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仕伦是贵州遵义市余庆县农村电影放映员,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他走遍余庆县的每一个村寨,用43年的光阴为村民们搭建起了一个精彩的光影世界。
为满足村民需求
他翻山越岭43年放映电影
傍晚,太阳的余晖尚在,热气也未散尽,遵义余庆县白泥镇魁龙村的一块空地上,农村电影放映员黎仕伦和同事用竹竿架起了一块四米长三米宽的白色幕布。白色幕布上,光影逐渐勾勒出一个精彩世界,抬着凳子的村民三三两两聚集到幕布前。
这样的工作,黎仕伦已经干了43年。
△黎仕伦正在架电影幕布
1978年,18岁的黎仕伦被分到贵州遵义市余庆县敖溪区电影放映队。回想自己放的第一场电影,他仍历历在目。“当时放的是《红岩》《地道战》两部影片,现场有几百人看。”
一部放映机,两部影片,音箱、银幕,总重量超过300斤,有时候遇上停电还要带上100多斤的发电机。带着这些家当,黎仕伦和同事翻山越岭,每走到一个村寨,村民们总是以贵客相待,把家中最好的房间让给他们住,把攒着准备赶场的鸡蛋省给他们吃。
但黎仕伦明白,村民们对自己和同事的好,是因为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从此,在余庆县的各个村组里,总能看到黎仕伦的身影。
△与黎仕伦相伴的放映机
公司陷入经营困难
不认命的他带领员工扭亏为盈
为了放好电影,1986年,黎仕伦考取了贵州省电影放映技术学校,学习电影技术专业。等到三年学成后,他却发现自己心中的“电影世界”有些变了。
随着电视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普及,农村的露天电影看的人越来越少。1996年,黎仕伦所在的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陷入经营困难:公司账上只剩下19.79元,还欠着800元的片租债务。
一边利用县城电影院的空置房屋建起宵夜市场,一边主动联系教育、工会等相关部门把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放起来……黎仕伦带着公司20多名职工闯出一条路,让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扭亏为盈。
△村民观看露天电影
后来,黎仕伦从放映公司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又成了一名普通的电影放映员。
“哪怕有一个人看
我也要坚持放下去”
2006年,全国启动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年近半百的黎仕伦把这个担子接了下来,成立了余庆县农村电影放映队,每年都要在全县放映农村公益性电影700多场。
“我对电影好像是一种感情的投入,觉得丢掉是一种损失。”黎仕伦说。
放电影久了,黎仕伦和各个村寨的村民们也熟络起来。不少人和他说想发展产业,但又苦于没有技术。于是,黎仕伦精挑细选了一批科教影片,这个村寨种茶叶,就放映《如何种植绿色有机茶》;那个村寨种水稻,就放映《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不少村民从这些影片中受益。
43年间,黎仕伦放了近四万场电影,从“小黎”变成了“老黎”。
已经61岁的老黎刚从单位办了退休手续,但是他说,属于老黎和大山的光影世界还将继续。“虽然我们这个露天电影和电影院有差别,但我们这里有青山绿水,有老百姓的笑脸笑声,我就感到心里挺舒服的。哪怕有一个人看,我也要坚持放下去。”
▌本文来源:中国之声人物专栏《你的样子》
记者丨贵州台 黄静 佟文玲 余庆台 李宁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