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沟冬日里的童话世界(拥抱海螺沟的暖意)(1)

海螺沟冬日里的童话世界(拥抱海螺沟的暖意)(2)

海螺沟冬日里的童话世界(拥抱海螺沟的暖意)(3)

拥有雪山冰川绝景的海螺沟,已经进入了最佳观赏季。除了为人熟知的冰川、雪山、云雾、森林、红石等珍稀而美丽的资源,秋日的海螺沟,因动听的巴塘弦子而透着温暖的气息,因冰火两重天的温泉体验而变得易于亲近。

无时不歌的“歌舞海洋”

海螺沟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是甘孜州的东大门,这里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不仅古朴独特,而且多彩多姿,充满了神秘色彩。

著名的热巴艺术多流传于昌都民间,有热巴铃鼓、热巴弦子、热巴杂技等,其中以丁青的热巴、芒康的弦子舞最为有名。除热巴杂技外,卓舞(俗称“锅庄”)则在昌都十分普及,每逢喜庆和节日,人们围成圆圈,脚踏舞步,挥臂高歌,无论城乡,到处都能见到这种最为大众化的歌舞。绘画雕塑艺术流派众多,各具特色。唐卡绘画艺术中,以昌都“嘎学噶志”画派最为著名;泥塑艺术以昌都、边坝、察雅、贡觉最具功力;石刻艺术则以昌都、察雅、芒康、江达令人叹服;江达县波罗古泽木刻经板闻名全藏,是名副其实的“木刻之乡”。这些地方民间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品,既是康巴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藏族文化艺术中的珍品。

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共存,形成了甘孜州丰富多彩、神秘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淳朴的民族风情。民族歌舞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色达藏戏古朴厚重,巴塘弦子轻歌曼舞,甘孜踢踏激荡人心,真达锅庄粗犷奔放,炉霍山歌优美动听。两情相悦有情歌;劳动之时有劳动歌;放牧有山歌;朋友相聚有酒歌;婚嫁有婚礼歌;劝人勤于耕作有月会歌;还有新房落成歌;,游春要跳弦子、锅庄、踢踏舞等等。总之,甘孜州是无时不歌、无处不歌、无事不歌,人人能歌善舞,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美称。

冰川里的疗养胜地

海螺沟的温泉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冰川脚下升腾起股股白烟,是温泉水在释放能量,以温暖召唤因爬山而疲惫的游人。

在海螺沟,除了皑皑白雪和千年冰川的美景,沉入冰川下的温泉水中,感受来自地底下的温暖,是另一种融入自然的体验。海螺沟的温泉水属于热矿泉水,水中含有多种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最特别的是,海螺沟的温泉藏在山坳之中,一到冬季整个山坳就被白雪覆盖,泡在温暖的泉水中,看漫天雪花飞舞,四周的树上、地上早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中隐约透露着树的形状。当置身在冰雪世界中的温泉水中,冰与火两重天的感受刺激而美妙。

海螺沟景区的磨西古镇被视为疗养胜地,这里海拔1600米,全年平均气温在1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且森林覆盖率达到86%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是成都的1200倍,是北方城市的2000倍以上。除此之外,景区温泉充足,温泉水主要含碳酸氢钠中性,和其他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元素和矿物质,水质透明洁净,无色无味,可饮可浴,据说对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和早期心血管系统疾病有不同疗效,长期饮用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

游玩锦囊

景区门票:90元/人;观光车票:70元/人(双程);观光索道:150元/人(双程)

最佳旅游时期

秋赏红叶:10月上旬—11月中旬

冬日玩雪:11月—3月

观赏冰川:全年

冬日玩雪:全年

日照金山:春06:40左右;夏06:20左右;秋06:30左右;冬07:00左右

美食

磨西老腊肉:采用无污染的半肥瘦猪肉为原料,将猪肉切条烟熏或挂在房梁上自然风干,存放半年便制成肥而不腻,浓香扑鼻的老腊肉。利用当地的冰川雪水,通过蒸、煮、炒、烩,搭配当地的野菜或菌类,味道清香扑鼻,食之回味无穷。

坨坨肉:将牛羊肉大块入锅大火煮之,刚过心则捞起。吃时手抓刀削入口,谓之手抓砣砣内。冷热食皆佳,肉嫩味鲜。

坛子肉:新鲜猪肉过油七分熟后连同油一起置放与土坛罐内,食用时取出连同青椒或蒜苗进行煎炒,颜色鲜亮、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是当地一道很有特色的佳肴。

■知多D

海螺沟的由来

历史上后藏香巴噶居派大成就者唐东杰布法王云游印度,汉土及康藏各地。唐东杰布法王在西藏创建药王庙,编写创作多种歌舞剧演唱历史故事,是藏戏创始人。在医药方面造诣极深,发明能治内科百病藏药白丸和能治流行瘟疫藏药红丸。后卒于康区,享年125岁,是藏族中最长寿老人。他是杰出的和有影响的建筑家、佛学家、戏剧家、藏医学创史人和桥梁大师。一生功绩显赫,功名成就,造福于后人的神圣佛教人物。唐东杰布法王在海螺沟、燕子沟、大渡河谷留下跋涉足迹,以及修建的寺庙、玛尼堆、佛塔旧址。公元1705年仲夏一天,唐东杰布法王来到泸定桥建桥工地,见工匠们正为架铁索渡河一筹莫展,他指点工匠们用竹索穿短节竹筒,筒上用竹绳系上铁索慢溜吊渡。工匠们照他的办法将长40余丈、重2000多斤铁索悬空溜吊,唐东杰布法王见工匠们拉不动索键时便取出随身宝物海螺吹三声,神奇海螺声鬼使神差般让筒溜索走,安全地渡完13根铁索键。

泸定桥建成后,唐东杰布法王取道海螺沟翻雪山支西坡修寺建塔。在海螺沟夜宿于高山密林中一冰川巨石岩穴下,早晚在石穴前口念佛经,面向贡嘎神山跪拜,一吹海螺便引来林中禽鸟动物围着石穴听他念经。唐东杰布法王离去后,鸟禽动物仍按法王吹海螺时间聚集在岩石穴四周,在石穴顶部长出棵棵树木,花草一派芸芸众生景象。唐东杰布法王有天给他弟子托梦,说他在海螺沟住过岩穴巨石,已被贡嘎山神册封为“海螺灵石”。以他随身宝物海螺封他跋涉过的那条深谷为“海螺沟”。海螺沟、海螺灵石的名字由此而得名。

文/南方日报记者 周人果

图/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