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明太祖注:大道若愚,似乎真愚,若言我真大道,吾道久矣。又云其细,务要守道坚,造化精。

道超乎万物,故为最大者。最大者无形无象,不能用自然之物比拟,故说不肖。如果与某一具体之物类似,则不得成为最大之道,长久之后,即将变得细小。超乎万物,所以永不变小。这又是说道,向人解释道的特征。明太祖学以致用的思想十分明确,他研究老子的道,完全是为了实用,而不是纯学术的研究。所以他说务要守道坚,然后才能造化精。守道,就是行道,坚定不移地按照道的精神进行统治,这是明太祖学道之后的最大心得。

我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本身不可言说,所以要把道的基本精神具体化,这里所说的三宝,就是这种具体化的表现之一。慈、俭与不敢为天下先,是道的具体体现。有这三项具体的德目,人们实践道才有一定的操作途径。这就提出三宝的作用所在。为世人言道,太过虚无,必须用这种形象化的说法进行宣传,才能让人们比较具体地了解道的意蕴。

明太祖注:三宝之说,因慈勇于行道,利济万物,因俭仓库实,实不敢为天下先,言诸事物不肯先得先乐,乃成王基。

三宝总的来说,是不争无为之意。慈者爱物,爱物则不会对物逞强斗胜,而要利济万物。俭者节省,节省就不会奢侈纵欲,有为贪得。不敢为天下先,则不与物争,不论何事何物,都不肯先得先乐。以此三宝治国,乃成王基,是稳固统治的基础。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帝王往往喜怒无常,喜时可以慈,怒时就要杀人,这也是他的赏罚手段,你只要他慈,恐怕办不到。帝王权力最大,有时候他可以作出俭的姿态,但大多数时候,他不得不奢。为了帝王的尊严与威风,许多事情都必须讲究大的排场,这就不得不奢侈,想俭也俭不了。不敢为天下先,帝王可以与世无争,因为他已经高于全天下,又何必与世人争名争利?但帝王往往贪得无厌,多设官吏与民争利,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帝王的种种弱点,老子看得非常清楚。他提出的三宝,都帝王来说,确实是巩固统治的宝,但帝王们出于贪欲,则很难把三宝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前面我们曾说,懂得一个道理并不难,难得是把这个道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若能落实,则成圣人。不能落实,终为常人。帝王亦是如此。当然首先有一个正确理解的问题。但有些道理,并不深奥,很好理解。可帝王们仍不能落实于行动,这就不是理解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三宝,是很浅显的道理,但历史上有几个帝王真正能做到呢?或一时可做到,也很难一生做到。能一生实践,才是圣王。

慈乃能勇,是一个大道理。慈是爱心,爱心所在,可以为所爱赴汤蹈火,这就是从慈爱中生出的大勇。俭乃能广,是积少成多的意思,但人们往往不能看得长远,不知长久积小可成大,而忽视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有俭而能广的问题。仁人无敌于天下,不能只有仁,仁是最大的善,但必要时还须有勇,消灭恶的勇与力。可知真正的仁,不是一味的慈爱,它必须与正义的力量结合,才能实行仁的主张,消灭恶的势力。

明太祖注:若舍慈而勇,必贪必奢必狠。舍俭且广,言广用无时,舍后且先志尽矣。复云慈者何?盖谓与前慈异用,再喻之若首将能以慈战敌,野战则必胜。夫慈战,非慈而不战,于心慈众士之命,不得已而战,故守城必坚,纵被困围,天必加护,何知加护?以其心有所不忍战伤人命故。

明清二帝所论是以慈为战之事,可知他们都明白,慈者并非不战。慈是对手下士兵的慈,而不是对敌人的慈。而对士兵的慈,也不是不让他们牺牲,而是对他们有慈爱的表示,使他们肯为我卖力拼命。这就是慈在战争中的用处。帝王对此都深有体会。这与老子所说的慈,是否矛盾?不,这就是老子的思想,看他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已经非常明确地说明了慈与战争的关系。明太祖与清世祖,都是用兵之帝王,故对老子此说,非常欢迎。

老子第六十一章译文(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七章)(1)

老子第六十一章译文(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七章)(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