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猪冠状病毒常用诊断方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猪冠状病毒常用诊断方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

猪冠状病毒常用诊断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

牛场生物安全管理指导意见

2019年12月中旬以来,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给全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造成巨大经损失,全球防控形势严峻,同时也为跨界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敲响了警钟。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传染源、流行规律、中间宿主等问题尚未明确,引起了社会各界和行业内部广泛关注。为了做好牛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维护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效提升养殖企业生物安全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就强化牛场生物安全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1 警示设置

养殖场50米外设置醒目警示标识。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殖区域,特别要拒绝疫源地人员或与疑似病人接触的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区域。

2 牛只引进管理

2.1 自繁自养

保持牛群封闭性,对新入群的奶牛进行严密监控。

2.2 科学引种

根据生产需求引进种牛或冻精。引种场的背景应清晰且近两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须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引进的种牛或精液应当布氏杆菌、牛结核等疫病检疫检测为阴性。

2.3 正确隔离

新进牛在隔离圈隔离3~4周。隔离饲养期间饲养员不得串舍,器具不得与场内其他舍混用。疫病监测合格、隔离期满后,方可与其他牛合群。

3 饲料管控

3.1 零引进

禁止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布氏杆菌病等疫情严重地区引进饲料。

3.2 正确保存

饲料购进后严格按照产品要求保存,防止变质。保证饲料质量。

3.3 科学饲养

保持日粮平衡,充足光照,通风和合理运动,提高牛群抵抗力。对不同生产和生长阶段的牛提供相应的充足营养和洁净饮水。

4 人员控制

4.1 外来人员

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场。确需入场者应做好人员登记,穿戴隔离衣、鞋套、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并对人员及所携带物品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4.2 饲养人员

生活装和工作装严格分开,生活装不得穿入生产区,工作装也不得穿入生活区;工作装须进行定期集中清洗消毒;一次性口罩和手套必须做无害化处理,同时使用75%酒精、新洁尔灭等消毒液洗手。养殖人员返场,要在生活区隔离3天,洗澡更衣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4.3 人员体检

牧场新员工健康检查,无结核、布病等人畜共患病。老员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患传染性疾病时应在场外治疗。牧场员工家中不得饲养偶蹄动物。

4.4 限制串岗

严格限制不同功能区人员的串岗和用具、器械的互用。做好养殖区的防护工作,限制进出的人员数量和进出次数。

5 车辆管控

5.1 外来车辆

外来车辆一律禁止入场。在场外做好交接及消毒工作。

5.2 自用车辆

严格清洁和消毒。所有进出养殖场的车辆包括客车、饲料运输车、运牛车等,必须严格清洁消毒,特别是车辆的挡泥板、底盘、驾驶室等,并做好消毒记录。严禁携带违禁物品。

5.3 内部车辆

每次使用完毕后必须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聚维酮碘等消毒液经高压水枪清洗消毒。

6 消毒管理

6.1 消毒区域

做好生活区、生产区、牛舍内部等区域消毒管理。消毒时要不留死角。

6.2 牛舍消毒

保持牛舍干净、干燥。所有牛圈、犊牛岛、卧床和运动场等均应当保持干净、无粪便污染并尽可能保持干燥。对舍内设施、墙壁和地面和地面定期消毒。每周消毒1次。

6.3 个人防护

助产器、助产绳、灌服器和长筒靴等器具消毒剂浸泡10分钟以后方可使用;接产或处置发病动物时使用工作服、手套、靴子、口罩等防护用品。使用后对所有防护器具以及设备在应当立即清洗消毒。

7 发病动物处置

7.1 病牛隔离

牛场内一旦发现不健康动物,及时转移至隔离区,进行观察与处理。一般疾病,诊疗康复后回群。怀疑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及时上报疫配合处置。做好隔离区的消毒灭源工作。

7.2 病死牛处置

依法依规对病死牛做好无害化处理,确保不扩散、不蔓延、无害化。

8 防鼠、防鸟、防野生动物等

8.1 防鼠防鸟防蚊蝇

可采用硬化路面、理化等方法灭鼠;养殖场周围可设置防鸟网,进行鸟隔离和蝙蝠隔离。场内房屋屋顶及时清理死角,谨防鸟类、蝙蝠等藏匿繁殖。选择对人畜毒性低的药物进行定期灭蚊、灭蝇。

8.2 防野生动物

做好物理墙体隔离,防止野生动物进入。避免牛与野生动物接触 。

8.3 防犬猫

养殖场内不得饲养犬、猫等动物。防止场外流浪犬、猫进入。

8.4不混养

狗、鹿和其他动物不能与牛群混养。

9 科学免疫、合理用药

9.1 科学免疫

要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制订免疫计划,对口蹄疫等疫病实施免疫,并监测免疫效果。免疫不合格时及时补免,做好免疫记录。

9.2 合理用药

对发病动物,对症选择选择合适的药物。禁止使用违禁药物。

9.3 驱虫

根据本地区特点进行定期寄生虫驱虫。

9.4 减少应激

内源性应激(疾病、营养不良)和外源性应激(极热、极冷和过度拥挤等)均会引起奶牛自身防御功能(免疫系统)下降,进而增强奶牛对疾病的敏感性。天气、饲养条件发生变化时,可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微生态制剂等预防性制剂减少应激。

10 疫病监测

10.1 早发现

密切观察动物健康状况,选择有资质的实验室定期监测。科学评估疫病风险,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10.2 早报告

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应依法及时上报。饲养人员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尽快报告。

10.3 不传谣

不随意传播非官方渠道发布的疫情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不以讹传讹,不盲目跟风。

10.4 听指挥

服从相关政府部门的指挥和安排,积极配合,做好疫病防控等相关工作。

11 疫病净化

建立阴性群 持续开展布氏杆菌病、牛结核等动物疫病检测净化。逐步淘汰阳性牛,建立阴性牛群。

12 牛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依法依规按规范对腐败饲料、粪污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来源:日照畜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