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即将进行中级经济师大考的金融外行来说,我来普及一下以前我不知道通过学习后才知道几个比较重要的而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金融知识点。第一个就是货币供应量M0、M1、M2,直白地说就是市面上正在流通中的货币,当然也包括我们平常所用的微信支付宝啦!为了更好划分货币供应量的流动水平,我们把它划分成0,1,2。

M就是Money的首字母,钱的意思。M0就是流动性最好,M1流动性次之,M2流动性最差。当然还有M3、M4,不过我们最核心的就是0-2,所以日常生活我们只需要理解M0、M1、M2的意思就行了。

存款准备金的概念以及优缺点(关于M0M1M2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知识普及)(1)

简单来说,M0=金融体系之外流通中的现金

M1 = M0 各单位活期存款

M2 = M1 单位定期存款 个人储蓄存款 其它存款

针对于M0,这些钱在市场当中不停的流通,这个数字越高的话,那证明居民的消费和企业的投资相对活跃一些,即意味着经济更加有活力。

M1的话就是相较现金而言流动性稍差一些的活期存款,这些钱可以随时取用,所以M1就是流通中现金加活期存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和西方,M1的定义稍微有一点差别。西方将居民活期存款纳入M1,但由于中国早期居民的活期存款是不能直接进行支付的,因此流动性略弱一些,没有被纳入M1的范围,现在虽然居民存款已经可以用来作为支付方式了,但是这个习惯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M2:除了现金和活期存款之外,剩下的就是无法随时取用的钱了,它们主要包括企业和居民的定期存款,由于上一段说的原因,M2在中国还包括居民的活期存款以及某些政府的存款等。

存款准备金的概念以及优缺点(关于M0M1M2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知识普及)(2)

除了常用的M0、M1、M2以外,还有一个在财经新闻经常看到的金融概念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经常听到中国人民银行上调或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新闻,那么这个存款准备金率是啥了?

其实上调或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货币政策中的其中一种手段,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这种调控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效果明显,是一副“猛药”,上调准备金率可以有效降低流动性,减轻一些因为流动性过剩造成的通货膨胀,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强货币的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增强市场活力。所以如果你再次听到新闻说降准,那么就意味着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倾向刺激经济、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发出了。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啦!如果你还有什么需要知道的金融知识,咱们可以一起交流探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