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5日,新的一天开始了,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春风微微吹拂着大地。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地边的红旗,照耀着口盎然屹立的防护林带。“哒,哒,哒……”“东方红”拖拉机开过来了,马达声震动着大地,在林带间回旋。

我们的知青岁月杨村柑桔场 我们的知青岁月(1)

春天来了,今年的春天是七十年代的第一个纯铜,是贫下中农、复员军人和知识青年进场后的第一个春天。前几天在农场场部召开了“抓革命促春耕誓师大会”,军管会张主任作了报告,各营代表发了言,全场掀起了备耕热潮。昨天,三营决定抓紧农时播种小麦,并将配合机耕队播种小麦的任务交给了三连一班。

。拖拉机在标有红旗的地里停了下来,一班战士和机务人员迎着初升的太阳学习毛主席指示,“目前正当春耕时节,希望一切……领导同志,工资人员,人民群众,不失时机地掌握生产环节,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播种机连接好了,麦种灌满了,机车发动了,紧张的战斗开始了。一班地战士们,有的紧紧把握着划位器,有的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播种机的运转。金色的麦种随着播种机的运转播到地里,一行行,一趟趟。

军宣队的小王同志和三连副指导员跟随一班劳动,他们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一班战士很受鼓舞。

太阳升到头顶,又在不知不觉中挂到西边的天空。一帮战士与机车租的同志精神饱满,一直战斗到天黑收工。

起风了,尘土飞扬,这后几天的播种工作几乎都是在风沙中进行的。逆风播种的时候,漫天的风沙迎面打来,站在播种机上,拌种的化肥、农药呛得人眼泪鼻涕一起流。但是,刘长林、徐嘉琦、刘金和等同志全然不顾,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密切注视机器地运转,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王盛勇、刘长庆同志灌装种,二百斤重的麻袋扛上肩头,汗水流了下来,手指磨出了血,他们一声不吭,顽强战斗。

为了抓紧农时,加快播种进度,一班战士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他们注意到,播种小麦得先往播种机的种子箱里灌麦种,而每次灌麦种都要停车,停车次数多,耗费的时间就长。于是,再当停车灌种时,灌满种子箱,他们又在种子箱上多放两个麦种包,在行车途中适时开包灌种。这样,停车次数少了,播种进度快了,工作效率提高了。

播种小麦的最后一天,晴天,无风,一切都在井然有序中进行。傍晚,周围的景色逐渐模糊,拖拉机牵引着播种小麦均匀前行。寒意渐浓,冻手,冻脚。一班战士站在播种机上,依然认真操作,一直战斗到把小麦全部播完。

收工了,三连一班的战士们沿着大道往前走。这一天比哪一天都累,又比哪一天都高兴。这一次配合机耕队播种小麦,提前四天完成了任务,怎么能不叫人高兴呢?

夜空,月亮还没出来,天上的繁星快活地眨着眼睛,好像在祝贺我们胜利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