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硝烟32】

1979年2月27日凌晨,突破越南封土县城最后防线的117号高地进攻战斗打响了,我所在的31师92团无后坐力连负责支援步兵战斗。连队指导员周国顶和宋金平带三排配属主攻连啃这块硬骨头,三营打主攻的是七连。

七连诞生于抗日战争初期,历经多次精简整编却原封不动保存下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七连曾打过无数次硬仗恶仗,和平年代的军政素质也属一流,在全团乃至全师都算得上过硬连队之一。

为了救当年战友连命都搭进去了(指导员看出无名高地凶险)(1)

然而,这次七连却遇到相当强的对手。117号高地守敌不愧王牌师的部队,战术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前几天交手的741团。开战十来天,我们92团大仗小仗打了七八个,还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强敌,三营两次冲击都没得手,只拿下几个无名高地,主峰仍牢牢控制在敌人手里。相反,我方减员却不少,带领尖刀排冲锋的七连副连长吴伦沛也牺牲了。

吴伦沛牺牲后,团长命令参谋老贺到七连代理副连长。

老贺1965年入伍,黔东南人,人送外号“大鸡”。刚认识老贺时听人叫他绰号,我还以为本来他就姓吉,幸好没喊“吉参谋”。

后来我问作训参谋蔡友华:“咋叫这么个外号?”

老蔡哈哈一笑:“到澡堂洗澡时,你仔细看看就明白啦!”

过一段时间,到澡堂洗澡时我真的仔细观察一番,经老蔡点拨终于闹清楚了,那绰号实在不雅。我们新兵当面不敢没大没小,背后却也随波逐流称“大鸡”。他听见也不恼,顶多回骂一句:“新兵蛋子……”

老贺明白,这时候到连队,绝不是代表机关前来发号施令,而是真要带兵冲上阵地,死活也得把117拿下来。

大雨仍在不歇气地往下泼,七连决定借助雨幕再次向主峰发起冲击,老贺率尖刀排冲在最前边。

刚摸到半山腰,连队还没来得及展开,上面的轻重机枪一起扫下来,进攻分队齐刷刷被压在洼地里——居高临下的敌人早察觉了我军的意图。

“偷什么袭?龟孙子们在山上早看清楚啦!快撤!”

为了救当年战友连命都搭进去了(指导员看出无名高地凶险)(2)

老贺指挥弟兄们迅速回撤,山上轻重火器追着打。老贺闪过两轮弹雨,却没躲过第三轮,一颗枪弹似乎长了眼睛,不偏不倚恰从他裆下穿过。伤的实在不是地方,那可是男人最珍贵的命根子啊!老贺当时就失去了知觉,七连的干部战士拼命把他拖下来。

下午,又传来一个噩耗,三营副营长袁孟华牺牲。

曾在团炮连当过连长的袁孟华是我的老熟人,打响前几天才奉命赶到第一集结地域。1978年上半年,入伍十几年的袁孟华接到转业通知,我们往边境开进时,老袁已经赋闲了小半年。

部队离开营房的前三天,袁孟华到西营房看望老连队:“多多保重!一旦我先离队回地方,部队凯旋的时候也要回来看望老战友!”

为了救当年战友连命都搭进去了(指导员看出无名高地凶险)(3)

【本文作者许向斌到金平烈士陵园祭扫袁孟华烈士。袁孟华,11军31师92团三营副营长,贵州凯里市大风洞乡平良村人,1944年出生,1964年3月入伍,1979年2月28日在对越还击战中牺牲,追记二等功,安葬于云南金平烈士陵园西区5排11号,系1979年对越还击战中92团牺牲的年龄最大、职务最高者】

虽然十分牵挂前方战友,老袁也只能多方打探消息。

部队出发半个月后,一部分干部的转业命令被撤销紧急赶往金平,老袁被任命为三营副营长。

117进攻战斗打响后,袁副营长一直坐镇主攻连,却在即将占领封土的关键时刻牺牲了。

袁孟华的牺牲让我更担心三营的另一名副营长。他叫石维成,曾在一营当过副营长,是我的直接首长。那是入伍第三年,我在一营当司号班长,整天不离石副营长左右。后来他调到三营我调到司令部,距离不足三百米,在三营的几百号人中,我最熟悉的人就是他。

石维成是黔东南的思南县人,曾在31师警卫连干过几年连长,1971年上半年提拔到我们一营当副营长,那时我正在营部学吹号。石副营长为人极好,只是特爱喝口小酒,晚上查岗回来,时不时转悠到我们司号集训班,拇指中指捏成圈:“来一口?”

司号班长心领神会,忙打开床头柜,取出给军号消毒用的包谷酒。石副营长只抿一小口,然后递给我们:“来来,都来,一人一口。”

其实,石副营长蹭几口酒我们一点都不亏,甚至还有赚头:但凡听说下面哪个连队改善伙食,通信员总会代表营首长跑一趟:“石副营长说,你们在营部集训的司号员洗军号的白酒不够了!”

各连司务长心领神会,再吝啬也会灌两壶,有时还顺带端上几个菜。我们这群司号员年龄不大,却多数敢端杯整两口,大概都是那时练出来的。

……

担心并非无由,随后传来的消息印证了我的预感,石副营长果然伤了,并且伤得不轻。

虽然三营攻打117号高地十分艰苦,所幸我们无坐炮连只有一个轻伤。

指导员救了我们全排啊!”

后勤组上去送弹药,宋金平见到我的头一句话就这样感叹。接下来,他详细描述了三排历险:

按照命令,配属步兵的无坐炮在营指挥所右前方无名高地展开,随时准备配合进攻分队实施火力打击。这个高地虽然离主峰不远,却在上午就被攻占,现在成了三营进攻分队的出发阵地。

为了救当年战友连命都搭进去了(指导员看出无名高地凶险)(4)

我们连队的82无坐力炮,系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小北京”手中这款

宋金平和代理排长龙向才弓腰走在队伍最前边,老周高烧刚退体力不支,通信员邓爱和搀着他夹在队伍中间。三排弟兄们呼哧乱喘地接近山顶,却听老周在后面高声吼叫:“别停!都别停!不要上山顶,从左边绕过去!”

接着又厉声命令:“宋金平,带大家迂回到左侧,别停!快!”

队伍绕过山头,沿山坡继续推进几十米,在无名高地左侧隐蔽起来。

宋金平纳闷:怎么回事?老指导员历来谨慎,今天为何一反常态不按命令行事?未及询问,身后的无名高地已被炮火全部覆盖,弹着点正是三营为无坐炮指定的展开地域。早一步登顶的步兵没躲过,叽里咕噜滚下来好几个,我们三排却只有一个弹片伤,弟兄们惊出一身冷汗。

原来,这个无名高地是明显的独立山头,极可能成为炮兵的标定物,说不定敌人早已把射击诸元标定完毕,专等对手爬上来。其实,受领任务时老周就看出了其中凶险。

(未完待续)

为了救当年战友连命都搭进去了(指导员看出无名高地凶险)(5)

【作者简介】许向斌,河北唐山人,1970年参军,历任指导员、副教导员。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连队立集体一等功;1984年参加“两山”作战,所率营的二连获“者阴山钢刀连”荣誉称号。1986年转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