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没有哪一本书在人物塑造上能够超越《水浒传》的多样性。即便是个性相似的两个人,也绝不雷同。同是鲁莽,鲁智深、李逵、秦明却各有不同。鲁智深是粗中有细,李逵则显得憨直可爱,而秦明却突出其冲动。

也没有哪一本书的男主角,像《水浒传》中的宋江那样,没有读者缘。即便是喜欢他的读者,也因为他最好葬送了梁山众兄弟而对他心怀不满。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1)

在众多古典小说中,宋江可以算做是最具有矛盾性的男主角。喜欢他的人说他忠义、孝道、慷慨;而不喜欢的人说他是虚伪、伪善,不仅忠义是装的,就连孝顺也是假的。

传统艺人的口中,宋江就是切切实实的呼天保义,及时雨宋公明;而在很多文学批评家的笔下,宋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这其中的代表就是金圣叹老先生了。

如果把传统艺人口中的宋江,和金圣叹老先生点评的宋江放到一起,我都觉得这两个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2)

金评本《水浒传》不是《水浒传》

自从《水浒传》问世,就从来不缺点评者。然而,这些众多的点评者中,如果说到最经典,影响最为广远的,所有人都会说是金圣叹的点评本。

之所以金圣叹的点评本最为经典,并非是他的点评最为精准。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说,金圣叹点评本谈不上客观二字。而他的经典恰恰是因为不客观。

金圣叹的点评是带有了他灵魂的点评。一个作品如果没有作者的灵魂那绝对称不上一个好作品,一个批评家如果完全客观,以上帝视角来评点作品,那点评出来的作品也同样空洞、乏味。

金评本之所以能够传世,就是因为金圣叹不是在点评《水浒传》,他所作的是在重塑《水浒传》。

金圣叹点评水浒之人物,有时候与作者的本意其实是相违背的。就拿宋江而言,施耐庵先生就是要把宋江塑造成忠义之士,可金圣叹的点评偏偏把宋江说成“全恶”之人。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3)

后人在探讨金老先生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很多人都把这种点评称之为金圣叹的“误读”。在我看来,这并非金圣叹的误读,而是他的重塑。

看过金评本的人都知道,金圣叹对原来的内容有很大改动。与原版《水浒传》不同,金圣叹在七十回的时候就让梁山好汉死在了卢俊义的梦中。

金圣叹对《水浒传》的改动绝不是只有这一处。我们再来看一下《水浒传》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这一回是晁天王在宋江上梁山之后,独自领兵下山。原版的《水浒传》中,宋江与晁盖在关于由谁下山攻打曾头市上,是有过一番争论的:

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晁盖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宋江苦劝不听。

可到了金评本中,金圣叹对这一段的点评却是:

何独至于打曾头市,而宋江未尝发一言?宋江未尝发一言,而晁盖亦遂死于是役。

可见,金圣叹在点评水浒的时候,不仅仅是对人物加以点评,还做了一些其他的工作,那就是对《水浒传》原文进行修改。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4)

我相信,金圣叹是一定看到了宋江对晁盖的劝谏,而金评本中之所以没有这一段,金圣叹对这一段还做了重点的点评,是因为金圣叹要在这里突出宋江的虚伪,而失去的宋江劝诫一段也是金圣叹自己删去的。

金圣叹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批判宋江。金圣叹对《水浒传》的改动也是为了满足他所需要的人物形象。如果说《水浒传》是施耐庵在原有话本、民间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加工创造,那么金圣叹点评水浒,就是他在《水浒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认知对水浒的又一次创作。

因此,在我看来,金评本是可以与施耐庵的原版《水浒传》当成两本书来看的。只可叹,有些人不明此中差异,按照金评本的内容,去评价施耐庵的原版。

其中最为明显,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金评本中的“阴谋论”:

然而宋江之以晁盖之死为利,则固非一日之心矣。

也恰恰是因为金评本的一番话,如今很多人解读水浒时,都把晁盖之死归为宋江暗算。可事实上,在这一段中,金圣叹对水浒原文改动极大。即便不能说是面目全非,但与施耐庵所要表达的本意也是大相径庭。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5)

金圣叹的点评给宋江做了“整形”

宋江这个文学形象出现之后,就褒贬不一。而金圣叹则是批判宋江的领军人物,他对宋江的一句话概括,彻底把孝义黑三郎打到了深渊。把宋江的文学形象做了颠覆性调整:

骤读之而全好,再读之而好劣相半,又再读之而好不胜劣,又卒读之而全劣无好矣。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金圣叹对宋江的厌恶并非是一上来就产生的,而是通过反复读《水浒传》之后才对宋江有了这样的评价。

他不仅自己抱有这一想法,甚至还替作者施耐庵做主了:

《水浒传》独恶宋江,亦是歼厥渠魁之意,其余便饶恕了。

我不是金圣叹,既没有他的才华,也没有他的气魄,更不敢去改动施耐庵先生原本的作品。但个人也是读了几次《水浒传》,还真没有发现作者独恶宋江。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6)

在我看来,施耐庵不仅不恶宋江,反而是极力想把宋江写成忠义之士。而书中宋江所体现出的矛盾之处,恰恰是作者对宋江这样一个既不甘于做贪官的鹰爪,又想做忠臣义士之人的心理构造。

在施耐庵之前,并没有哪一个文学作品中有宋江这样的矛盾人物存在。施耐庵所写之宋江,是在做一种自我的挑战。

而他的这一种挑战对后世作品也是影响深远。《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其实也在走着一条从依附到反抗再到回归的相似路线。

金圣叹既然脱离了施耐庵本意,把宋江看做是全恶之人。而他为了让这个全恶之人更加饱满,甚至还对原本水浒加以改动。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宋江到底有多恶。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7)

  • 宋江其恶一:“不真”。

金圣叹喜欢真。他对水浒中人物品评的标准就是按照一个“真”字来评级的。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是真了,那么残忍也是可爱:

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8)

所以,不真的宋江,有着充分让金圣叹痛恨的道理。可宋江究竟又是哪里不真呢?这一点在他对比吴用和宋江的时候就说的很明白了:

吴用与宋江差处,只是吴用却肯明白说自家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说自家志诚质朴。

在金圣叹看来,宋江的慷慨仗义并非出于本心,而是在进行表演。用现在常说的一个词,宋江是在做人设。他这个人设又是怎么做的呢?

在第六十八回《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中,宋江设计擒拿主董平之后,对董平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蒙将军不弃微贱,就为山寨之主。

对此,金圣叹所给出的批语是:

欺董平乎?欺卢俊义乎?

金圣叹此言确实不无道理,依照晁盖的遗愿擒拿史文恭的卢俊义应该是新的梁山之主。只是因为卢俊义不同意,才抓阄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用来决定梁山最终的寨主之位。

而此时战事尚没有结束,宋江为了拉拢董平,又许诺董平为梁山之主,确实有欺人之嫌。欺人者,自然是非真之人。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9)

  • 宋江其恶二:不孝

孝悌的品质即便是今天也是衡量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不孝之人自古至今都是大恶。但凡被说成不孝,那是永世不得翻身。

与传统艺人口中的孝义黑三郎不同,在金圣叹的眼中,宋江就是不孝之人。在第三十五回《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中,宋太公用信赚宋江回家。

父子相见之后宋江对宋太公说过这么一番话:

宋江道:“父亲休烦恼。官司见了,倒是有幸。明日孩儿躲在江湖上,撞了一班儿杀人放火的弟兄们,打在网里,如何能够见父亲面?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10)

宋江在说这番话之前,刚刚和推动了秦明、花荣等人上梁山。在金圣叹看来,此时宋江与宋太公的对话,就是在欺骗:

于清风山收罗花荣、秦明、黄信、吕方、郭盛及燕顺等三人纷纷入水泊者,复是何人?方得死父赚回,便将生死热瞒,作者正深写宋江权诈,乃至忍于欺其至亲。而自来读者皆叹宋江忠孝,真不善读书人也。

那个时候恐怕并没有什么善意的谎言一说,对金圣叹而言,欺瞒至亲,便是他的不孝。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11)

  • 宋江其恶三:不义

“义气”是江湖儿女必须要具备的品质之一,如果没有义气,在江湖上绝对是寸步难行。而宋江之所以不会武艺,却能够统领群雄,就是因为他仗义疏财。

而就宋江这一品质,金圣叹也是绝对否认的。他并不觉得宋江义气,他觉得宋江所表现出的义气都不过是手段而已: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

宋江的不义体现在两个方面。对晁盖这个老大哥,宋江是觊觎他的位置,想有朝一日取而代之:

然而宋江之以晁盖之死为利,则固非一日之心矣。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12)

从宋江上梁山后,他就一直负责着梁山对外作战:

夫晁盖欲打祝家庄,则宋江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晁盖欲打高唐州,则宋江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晁盖欲打青州,则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欲打华州,则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在金圣叹看来,宋江此举不是因为担心晁盖安危,而是要架空晁盖对梁山群雄的领导力。金圣叹之所以会怀疑宋江有此心,完全是因为他心底已经认定宋江乃是恶人。

宋江除了对上面的晁盖包藏祸心,对下面的众兄弟也是通过些小恩小惠来拉拢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李逵:

以十两银买一铁牛,宋江一生得意之笔。

宋江给李逵银子,在江湖上的仗义疏财对金圣叹而言,都是为了笼络人的,而并非是因为义。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13)

  • 宋江其恶四:不忠

关于宋江是否是真正的“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争论。有人认为宋江是真的忠,他之所以上梁山只是因为对贪官不满,造反也是要“曲线救国”。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宋江不忠,即便是后来接受招安,也是因为他认清了现实,而选择投靠朝廷。

在金圣叹看来,宋江所为不过是“权诈行其忠孝”。他的所作所为是表面上的忠,内心深处的宋江毫无忠字可言。金圣叹在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的总批中,对宋江是否忠义下了定论:

宋江有过人之才,是即诚然;若言其有忠义之心,心心图报朝廷,此实万万不然之事也。何也?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14)

金圣叹不仅否认了宋江的忠,还在后面列举了宋江的十大不可为,用来给他的结论作为佐证。这十大不可为中,尤其是第十条,那简直就是杀人诛心:

初以水泊避罪,后忽忠义名堂,设印信赏罚之专司,制龙虎熊罴之旗号,甚乃至于黄钺、白旄、朱钺、皂盖违禁之物,无一不有,此十大不可也。

如果说宋江的其他行径,都是为了有朝一日接受招安而故意引起朝廷注意,那他这种僭越行为,则真正落实了他不忠的本质。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15)

金圣叹为何要给宋江做“整形”

从金圣叹对宋江的各种点评,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宋江除了有能力上的肯定外,在品行上简直批判的是一无是处。

如果再把宋江为了赚秦明上山,而策划了秦明一家老小被杀的话,宋江还要再背上一个不仁的罪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虚伪做作,宋江简直包含了人类所能包含的所有负面品行。

恐怕自古以来也没有哪一本书的男主角能有被人有如此评价。金圣叹为何如此评价宋江,他对宋江为何有如此之深的敌意呢?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16)

  • 金圣叹所处的社会背景影响了他的思维

要是想了解一个人的思维轨迹,需要从这个人所生活的社会中去探寻。金圣叹所生活的年代,恰恰是明末大变局的年代。

在金评本的序中,我们可以知道,金圣叹是在崇祯十四年开始点评《水浒传》的。而崇祯十四年的大明王朝发生了很多大事,张献忠攻克襄阳、李自成攻克洛阳、华北大疫、松锦之战明军大败,明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而这一切一切的根源,在金圣叹看来都是因为农民起义所造成的。如果没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起义,明王朝不会陷入多线作战中。所以金圣叹痛恨给社会带来动荡的农民起义,那么他自然就会恨宋江这样的造反者。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17)

这一点,胡适先生也曾提出过:

圣叹生于流贼遍天下的时代,眼见张献忠、李自成一班强盗流毒全国,故他觉得强盗是不应该提倡的,是应该口诛笔伐的。

金圣叹批判宋江的根源是因为他对起义军的恐惧和厌恶,尤其是张献忠这种骑墙派。在他看来,水浒中的宋江就是张献忠的一个缩影。

与其说他是在批宋江,不如说他是在批明末的农民起义。深感张献忠等人之害的金圣叹自然不会去肯定宋江所为,也不会承认宋江的忠义。

如果金圣叹一旦承认宋江忠义,那么就代表着他认可了造反有理。会造成“无恶不归朝廷,无美不归绿林”的现象,让那些有心造反但还没有实施者更加趋之若鹜。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18)

  • 金圣叹的个性乃是求真

金圣叹对于“真性情”的追求是执着的,金圣叹自己曾说过“大凡读书,先要晓得作书人是何心胸”。

所以,我们要是想知道金圣叹为什么如此敌视宋江,也得去了解一下金圣叹本人的个性。金圣叹的性情如何,从他点评水浒中,我们就可以探知一二。

他给水浒中的人物,划分了不同的等次,最佳者则为上上等。那么,我们来看看金圣叹所认为的上上等:

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个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语。

李逵是金圣叹最为认可的一个上上人物,究其原因只是因为写得一片天真烂漫。有了真这个性情,即便是李逵的残忍在金圣叹看来也是不重要了。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19)

我们再来看一个上上人物:

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写得另是一样气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个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对之,龌龊都销尽。

阮小七之所以让金圣叹觉得是上上人物,也是因为真。因为他心快口快、快人快语。

反观宋江,他的一些行为就显得刻意以至于失真。尤其是在让梁山寨主一事上,先让卢俊义再让董平,这种做法确实有些做作。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20)

  • 金圣叹的忠义观

忠君爱国是封建王朝衡量一个人的基本准绳。金圣叹虽然与众不同,个性超然,但他也依旧遵循着忠君爱国这个道德标准。

但是金圣叹很矛盾,他虽然坚守着忠君爱国的道德标准,但却认同“官逼民反”。只不过他的官逼民反不是造反,而是反抗。

他认为,如果遇到贪官或者不平事,是应该反抗的。而且他是支持英雄主义的,他希望有人能够游离于律法之外,去铲除律法难以管辖的不平事。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21)

所以,他认可草莽英雄。武松、鲁智深、李逵、杨志等众多梁山好汉他都喜欢,但他的喜欢有一个分界线。那就是他们上梁山之前,他认同草莽,但不认同造反。

他觉得上了梁山那就是造反,就是要和朝廷作对。即便是宋江所说的等待朝廷招安,金圣叹也是坚决反对的。换言之,金圣叹所反对与痛恨的不是宋江,而是宋江的盗魁身份。

金圣叹的这个指导思想,直接促使他把七十回以后的内容全部删掉。因为七十回之后的水浒,有大篇幅的内容是在与朝廷做全面对抗。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22)

  • 宋江本人的矛盾性

施耐庵先生塑造了众多的成功人物,鲁智深、武松、李逵、阮小七、燕青等人物形象都深入人心。但宋江这个男主角的人物形象却让读者们感到矛盾重重。

客观的说,宋江虽然不是一个失败的人物形象,但也很难谈的上成功。宋江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作者想要突出宋江相互矛盾的心理冲突,但这一心理冲突却写得并不那么完整。

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宋江成了一个爱走极端的人物形象。书中的宋江,在有些时候显得过于矛盾了。

就拿赚秦明上山一事,一向以仁义自居的宋江,所做的事情竟有些丧失人性:

宋江开话道:“总管休怪,昨日因留总管在山,坚意不肯,却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足下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燕顺、王矮虎带领五十余人助战,只做总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今日众人特地请罪。

只因为秦明不愿落草,宋江就把他的一家老小都设计害死,把秦明逼迫到了朝廷的对立面。这种做法未免过于残忍,与一向慷慨仁义的宋江形象不符。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23)

除了这一点,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也是人读者感到矛盾。宋江虽然对贪官不满,但是却一向自诩忠义,可他却在诗中写道: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黄巢那是搅动大唐彻底陷入混乱之人,绝对意义上的造反者。在黄巢心中可没有什么“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宋江要效仿黄巢,那不就是要推翻赵宋王朝么?他的这首诗,绝对是标准的反诗。

宋江一方面以忠义自居,一方面却写下要推翻赵宋王朝的反诗。对比之下,他形象之矛盾立刻显现出来。

金圣叹评价宋江的话有哪些(看金圣叹给宋江做的)(24)

结语

金圣叹点评的宋江,并非是施耐庵所要表现的宋江。施耐庵笔下的宋江虽然矛盾重重,但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他要塑造一个忠孝仁义的宋江,而不是金圣叹所说的“全恶”的宋江。

之所以宋江成为了金圣叹所说的全恶,说到根本还是因为金圣叹本意上还是封建王朝的卫道士。他虽然个性洒脱,有过人之处,但本质上依然反对想要推翻大明王朝之人。

加之明末大变局中,各造反势力让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更加深了金圣叹对造反者的痛恨。

然而,我们后辈在读水浒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金评本的水浒,是金圣叹在水浒基础上进行了删改,其目的是要体现他的核心思想,是与施耐庵所著水浒有很大区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