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逐渐丰富,很多年轻人更加喜欢独处,喜欢有一处属于自己的空间,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私人影院向未成年人开放?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私人影院向未成年人开放(起底私人影院乱象)

私人影院向未成年人开放

  • 【前言】

    现在社会上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逐渐丰富,很多年轻人更加喜欢独处,喜欢有一处属于自己的空间。

    而随着时代的潮流,私人影院悄然兴起。

    在这里,你不需要忍受被别人踢凳子,不需要忍受听嗑瓜子的杂音,更不会受到熊孩子的影响,只需要一套投影设备和一组氛围灯,你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独自躺在沙发上观影。听上去是不是很舒服?而这也正是私人影院的卖点,因此还成了众多小情侣的约会圣地。

    但是,私人影院真的就是“私人”的吗?那里面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么舒服?

    相信去过的人,都心里有话要说...

    今天这篇文章,就带大家看一看真实的“私人影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 【包间脏乱差成常态】

    作为一种新型的娱乐方式,私人影院以“网红”的方式走红,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那么,真实的私人影院到底是怎样的?

    曾有记者以顾客的身份,来到一家私人影院进行暗访。据曝光,私人影院的包厢房间又矮又小,完全密闭,空气潮湿闷热,还散发着淡淡的霉味,装修风格像日租房。

    用于观影的小床虽然看着整齐,但倘若仔细翻一番,便会发现床单被罩都起球起毛,且掺杂着嗖嗖的食物残渣味和烟味,床头缝隙中有零食袋和烟头,空调和拖鞋也像很久没清洗的。

    可以想象,这个包厢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打扫过了。

    如果床单被罩一周清洗两次,那就相当于好几位顾客间接躺在一张床上,要是有人有传染性的疾病,那岂不是也会导致间接性感染?

    而且,这些包间大多还都是封闭空间,空气流通性本就不好,一旦出现异味很难消散,闻久了就会头晕脑胀发困。这样的观影体验能好到哪去?

    甚至,包厢内还能清楚地听到隔壁的对话声,隐私性极差。

    和外界对私人影院的认知完全不同。

    另外,这些私人影院的消防措施都没有做到位,也没有专门的消防通道,有十分严重的消防隐患。但因为私人影院性质特殊,所以很少会有相关单位进行审查,大多数影院老板都是抱着侥幸的心态,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才会在卫生和消防安全上懈怠。

    卫生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自然不用再去肖想“一客一消杀”这样复杂的清洁行为了。

    这对消费者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 【私人影院成“隐秘的角落”】

    私人影院打的旗号,就是:小众、私密、自由和海量影片。

    如果将传统影院比作公交车的话,那么私人影院就相当于出租车,你可以随意指定到达地点,还是专座独享,在私密空间做到极致,迎合了部分年轻人的口味。

    因此,私人影院不像传统影院那样受排片限制,来这儿消费的客人可随意观看任何影片。

    打开影片单,会发现除了一些经典老电影及热门电影外,充斥着一些禁片、血腥暴力犯罪限制级!这些在正规的网播平台是找不到的,那这资源哪来的?

    要知道,学生的心智不像成年人那样成熟,很多孩子不懂辨别是非,这样的影片极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影响,甚至引导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而这,又何尝不是在变相纵容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

    此外,有的私人影院还能同步播放正在上映的院线影片,价格低画质差、音质嘈杂、甚至播放时还有有广告闪现。最重要的是,还能听到现场观众们的窃窃私语。

    这不就是明摆着侵权盗摄的吗?

    据暗访得知,私人影院也可以播放正在上映的影片,但大多私人影院为了节约成本,根本就没购买正版播映权,为了吸引顾客,这才选择了盗摄。

    这些年关于私人影院侵权的纠纷案件屡见不鲜,不少正版影视公司都将他们告上了法庭。最终,私人影院的确是败诉了,但赔偿金额一般情况下都不过两万元。

    对于这些私人影院来说,与其出钱去买正版版权,他们宁愿败诉然后赔偿罚款。

    甚至还有私人影院的员工坦言:“相比购买正版版权的费用,这点赔偿费根本不算什么。”

    可见,虽然名字中带有“影院”二字,却因为没有满足场地、消防、卫生、专业设备等条件,无法办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这就让私人影院有了打“擦边球”的机会,既能执行宾馆职能,又能兼具影片播放,还不用和宾馆一样对顾客身份进行检验。

    使私人影院成了名副其实的“隐秘的角落”。


  • 【“隐秘的角落”实际并不隐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私人影院的陈设和酒店宾馆差不多,有床有沙发还能洗澡,但入住登记却比宾馆要容易得多,到私人影院观影不需要出示身份证。

    于是,这就成了一个既能提供住宿服务、又不用出示身份证的场所。

    可谓“影院般的观感,宾馆般的享受”。这对于某些青年而言简直,就是天堂,其中不乏情侣。用更低的价格享受宾馆同样的待遇,所以私人影院也成了部分情侣的首选。

    但需要注意的是,私人影院并不是真正的“隐秘的角落”,甚至有可能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十几双眼睛都在盯着这个房间。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一些私人影院是挂羊头卖狗肉,其实只是换了个“外衣”,内里和多年前盛行盗版、善于打擦边球的录像厅别无二致。观影房间看似密闭,实则十分开放,因为在房间的角落里,你看不到的地方,可能正有多个机位对着你360度无死角拍摄。

    酒店宾馆行业尚且还存在房间偷按摄像头的情况,更何况是私人影院这种“三不管”地带...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非法私人影院都非法售卖偷拍视频。他们以不需要查验身份证的“通宵观影”为幌子,招揽顾客在影院过夜。暗地里却会在房间安插针孔摄像头,偷拍顾客的隐私,留下大量实时摄录的影像。影院老板会将这个当做商品进行“黑色交易”。

    制作并销售私人影院的非法监控视频,已经形成了遍布全国的黑色产业链,却很难找到罪证定罪,因为私人影院的人员登记并没有与公安系统联网,这就导致了很多信息的缺失。

    总之,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这就很难保证私人包间内不会出现问题,那些不法分子就是钻了这个空子,才让消费者的隐私权遭到了侵犯。

    有利润就有交易,很多商家为了赚钱可以不要良心。尤其在一些灰色地带,更容易滋生违法犯罪,而这种贩卖别人隐私的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还有记者发现,网上有不少专门偷拍和售卖私人影院视频的群组,只要愿意付钱,就可以找偷拍群的客服,让他们在两天内去指定位置安装摄像头。

    记者潜入群中,发现客服发了一条这样的消息:“每台价格320元,可以免费让提供位置者观看3个月”。才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有3个人有购买的意愿了,影院顾客的隐私就这么成为了交易的筹码,足见私人影院内部的混乱不堪。


  • 【私人影院不该“野蛮生长”】

    私人影院乱象丛生的问题,实际上也暴露出了监管的问题。

    因为缺乏监管部门的介入,半路杀出的私人影院“野蛮生长”,最终成为了藏污纳垢的灰色角落,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遏制这种情况的蔓延。

    私人影院的主要受众就是学生,所以应提高私人影院的法律意识,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严格要求身份登记,私人影院对未成年消费提高警惕,限制接待未成年人单独消费。若成年人和未成年一同观影,更应该问清楚两人的关系,留下两人的身份信息。

    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夜莺对私人影院展开排查,规范私人影院的经营范围,对无从业资格、手续不完备、或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影院,及时进行取缔,将私人影院纳入特种行业进行监管,防止行业内部出现偏差。

    同时,应该要求私人影院必须申请电影放映许可证,因为这就要求影院必须将卫生、消防和场地等工作做到位,对于没有电影放映许可证的私人影院,应禁止其营业,以免其成为犯罪的“温床”。

    我们必须明白,任何行业的产生,除了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严格遵守法律,如果想让私人影院成为正规的、服务群众的行业,就必须明确责任主体以及监察范围,规范经营审批,才能制止灰色地带的产生。

    针对偷拍等黑色产业,更需要严厉打击,杀鸡儆猴,以雷霆手段净化行业内风气,阻止部分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

    私人影院满足了消费者的差异化观影需要,它的存在的确是有意义的,所以更应该加强对这个行业的管制,使其成为一个健康蓬勃的产业,这样才有利于市场,有利于刺激消费,也有利于更好的服务消费者。


  • 【结语】

    针对私人影院的种种乱象,全面整顿迫在眉睫。

    首先需要理清私人影院的经营性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而最根本的,还是要影院自身严于律己,在享受新兴行业红利的同时,主动承诺起社会责任。

    一个行业内总有良心的老板,不能否认部分私人影院的确给人提供了便利,但是有些影院对消费者也确实造成了伤害,为了杜绝伤害消费者的现象,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管制,从业者也需要遵守职业道德,这样才能让这个行业健康有序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