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奉拙作,打油七律诗一首。

七律.夫妻

君非秋风我非扇,

我为厚土君为天。

君若爱惜三分地,

我亦能顶半边天。

天荒地老心不改,

女爱男亲情绵绵。

十年修得同船渡,

百世求来共枕眠。

话说“耙耳朵”的知名度,恐怕不压于当今任何一位歌星、影星和网红。我们四川人谈天谈地冲壳子、摆龙门阵。只要是个男人,很大机会要被人取笑“耙耳朵”。然而被取笑的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为啥?这表示自己婆娘能干,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呗!

据说“耙耳朵”的原型来源于成都一种加了“耳朵”的自行车,以前成都男人为了让自己老婆坐得更舒适,大街小巷都是这种“耙耳朵”车型。到今天,有更舒适的出行方式了,“耙耳朵”就逐渐消失了。

可是“耙耳朵”男却越来越多了,为啥?因为四川本身就有尊重女性的传统,对老婆是真的爱,对老婆也比较宽容,讲究男女平等。随着社会进步,由城市到农村,人们更是逐渐摒弃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这可不是我臆想,是由数据支撑的,请看以下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四川男人耙耳朵标准(都说四川男儿耙耳朵)(1)

以上数据还真的很有说服力的,吉辽东三省,那还真有点“重女轻男”了,不信你去那里看看,别人喊“大儿子”,你可别真以为人家叫儿子,其实是可能是他家大姑娘。

四川虽然稍有落后,但你不必担心。要看趋势,有据可查,从2016后,四川出生的人口,已经是女多于男了。

当然,从人口学来讲,男多于女或女多于男都不好,男女人口平衡最佳。但最重要的是人们的男女平等的观念,人们对女性的尊重和女性应该享有的尊严。

期待咱四川、咱中国有更多的“耙耳朵”,因为那代表爱,代表宽容,代表尊重。

四川男人耙耳朵标准(都说四川男儿耙耳朵)(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