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宁波人家,黄泥螺犹如坛中咸菜,几乎家家户户都常备常吃。开饭时,舀几勺放到碗中,就着黄泥螺吃白米饭。鲜美程度,不可胜言。

泥螺味美,还是一味中药,清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吐铁能润喉燥、生津。”他曾有过使用体验:“余庚申岁二月,每患燥火,入夜喉咽干燥,舌枯欲裂,服花粉生津药,多不验。一日市吐铁食之甘,至夜咽干亦愈,可知生津液养脾阴之力大也。”看来泥螺的功效真的很好的。

黄泥螺的多种做法(黄泥螺下饭菜清香脆嫩)(1)

泥螺是螺中的美味,状如蜗壳,体表有黏液,幼时白色透明,大时呈青色或黄色,不透明。泥螺最常见的吃法就是腌成糟货,“以腌藏糟浸,货之四方,以充海错”,浙江除了宁波的泥螺外,其他的地方也都很有味道:温岭的淋头泥螺很出名,三门的醉泥螺也不弱。

这两地的腌泥螺,壳薄如蝉翼,螺肉通体透明,就像是一粒粒小琥珀,镶嵌在蜗牛造型的薄壳中。一尝,湿润柔软,清香脆嫩,丰腴可口,甜甜的螺肉中溢出黄酒的醇香,味极鲜脆香美。糟泥螺用来下饭最好,舟山人称之为“塞饭榔头”,台州也有句土话:“泥螺和饭,好比肉炒蛋。”

黄泥螺的多种做法(黄泥螺下饭菜清香脆嫩)(2)

黄泥螺以三个季节为最佳:农历三月桃花开时,泥螺初长成,肚内泥沙吐尽,壳软肉嫩;五月梅雨时,脂膏满腹;八月桂花时节,则是泥螺成熟时,粒大脂丰,唯质地偏硬,味道不及前两节。其中,三月桃花水涨,古诗所说黄泥螺“至桃花时味乃美”的季节了。春天的黄泥螺藏掖了一冬的脂膏,开始在滩涂上四处活动,这时候的黄泥螺,最肥最美,也最是当令。

黄泥螺的多种做法(黄泥螺下饭菜清香脆嫩)(3)

优质的黄泥螺,不含“泥筋”。为了去除“泥筋”,让泥螺吐沙的工艺较为讲究:将黄泥螺在滤网摊开,悬置于海水池中。泥螺在近似滩涂的环境里,开始吐故纳新,在涨潮时,其吐沙活动更加活跃。但由于滤网的网眼紧密如窗纱,隔离之下,它们接触不到底沙,只能吸入海水,最后泄尽肠内之物。这其中,环境温度、海水盐度及流速、吐沙时长等都要控制好,确需这方面的好手才能做得到位。无沙的螺肉,可以全部食用;有的人不喜尾部的“膏黄”,可以弃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