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2006年的走访中,曾发现淳慎郡王弘暻家族墓还遗存有部分石构件在农田里。不过至去年秋天笔者走访淳慎郡王家族墓,又过去了十年时间,至今已经难觅遗迹了。幸运的是,淳慎郡王之子,贝勒永鋆墓还存有驮龙碑一块,于早年间被运至琉璃河大桥北侧碑林中保存,得以幸免。

清朝尚书墓全景图(清代贝勒爷的墓碑长这样)(1)

淳度亲王家族阐释

开篇笔者一直提淳慎郡王,然而这并非这个家族的发端。这个家族始于康熙帝第七子淳度亲王允佑。允佑于雍正元年(1723)四月晋封和硕亲王,薨于雍正八年(1730),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附近神石庄北福地。所以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的淳慎郡王家族墓是从淳度亲王家第二代开始的。

这个淳度亲王允佑共生有七子十女,七子中除三子和五子分别于两岁、五岁时早夭未取名外,其余五子分别为,一子弘曙、二子弘倬、四子弘昕、六子弘暻、七子弘泰。弘曙初为世子,后因故革爵,改由六子弘暻继位。弘暻生于康熙五十年七月(1711),于雍正五年四月(1727)受封淳亲王世子,至雍正八年(1730)淳度亲王薨逝,继位为淳郡王。

纵观淳度亲王家族,在清朝历史240余位王爷中,并没有显赫的地位,其子孙后代大多也平庸无为。由于淳亲王并非“铁帽子王”,所以亲王爵只传袭了一代,至弘暻时为郡王,弘暻子永鋆为贝勒,以下又为贝子、镇国公。

清朝尚书墓全景图(清代贝勒爷的墓碑长这样)(2)

董家林村淳慎郡王家族墓

弘暻于雍正八年(1730)继位为淳郡王,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七月薨逝,谥号慎,寿命67岁。淳慎郡王墓即选址在今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一带,按照冯其利老先生的记载,该陵墓坐北面南,南临河岸。墓的形制与北京地区其他现存清代王爷坟大体类似,由南至北依次为月河、神桥,桥北是碑亭,再向后即是东西三间配殿。主墓区也是两套院落,三间宫门里是享殿三间。享殿后又是罗墙一道,通过琉璃门有大宝顶一座,宝顶旁嫡福晋和大侧福晋墓并未起坟。

弘暻之后由其第八子永鋆继位,降级为贝勒。这个永鋆娶的是和珅的女儿。和珅得势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和珅被查后,其更是郁郁寡欢,嘉庆二十五年九月(1820),年五十而终。从永鋆开始,后人皆建坟于淳慎郡王墓东侧,被称为新坟。这个永鋆墓也是目前唯一有遗迹留存的淳慎郡王家族墓了。其墓驮龙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倒地折断,后于两千年初被重新发出粘合并运至今琉璃河大桥北侧。去年十月,笔者到琉璃河大桥时,确实看到了立于桥北十数块碑石中的贝勒永鋆碑,正面刻“道光元年三月十七日立”。(摘自笔者文章《三访清代王爷坟06·淳度亲王家族贝勒永鋆墓遗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