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记者 阮鹏程 摄影 邹飞 周瑄

今日凌晨0点30分,北碚宣布:北碚区歇马街道山火明火已有效封控。好消息响彻全城,传遍全网。这标志着,在这场人与山火的对峙中,人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1)

昨日(25日)是这场对峙的关键时期,上游新闻记者一早进发山火阻击最前线,记录下了这场胜利前夕发声的故事。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2)

1、骑士都到不了的地方是怎样

最近,山城骑士大军不断冲坡,往灭火前线运输物资的事情,在全国引起巨大的关注,各媒体与网友对其纷纷点赞:这样的重庆崽儿,好帅!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3)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4)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5)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6)

与此同时,一个问题牵动着人们的心:骑士们将物资送上去后,一线的情况是怎样?

8月25日,北碚区歇马街道山火,不断逼近隔离带。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7)

远处望去,隔离带犹如一道“伤疤”,撕开了缙云山山体。左侧,是正扑过来的山火猛兽。右侧,是要保住的山脉。山下,是几十万市民。明火能否成功被阻击在隔离带前,至关重要。

山脚下北碚朝阳中学旁的物资集合点,从黑夜到白天就没有停止过忙碌,一些劳累的骑手直接摊倒在街角的地上睡着了。

一早,上游新闻记者随摩托队伍和志愿者运送物资往山上进发,经过三次转移,终于抵达最后一个物资集合点,也就是离一线最近的集合点。

新来的志愿者与我们开始都以为,摩托车已经将人和物资送达了灭火一线。然而,这里仅仅是个起点,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摩托车抵达这个集散点,就已经无法继续前行,只能将运送物资的任务,交给人们,依靠双腿双手,负重攀登运送。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8)

抬头仰望我们接下来将要走的,是十分陡峭的山路和隔离带,一直延伸到缙云山山顶,多处坡度在60°左右,最险处接近90°。望至最高处,就能看到烈日就在顶上,以40℃的高温炙烤着志愿者和山上的消防官兵。

大家的任务,是将盒饭、面包、水、功能饮料、冰块、灭火器、油锯、绳索、防暑药品等物资,送到山上去,送到一线去。最高的一处消防官兵在山顶,离最近的物资集合点有近300米的高度。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9)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10)

志愿者5人一队,用背篓背,用手提,用肩扛。为了保险起见,每人负重不超过30斤。准备完毕,队伍能量满满的往山上冲去。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11)

然而,很快大家就被现场“打脸”。一脚踩进土路,脚底传来的是石头隔着鞋底反馈的刺痛,埋进土里的脚背,犹如将鸡蛋放到滚烫的沙子里烤熟一般。每走一步,这样的感觉就会重复一次。头上是烈日,走上不到一分钟,汗水便浸湿了口罩。有的坡坡坎坎,得抱着树,将弓步拉满才能爬上去。大家的体能迅速消耗,几分钟后就不得不靠着树子休息,体能差点的,已经开始大口喘着粗气。这里,才仅仅出发了20米左右的高度,离300米的高度,还有90%的路程。

正当刚坐下时,返回的志愿者一边大声呼喊着“水!水!水!山上要水!”,一边往下俯冲跑去。于是大家咬牙起身,手攥着地上的草和旁边的树,往上进发。

10多分钟后,大家来到了最险处的山坡跟前,趋近90°的垂直度,有50米高,犹如多个战争题材电影看到的画面那样,全是碎石和滑动的泥土,必须靠着绳索才能翻过去。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12)

在这里,人们搭起了第一条“传送带”。每隔2米一个人,将物资挨个传送。然而上午志愿者人手远远不够,大家的体能消耗很快,不停的靠灌水和葡萄糖支撑。

头上的烈日持续升高着温度,峭壁之上消防员需要水的呼喊声不断传来,山火中树木被烧掉发出的噼啪声在耳边越来越响......大家其实还没有真正接近山上的一线,但阻击山火大战前夕的紧迫感,已经充斥在隔离带上的每一个人的心里。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13)

2、“我们为保护自己的家园而来”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唐女士,是徒步运输志愿者中的一员,也是这段路程两名女士之一。根据统一安排,女性、孩子、老人等群体的志愿者,更多在山脚物资点开展工作。唐女士介绍,她家就住在缙云山脚下,是一名普通的鞋业销售员,“尽自己的一份力吧,这里是我的家”。远嫁而来的她,将自己的力气留到了阻击现场最艰难的“最后一公里”,就像爱自己的家庭一样,深深爱着这片山林土地。

高考完即将上大学的廖明铜,是土生土长的北碚人,刚从山脚的朝阳中学毕业。这名刚满18岁的00后在征得父母同意以后,一早就来到了最需要志愿者的最前线,“这里就是我的家啊,我必须要来!”。同样来到最前线的还有从外地赶回来的周晓东、黄明、李林学......他们是北碚本地人,“火都到家门口了,我们必须顶上来!”西南大学就在缙云山脚,该校新闻学院副院长赵剑和学校武装部组成的20名志愿者队伍,也冲到了最前线。冲到最前的,还有北碚当地各机关部门的志愿队伍。

不是北碚区的很多人也来支援了。从江北区赶来的陈克武,一路靠喊着“我交了入党申请书的,让我上去!”冲到最前线。59岁的老郭从九龙坡专程赶来,他和儿子郭元春是专业的油锯工人,“前线必须有我们这样的专业选手”,这对上阵父子兵以及其他几十名油锯手,协助现场成功开辟隔离带。

一名“崖壁上的刀斧手”,将绳索缠在腰间,生生的将自己挂在崖壁上一整天,清理树木。一位志愿者中暑晕倒,从渝北赶过来的54岁的喻女士懂中医,与武警官兵一起成功救起。直升机不停的运水从空中向山火洒水......顶着40多度高温,人们在山上各尽其力、倾其所有。

傍晚,山火贴近隔离带,点燃了隔离带前干枯的竹林,冲天的火焰似向人们发出挑衅,阻击山火最关键的战斗即将打响!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14)

20多个小时没睡的消防官兵何山,从简单的打盹中迅速醒来。武警战士和消防官兵开始加紧部署蓄水池,志愿者们摆放灭火器和扑火设备,并为每一位武警消防官兵补给盒饭和水。

山脚,誓要保卫家园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不断冲上山去,抵达最前线。

3、人们筑起“长城”与山火对峙

“解放军来了!解放军来了!”“重庆雄起!重庆加油!”“一线先吃,把饭给一线!”夜幕降临,呼喊声响彻整座缙云山!每个人都竭尽全力的呐喊和传递,将消息和物资从山脚一直送到几百米的高山上。

大战在即,志愿者队伍在最右边,每人面前摆放绿色灭火器和补给物资。由本地和外地武警官兵和消防战士组成的战斗队伍在最左边,水枪、灭火器等扑火设备整齐布置。

晚上7点多,山火已至跟前,从山脚一直延至山顶。由志愿者队伍和战斗队伍沿着隔离带筑起的“长城”,也从山脚一直延至山顶。人们的顶灯汇聚成一条星河,与面前的火光针锋相对。如果山火有思维,它会发现,纵然它有几百米长,无论它从哪里窜,它的面前,始终都有人们在对峙着!

除了精密部署,昨晚还有一个有利因素,风是山火逆风向。参与救援的云南森林消防根据科学判断,周密计划,建议采用“以火灭火”的“火攻法”。

晚上8点多,随着一声令下,一团火苗在半山腰的防火隔离带旁边被点燃,“火龙”利用隔离带和风向优势向山火烧去……其余山火被现场战斗队伍和志愿队伍控制。

重庆山火扑救最新消息(保卫家园决心坚不可摧)(15)

晚上11点多,“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的欢呼声响彻山林,传遍全网。随着今日凌晨北碚官方消息发布,这一夜,星光战胜了火光,胜过了火魔!

来源: 上游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