么)(1)

先说一下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的定义,投档线是该校在该批次被投档考生中最后一名的成绩,录取分数线是该校在该批次录取考生当中最后一名的成绩,投档线一般情况下小于等于录取分数线,更多的情况下两者是相等的关系。

平行志愿在投档的时候,省招办会先将全体考生按照成绩高低进行排列,高分在前,低分在后,然后从前往后,依次检索每一位考生所报的院校志愿。每一个院校,也都有自己的招生计划,在检索考生院校志愿的过程中,这个院校的招生计划就会慢慢的被进行填充,高分考生先被投档,低分考生后被投档,院校最后一名被投档考生的成绩,我们就称之为该院校在该批次的投档线。

考生的电子档案被投放到院校之后,院校会对大家的专业进行检索录取。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部分考生因为专业志愿填报不合理,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身体条件不达标,不服从专业调剂,招生计划外考生等原因而被院校做退档处理,这样,就有可能该校被投档的最后一名考生,被该院校所退档,造成该院校录取的成绩最后一名考生并不是投档时候的最后一名,从而造成的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的不相等。

其实,上面的内容总结一下,就是投档并不等于被录取。那么,我们在参考院校近三年的录取数据来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看院校近三年的投档线还是录取分数线呢?答案是投档线,有时候只是我们为了简述方便,说的是录取分数线。

一个原因就是录取分数线来源的不确定性,院校在录取的过程当中,如果在平行志愿第一轮的投档录取过程当中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就会进行征集志愿,而征集志愿的投档线和前一轮投档时候的投档线一般都是不相同的,两者的录取分数线也一般不相同,征集志愿的投档线一般大于前一轮投档时候的投档线,但也有可能小于,大家在收集录取分数线数据的时候,有可能收集到的是院校征集志愿时候那个比较低的录取分数线,而要报好一份志愿,肯定是要让考生在第一轮投档时就被投放出去,而不是沦落到征集志愿,所以,参考不确定性来源的录取分数线数据可能造成填报失利。

另一个原因就是只要专业志愿填报合理,认真研读学校的招生章程,就可以做到投档即录取的效果,我们只需要做到让考生达到该院校的投档线即可。不过由于通常情况下,院校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是相同的,所以很多省份公布的都是录取线的,大家可以在高考GPS中直接获取各个院校近三年录取线或者投档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