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化寻宝#乡人喝酒时爱划拳。划拳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大声吆喝,二是默默比划。前者武吼,后者文比;前者扰民,后者自乐。

“六六六啊,八匹马啊,七个巧啊,五魁首啊……”双方对口吆喝,看看谁吆喝的数字大,大者为胜,小者为负,负者喝酒,谓之“受罚”。这是吆喝型的。

比划型的呢,则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双方谁都不说话,只是靠手指比划。每人每次都同时出一个手指头——其中,拇指最大,其余依次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规则是大者为胜,小者为负,负者吃罚酒。

这种默默比划式划拳,称之为“叶指头”。其中,叶,就是“压”字,即以大压小。

古诗有“叶韵”一说。这里,叶应该读xie(斜),即押韵。押韵,压韵,叶韵,都是一个意思。如此一来,叶指头,总算是找到了正根儿。

河南人叫叶指头,而山东人呢却叫“豁指头”。

《水浒传》109回:“其中有几只船,放于中流,猜拳豁指头,大碗价吃酒。”这里,“豁”(huo)字既可理解为“划拳”的“划”(hua)的音转,也可理解为一个指头伸出以后,其余四个指头处于缺席(豁着)的状态。如同牙齿脱落后所形成的“豁口”一般。指头豁口,犹如牙齿豁缺(东北话“豁牙儿”),借喻。

河南人之“叶指头”,突出的是甲乙双方彼此之间指头的相互关系,而山东人的“豁指头”则是指头们的原貌与现状的总体差异。

十里不同风。河南与山东在划拳上有如此不同的叫法。

关于“豁指头”,《挂枝儿》中唱道:

“站阶头一更多,姻缘天凑。叫一声有客来,点灯上耧。夜深东道须将就,摆个寡榼子,猜拳豁指头。唱一只打枣竿儿也,客官再请一杯酒。”

河南方言吹牛大全(闲喷河南话叶指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