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婷)从贫困落后走向繁荣振兴、从传统农业地区迈向工业城市、从交通末梢到区域交通枢纽、从南国边陲到开放合作前沿的跨越……二十载砥砺奋进,二十年满载硕果。撤地设市二十年来,百色各族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的关心关怀下,解放思想、克难奋进,谱写了砥砺前行、奋勇前进的壮丽诗篇。11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百色撤地设市二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会议全面介绍了百色撤地设市二十周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百色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

迎接百色市建市20周年(攻城拔寨克难攻坚)(1)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李慧婷 摄

二十年来,百色攻城拔寨、克难攻坚,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百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通过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整村推进、为民办实事等方式,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百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对标“两不愁”“三保障”,举全市之力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全市12个贫困县、899个贫困村、102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摘帽,甩掉了戴在头上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帽子”,实现了关于“同全国一起实现全面小康”的嘱托。一批典型经验在全国全区推广,深圳小镇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性工程,黄文秀等一批先进个人、百色市委等一批先进集体获得党中央和自治区表彰。

二十年来,百色聚焦发展、踔厉奋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百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500、1000、1500亿元大关,实现“三个跨越”。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65.1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568.71亿元,总量是2002年的9.5倍,20年间年均增长10.5%,翻2.89番。农业从有变优,粮油、水果、蔬菜、畜禽、经济林木等特色产业形成百亿元规模,获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全国南菜北运基地”等,百色芒果成为全国著名品牌、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工业从弱变强,铝产业进入广西千亿元产业集群行列,基本建成全国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新型铝产业、林木产业、新能源和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第三产业从小变大,文旅康养、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百色起义纪念园“5A”景区、“百色一号”专列等名片享誉海内外,百色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向繁荣振兴迈进的重大转变。

二十年来,百色初心不改、主动作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百色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全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农村“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百东新区初步成型,田阳撤县设区,靖西、平果撤县设市,“一主三副”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常驻人口城镇化率从2002年的21.58%提升到2021年的44.56%。“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殊荣凸显城市清新形象。区域交通枢纽日趋完善,今年年底可实现县县通高速路、乡乡通沥青路、村村通水泥路,8小时覆盖西南地区以及珠三角部分地区,2小时覆盖相邻地市;云桂客专百色段全线通车,融入首府“一小时经济圈”,百色机场7条航线通达国内13个重点城市,西江黄金水道右江段千吨级船舶直达珠三角,形成西南水运出海主通道,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二十年来,百色牢记嘱托、不辱使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百色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祖国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排名全国第六,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的42.3%提高到2021年的73.03%,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均居广西第一,主要河流断面、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百色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二十年来,百色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

百色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得到充分肯定,“农事村办”服务站、吉利科技集团与百矿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成为全国、全区经验典型,“煤电铝一体化”改革成功破除铝产业电价“瓶颈”,为国家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供经验。营商环境显著提升,获评“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2020十大最佳投资创业城市。百色开发开放实现新突破,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国家批复建设,靖西龙邦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并扩大开放至纳西通道,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百色一号”专列等一批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建设,百色实现从边陲地区向开放合作前沿的重大转变。

二十年来,百色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民生福祉全面改善。

百色深入贯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人民群众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02年的7236元、1663元增加到2021年的36375元、14755元,分别增长4倍、7.9倍,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十年来,百色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开创新局面。

百色不断拓展百色起义纪念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意识,全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累计获全国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1个、模范个人33人、示范县(市)2个、示范单位2个。持续深入开展“八大提升行动”,实施“五大振兴”和十大攻坚行动,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构建口岸、滇黔桂沿边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深化深圳—百色对口合作,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交往交流交融。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群众安全感等多年保持全区前列,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二十年来,百色坚定方向、感恩奋斗,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百色始终牢记对广西、百色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淬炼政治品格、擦亮政治底色,党的建设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全局性变化。“两个维护”更加坚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加坚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市委党校新校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园等一批党性教育基地,创新推出一批具有百色特色的基层党建载体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突出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平稳可控。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力推进清廉百色建设,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中共百色市委书记黄汝生表示,百色将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百色新局面。

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李慧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