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凌晨,针对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责令爱奇艺暂停《青春有你》第三季节目录制,爱奇艺《青春有你》官方微博回应称:对此我们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青你3出道名单刘冠佑(起底青你3养成类选秀综艺)(1)

《青春有你3》为爱奇艺推出的一档标榜新青年励志综艺节目,节目于2021年2月17日首播,原定于5月8日录制决赛,而在这决赛前夕,节目被按下暂停键,对于节目组、品牌方、粉丝群体等都是一场莫大的打击。

这次叫停录制事件,矛头直指《青春有你3》节目内容制作本身;而备受争议的“倒牛奶”事件,也揭露出了目前国内养成类选秀综艺节目的诸多问题。

偶像养成类综艺大火:

过度繁荣背后种下隐患

养成类选秀综艺源自韩国,2016年初,韩国推出爆款综艺《Produce101》。

2018年1月,爱奇艺推出《偶像练习生》。值得一提的是,爱奇艺在未获得原版节目版权许可下,“借鉴”韩国节目赛制流程,导致被韩国节目组提起法律诉讼,此事件当时也闹得沸沸扬扬。同年4月,“有钱”的腾讯买下了《Produce101》版权,获得了版权方的亲自指导并对具体流程及节目内容进行细节上的修改,随后推出《创造101》。

青你3出道名单刘冠佑(起底青你3养成类选秀综艺)(2)

于是,随着国内《偶像练习生》与《创造101》这两档现象级选秀综艺的播出,2018年也成为“国内养成综艺元年”。

数据显示,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于2018年4月6日收官,截至4月8日,总播放量达到28.3亿,单期播放超2.3亿,同名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134.9亿,相关微博话题盘踞微博热搜榜高达577次;腾讯的《创造101》于2018年6月23日收官,截至6月23日晚,总播放量超过44.4亿。

2018年,偶像养成节目不仅成为流量收割机,节目收官后,蔡徐坤、杨超越等明星也长期霸占热搜榜,节目衍生网络流行语也持续走红。

青你3出道名单刘冠佑(起底青你3养成类选秀综艺)(3)

数据显示,2018年,运用直播元素的网络综艺节目共有16档,偶像养成类节目就占了近一半。

面对如此强烈的市场反馈,以爱奇艺和腾讯两家头部平台为例,自然也不会放弃其中的机会。于是,两平台随后延着《Produce101》的轨迹,持续推出养成选秀综艺。

过去的四年,腾讯分别推出了《创造101》《创造营2019》《创造营2020》《创造营2021》;爱奇艺分别推出了《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1》《青春有你2》《青春有你3》。虽然后续节目类型都万变不离其宗,但凭借着前期营销,后期节目矛盾冲突的制造,此类节目每年也都能够引发较多关注。

但看似繁荣的养成节目,背后却也种下种种隐患。

偶像选秀的生态关系:

从情感绑定,到物质变现

为什么养成综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出圈”,并能在之后几年仍“热度不减”?其背后的运营逻辑又是什么?

偶像养成类选秀节目的本质,是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竞争需求、认知需求和参与需求,节目先是对用户进行情感绑定,最终实现物质绑定。

以下我们就以《青春有你3》为例,对其背后的内容生态关系做简单剖析。

①情感绑定

粉丝从“追星族”变成“造星族”

从节目呈现来说,本质上《青春有你3》此类节目最大程度释放了粉丝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粉丝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网络行为来评价偶像的价值,影响偶像的发展生涯。

粉丝们逐渐意识到自己角色和地位的转化,他们手握媒介使用权力,也从过去的“追星族”变成了“造星族”。

“表演比赛 训练记录”的节目呈现形式,使得让偶像“出道”,无形之间成为粉丝的责任。

首先,制作组会实时记录练习生们的训练过程,通过后期的剪辑渲染练习生努力、奋斗、追梦的个人形象。在上百名练习生中,观众或多或少会被某些练习生所感动,与他建立起初期的情感关系。

之后,随着节目的录制,节目组在投票赛制、等级评选、位置评选,每一个环节都深谙竞争,赛制的强竞争与练习生的奋斗历程产生碰撞,而平台将这种竞争关系的最终裁判又还给观众,制造出更牢固的情感绑定。

对于粉丝来说,耗费的时间、精力、资金、情感能获得较为强烈的参与感、陪伴感、代入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双向、非单一的互动。为了获得认同感、成就感、情感的共鸣,也必然产生行动,节目组也形成节目与观众之间的闭环。

青你3出道名单刘冠佑(起底青你3养成类选秀综艺)(4)

看似平常的综艺节目,或许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就是偶像是一群努力着追逐梦想,而他们的梦想需要粉丝助力才能圆梦。因此,也有不少网友笑称,此类节目本身就是贩卖梦想的机器。

②情感变现

农夫山泉线上销售曾增长500倍

爱奇艺付费会员增长2000万人

练习生与观众建立起这情感纽带,只是第一步;节目组最终目的是实现练习生带来的商业价值,也就是情感的物化。为了实现情感物化,节目组也是“费尽心思”。

对于平台来说,节目播出期间,最主要的收入来自会员付费收入与广告类收入。

从会员收入来说,无论是爱奇艺还是腾讯,普通用户与付费会员的投票权重都是不同的,VIP用户则享有更多的投票权力。

以《偶像练习生》为例,《偶像练习生》播出后,爱奇艺付费会员2020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了20.67%,净增1000万人。

青你3出道名单刘冠佑(起底青你3养成类选秀综艺)(5)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青春有你2》播出期间,爱奇艺付费会员2020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了11.23%,净增1200万人。

青你3出道名单刘冠佑(起底青你3养成类选秀综艺)(6)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从平台与广告商的绑定来看,2018年《偶像练习生》由农夫山泉维他命水冠名播出,粉丝可以通过购买商品获得更多投票权益,同时还有机会获得入场门票。天猫农夫山泉旗舰店一时间被抢购一空,一度出现“买水难求”。

粉丝为了给偶像投票而狂买维他命水,以至于品牌方不得不在微博上呼吁理性购买,并且在旗舰店采取限购措施,最终农夫山泉线上销售额增长500倍。

青你3出道名单刘冠佑(起底青你3养成类选秀综艺)(7)

或许是平台与广告商在农夫山泉事件上都各自尝到甜头。在随后的3年里,无论是腾讯还是爱奇艺,在养成综艺中,也都延续着购买商品获得投票权益的“传统”。

情感物化的“后遗症”

①倒牛奶等极端行为

粉丝购买赞助商奶制品后,扫描瓶盖内的二维码才能为偶像助力。5月4日,新华社发文称,这种策划方式以浪费和挥霍为代价的吸睛牟利,误导青年人的三观。

另外,从节目来看,平台方将主基调定在练习生排名、成绩、人气上,过度渲染营造紧张感,并将这些结果自然联系到偶像未来的发展空间上,激发粉丝针对偶像做出努力和改变。粉丝一些行为以能让偶像出道为最终价值追求,粉丝的崇拜行为都可以通过物质化去衡量和实现。

然而,从养成类选秀节目用户画像来看,大多为30岁以下的青年群体,选秀节目的物质主义思维在粉丝群体中不断发酵,同时也对青年人日常的思考行为方式进行着渗透。

②粉丝经济逐步失衡

与早年的《超级女声》短信投票打榜时期不同,如今偶像养成产业在近几年快速发展后,为了达到节目效果,在比赛过程中粉丝对练习生成绩影响比重越来越大。

或许是节目制作方尝到粉丝经济甜头,逐步提高粉丝付费与投票权利的相关性,实现花钱越多越有机会为偶像提供更好成绩的效果。

在节目制作方这样的策划下,使得粉丝经济越发的失衡。制作方标榜的“励志偶像成长节目”,却逐渐演变“刷票”、“投钱”的粉丝金钱与时间的比拼,节目背后凸显的“金钱规则”。这令原先相对单纯的“粉丝投票”模式变了质,粉丝经济在“攀比”中逐渐走向失衡。

青你3出道名单刘冠佑(起底青你3养成类选秀综艺)(8)

这次《青春有你3》的停播,再度给长视频各大平台敲响警钟,情感物化的养成综艺,或许该思考更多。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刘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