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剧《红星照耀中国》正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热播。该剧通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夫妇在中国13年的采访生活,还原了动荡的时局下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变革。

为了真实还原那段历史,剧组辗转上海、象山、宁波、杭州、北京、绥德等地,实地取景还原历史,呈现了在那个重大历史变革时期斯诺夫妇和他们所看到、所接触到的毛泽东、宋庆龄、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等人物以及无数平民百姓和普通士兵。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1)

”海伦·斯诺” Elyse Ribbons 与“张学良”赵文卓在片场。

《北京周报》记者采访到了电视剧中的埃德加·斯诺夫人海伦的扮演者,美国演员Elyse Ribbons。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2)

1936年,年轻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两台照相机和24个胶卷走进陕北,对刚刚胜利走完长征的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袖进行了多次采访,收集到了大量的关于红军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写下了著名的纪实报道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又译《西行漫记》),第一次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和精神面貌。

《红星照耀中国》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后陆续被翻译成俄、德、法、意、西、葡、日等多种文字,很多西方读者是从这本书里读到了红军长征的故事。斯诺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他这样向读者介绍自己的新书:“读者可以略微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与海伦·斯诺穿越时空的邂逅

在中国,很少有人认识Elyse,但是如果提起她的中文名字“柳素英”,便被很多人熟知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话剧导演、影视剧演员。柳素英介绍说,《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电视剧,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由外国人做主角,有大量英语原声对白的中国革命题材电视剧。

“在中国,长征的故事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这部电视剧所讲述的故事包括但不仅限于长征。”柳素英告诉记者,《红星照耀中国》与那些把主要精力用在讲述革命故事,塑造领袖人物的同类影视剧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作品,电视剧并没有直接去表现长征这个历史事件,而是通过美国人斯诺夫妇的视角从侧面去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这对夫妇在1932年到1949年间组成了一个独立的两人小组,任务只有一个:了解中国、报道中国,而《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无疑是这个两人小组的最高峰。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3)

”海伦·斯诺” 与“埃德加·斯诺”合作完成《红星照耀中国》。

和埃德加·斯诺相比,柳素英饰演的海伦·斯诺在中国并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但是在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中,她是重要的女性角色,创作人员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海伦·斯诺。

据海伦·斯诺的中文传记《海伦·斯诺与中国》(武际良,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记载,为了丰富埃德加·斯诺的写作素材,1937年4月,海伦避开国民党特务的监视,独自一人悄悄离开北平,历尽艰险到达延安。在延安的近五个月时间里,她收集了丈夫未采访到的红军领导人的情况,包括朱德总司令以及斯诺离开后与中央红军会师的红二、四方面军的将领,并同毛泽东进行了五次长谈采访。而这些珍贵的资料,极大地充实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4)

”海伦·斯诺” 在去西安的火车上,孤身一人去延安采访。

“你知道这有多不容易吗?她藏在汽车的后备箱里躲过搜查,一个人去延安。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太疯狂了!太勇敢了!”柳素英说,“是海伦冒着生命危险去延安为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补充素材,是她整理了斯诺的手稿并且参与了写作,但是她并没有在书上署自己的名字。我最大的遗憾是海伦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但是写的东西太少了。”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并演好这个角色,柳素英对海伦的生平和事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发现,自己与海伦·斯诺有太多相通的地方,饰演海伦,仿佛是在和80年前的自己对话。

1931年,24岁的海伦来到中国,到上海的美国领事馆工作,之后从事一份媒体方面的工作。海伦一开始并没有对中国产生特殊的情感,但是最终却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而柳素英,本来打算是去埃及学习阿拉伯语,因为一场政变取消了留学计划。在2001年底,20岁的她很偶然地选择了到中国学习中文,毕业后和海伦一样,也到了美国大使馆工作,后来也成为了媒体工作者。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5)

”海伦·斯诺”在北京的生日聚会。

“我一直觉得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中国并没有变。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但是中国的文化根基并没有变。就像《三国演义》,你去参加商务会议,会发现中国人还在使用《三国》里面的策略,好像赤壁之战重演一样。我认为当年吸引海伦的中国元素,穿越时空依然吸引着我,比如中国人的大家族观念,中国人的热情好客等等。”柳素英说。

在历史上,海伦与埃德加的婚姻并没有维持太久,他们1932年结婚,40年代感情产生了裂痕,1949年正式离婚。而海伦一直保留着“斯诺”这个姓氏。“海伦对埃德加是一种fan-girl式的崇拜,而埃德加总体上是爱海伦的,但是他有些自私。每一对好的情侣,都应该是爱对方胜过爱自己,但是埃德加不是这样的。我觉得他们还是有不同的追求吧,海伦希望能稳定下来过平静的生活,但是斯诺不想这样。离婚后他们也一直通信,保持着友谊。”作为斯诺夫人的扮演者,柳素英为他们夫妇的感情经历感到惋惜。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6)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7)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8)

他们眼中的长征

“如果埃德加·斯诺没有去到陕北并且写了那本书,那么长征在世界范围内或许不会达到那样的知名度。” 柳素英说。虽然80年过去了,但是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依然是很多对中国感兴趣的西方人的必读书。柳素英也是在埃德加的书里,第一次读到了红军长征的故事。

埃德加·斯诺曾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序中写道:“因为我和共产党并无关系,而且在事实上,我从没有加入过任何政党,所以这一本书绝对不能算作正式的或正统的文献。在这里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

他和他夫人所撰写的文字记录,给予了世人一个客观了解中国共产党以及长征的机会,乃至到今天,他们的作品翻拍成电视剧,依然让当代的中外观众,有机会深入了解这段已经过去80年的历史。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9)

历史图片:埃德加·斯诺与毛泽东。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10)

2016年10月12日,第17届斯诺研讨会上,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导演蒂姆·康西丁展示斯诺夫妇的合影。(《北京周报》记者 梁宵摄)

柳素英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在电视剧拍摄完成之后,她不仅对自己饰演的海伦·斯诺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海伦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中国,特别是红军和长征有了很多新的体会。

“长征的意义在于,共产党人终于可以安定下来,去做那些有益的工作,在延安可以办工厂和学校,让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可以得到实践。这些努力在今天都结出了果实。”柳素英说。“长征可以看作是中国人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无论有多少困难,中国人都不会放弃。想想看多少人在长征中牺牲了?红军好多时候没有鞋穿,没有吃的,爬雪山过草地,他们放弃了一切,却坚持梦想。”

作为一名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美国人,柳素英觉得中国和美国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这两个国家,大家都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有机会能获得成功。在美国,这种信仰叫做“美国梦”,而在中国,这种坚持就是“中国梦”。“长征的胜利其实就是‘中国梦’的体现。如果你努力,并且一直坚持下去,那么你一定会成功的。比如,今天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的成功就是长征精神的体现,我知道这么说有点疯狂,但是真的是这样。想想看,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其貌不扬,他去KFC应聘都被拒绝了,但是他从不放弃,克服了那么多困难,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他成功了,这难道不是长征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体现吗?”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11)

柳素英在片场与小演员合影。

海伦凯勒是不是炒作(专访柳素英ElyseRibbons)(12)

柳素英在延安与“红军女战士”合影。

在延安参与拍摄时,柳素英还住了一个月的窑洞。“我很喜欢窑洞,冬暖夏凉。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红军长征的终点是延安,那里是山区,可以提供军事上的保护,让人觉得安全。”作为一名参演电视剧的美国人,柳素英觉得这部电视剧是希望通过斯诺夫妇的经历告诉中国的观众,斯诺夫妇都是美国人,他们并没有义务去爱中国,但是他们这样做了,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让中国变得更好,去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而作为中国人,是不是应该更比这两个外国人更热爱自己的祖国呢?

(片场照片由柳素英及《红星照耀中国》剧组摄影师提供)

设计排版:梁伯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