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富贵香远溢 戏曲传承新典范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

花开富贵香远溢,梨园春秋硕果累。

衷心祝贺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成功演出2000场的成绩和盛况。传承精品,功在不舍。向为戏曲艺术辛勤工作的人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希望晋剧《富贵图》能传承到青年人手中,让这朵晋剧之花越开越鲜艳,越开越富贵。 并预祝山西首届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四川成都 林捷(山西南下成都老干部)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2)

贺《富贵图》演出超两千场

富贵花开两千场,

佳宾三晋聚一堂。

艺术节上开盛会,

曲润如海韵绵长。

王辉2017年8月26日于研讨会上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3)

节选自赵尚文老师为《富贵图的几个版本》作序

戏曲改编,不容小觑。改编即是创作。中国戏曲发展史,就是一部剧目改编与名伶传承史,古今皆然。正是:唐宋小说改杂剧,杂剧扩展唱传奇;明清传奇太冗长,压缩改为梆子腔;一本老戏唱半天,嫌长又要搞改编;改来改去几百年,时代变了戏也变;改编之中求发展,推陈出新到今天。

编戏不要追风头,多在学问上打基础;一朝练得笔生花,当个实在的剧作家。

在曲润海先生的这部《〈富贵图〉的几个版本》中,我想先从《双莲配》说起。

《双莲配》又名《小富贵图》。所谓《双莲配》,是说剧中傅金莲、尹碧莲两个女主人公,同配男主人公倪俊为妻。所谓《小富贵图》,是因同期早有一本敷衍春秋时代吴国大太子姬光与廉修之女宾蝉及要离之女娟仙婚恋传奇的《富贵图》,正在热演,于是剧名之前加一“小”字,以示区分。现在春秋故事的《富贵图》早已消亡,其中的“闹房” 、“藏柜”精美折戏,已成绝唱,仅存专诸刺僚的《鱼藏剑》了。

关于王秀兰演出本《少华山》

王秀兰演出本《少华山》,是1976年4月间由编、导、演皆长的蒲苑奇才秦学敏老先生与蒲剧太后王秀兰,共同在解州关帝庙研究编定的。当时是根据文化部指示,要为王秀兰此剧录像,将有关人员封闭集中于关帝庙里,排除干扰,修订剧本,加工排练,等候录像。不料,戏搞好了,因主席逝世、唐山地震等,终未成事。此后,王秀兰赴京进行剧目交流,省文化局张焕副局长在运城主持举办的旦角培训,以及王秀兰表演艺术展览等等,她都以此脚本演出。

1982年夏天,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山西省文化局,共同完成了《少华山》的录像。这部录像,时任运城艺校校长的王秀兰扮演尹碧莲,艺校资深名师苏俊祥先生配演倪俊,由名噪河东的车林娃、车泰娃兄弟司鼓、操琴,终使此剧得以完整留存。

这个戏太美了。王秀兰的呵手缩肩、叠衣挂衣,以及烤火、让火、争火等等,一举一动,无以匹比;科范、宾白、唱腔与文武场面水乳交融,严丝合缝;鼓声轻击,透进阵阵寒风;丝竹奏响,令人心旷神怡。刀-来、米刀来,刀-来、米刀来,梭米来刀,梭米来刀,梭米来刀来米刀来、梭米来刀来米刀来……一曲【赤水驿】,悠悠桑梓情。绕梁不逝,浸人肺腑。

《少华山》就是原自《双莲配》中的劫山、烤火、下山三场的合称,这是《双莲配》的核心。《双莲配》消亡日久,不明全剧梗概的观众,看后不明全豹,少头缺尾,难生兴趣。清冷哑剧,不易拢人。更重要的是,场面调度繁杂,一生一旦皆需高手经过长期实践磨合方可胜任,否则难以达到良好效果,故而常令学演者却步。

《少华山》的流行年代,同样久远。在蒲剧史料中,就收存有清嘉庆年间平阳亢家商号的戏班豫升班,远涉云贵巡演的记载,并赢得“板凳条条坐绿鬟,奶奶庙看豫升班;今朝更比昨朝好,烤火连场带下山”的赞歌。(李宗坊《贵阳竹枝词》)汾城孙家戏班于清同治十二年、光绪十六年曾两度到忻州演出,在城内财神庙戏台题壁中,曾有该班上演《少华山》的墨存。有关《少华山》的平阳木版年画,在清末就已广泛张贴,进入万户千家。

就蒲旦名流而言,已知孙广盛、筱兰香、王秀兰三代旦色,擅演此剧。仅此,就达百年。《少华山》经过历代高手磨砺,炉火纯青。

如此珍品,岂可失之当今?身居山西省文化厅厅长之位的曲润海先生,念兹在兹,心绪难抑,从而激发起决心抢救此剧、改编此剧的志向。

曲改本《富贵图》为王秀兰“烤火”插上了金色翅膀

曲润海先生倾情于《富贵图》,十几年如一日,狠抓不放。他以王秀兰演出本为依托,并比对老本《双莲配》,先后改写出好几个不同版本的《富贵图》。

曲改十场本《富贵图》,人物中增加了一位通情达理的老丞相,促成了大团圆的完美结局。这十场戏分别是:

1、绣图:碧莲绣图,臧昂逼婚;

2、落草:袁龙反狱,山寨聚义;

3、别母:倪俊别母,被骗入山;

4、过山:父女逃婚,被抓上山;

5、救女:倪俊救莲,无奈允亲;

6、烤火:洞房不俦,烤火达旦;

7、赠图:下山遇故,离别赠图;

8、见婆:尹父送女,婆媳释疑;

9、辞婚:倪俊辞婚,丞相周全;

10、合图:洞房合图,全家团圆。

这是一个完整的版本,曲氏明知当今习俗两个多小时唱不下来,又不忍愧对后世,且留此本,有待高明,权衡处置。

曲氏改本中,每场之前都有舞美提示。依据剧情,分别标有白头富贵、老虎归山、羊羔跪乳、老牛舔犊、雄鹰抓兔、鹭鸶戏莲、泪洒斑竹、喜鹊登枝、风竹黄雀之类民间传统图画。如此守旧,寓意深刻,且制作简易,搬动方便,花费不多。他处处为剧团设想,诚心可鉴。

曲改五场本晋剧《富贵图》,七个人物五场戏,从救女、烤火,到赠图、见婆,最后洞房合图,全家团圆。

此本开门见山,打磨精致。从1985到1993,八年磨一戏,终成正果。烤火部分,敬畏王本,略加修动;赠图、见婆、洞房,尽显才华,奇思妙想,新颖动人。此本由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实力新秀王晓萍、张智、陈转英、陈红、温定龙合演,并参加全国文华新剧目评演获奖,广受赞誉。忻州北路梆子青年团詹丽华、郭金钏及河南豫剧二团卢玉琴、康传相等,都曾相继搬演。

曲氏此本,精雕细琢。即便烤火部分,亦作小动。王本中的倪俊,姓倪名俊字子英,名与字无有内在关连,有违取名常规。曲氏仍用老本原名--姓倪名俊字君秀。王本中的尹父名为尹昭穆,似有不妥,曲氏正名为尹正谟。在洞房中,李云告倪俊,门后有蝎虎,小心咬了你的耳朵乎。耳朵乎三字措词牵强,曲氏改为小心咬了你的鼻梁骨。可见一字一句,颇费心机。(赵按:可惜曲氏把李云插科打诨的几句话删了,如李云劝倪俊、碧莲饮合卺交杯酒时之言,交杯换盏、养下娃娃好管;还有瘦牛不瘦角,套数得有着。数、索偕音,意谓牛虽瘦但其角不瘦,挂角套索、缰绳不可缺少,山里洞房虽然寒酸,但合卺仪程不可缺失。此类删减多了,有失丑行色彩。如果在头场戏中让袁龙再多唱几句,增加花脸戏的份量,再把丑戏增添一点,生旦净丑,相映生辉,岂不更好。)

赠图中的兄妹离别,胜似二人台经典名剧《走西口》尾声的感染力,哥妹离情,令人心恸。见婆一场,词藻精致;三个女人一场戏,珠联璧合,很有看头。最后的合图一场,倪宅之夏洞房,呼应山寨烤火的冬洞房,构思巧妙;尹碧莲唱段之“你为你取笑开心怀,取笑到妹妹房里来” 这个以“来”字收声下句的长段子,似有转转《珍珠塔》之奇妙,唱多了,唱好了,定能传开。

一曲三月里,足慰曲河边。十多年来,随着人们对此剧的认知、认可,戏里的精彩段子也逐渐传唱开来。倪母唱段之“三月里春风暖万物欣荣”一段,就常在清唱或唱段比赛中选用。这一段“三月里”,可与王爱爱之“四月里”同辉。“四月里” 之词,出自著名编剧赵步颜先生之手,是其据《梵王宫》创编的晋剧《含嫣》中韩娘子采桑时的唱段。此段由段成名先生度曲打谱,王爱爱首唱。“四月里” 凭借晋剧皇后王爱爱的金嗓子,越唱越红,而全本《含嫣》没唱两年,却灰飞烟灭了。这个现实,有待研究。

至今,不识戏者,常误以为“四月里” 是《梵王宫》的老段子。而曲氏《富贵图》之“三月里”,人们皆知出之曲氏新剧。倘若误套老本《富贵图》,岂不误入春秋了。

总之,曲氏此本,虎头、熊腰、凤尾,样样不少。干净利落五场戏,饱含曲翁十载情。

曲改六场本晋剧《富贵图》,在五场本“合图”之前加入“辞婚”一场,曾由山西省晋剧院名家田桂兰、王宝钗合作演出。

曲改七场本蒲剧《富贵图》,由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名旦张淑芳主演。在见婆中添加了尹正谟送女情节。尹正谟由河东见爱的蒲坛名宿阎逢春之子阎景平先生扮演。景平颇有乃父风范,见子如见父,深得蒲迷之心。欲看者,上网可搜。

曲改五场本黄梅戏《富贵图》,1995年由安庆市黄梅戏一团赵媛媛、马自俊首演。此剧曾在黄梅戏艺术节喜获金牌,此后曾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多次播出,前些日子我就看到过两次。

曲改昆剧六场本《富贵图》,除在五场本之前加入“别母”一场外,在见婆中亦增加了尹正谟送女情节。此本由上海昆剧团昆曲名家蔡正仁、梁谷音合演,曼歌细做,足见功力。

百余年前,昆腔风行三晋。晋之西昆,当与南北二昆鼎立。清康熙朝,孔子64世孙孔尚任应邀至临汾修志,观看晋南昆剧,曾写下西昆竹枝几首,“太行西北尽边声,亦有昆山乐部名”、“蒙城小部试宫商,不是昆山亦擅场”之类的赞诗,留其诗集。郭士星先生之《孔尚任咏晋诗评注》中即有详解,此书润海为序、愚下作跋,内涵丰富,值得一读。另据平阳昆痴徐昆之《柳崖外编》载,清末时,曾有前来太原应试的来自平、蒲、汾、代的五百秀士,自发举办曲子之会,评比优劣。由此可见,昔日昆剧在山西之普及深度。

当今,山西人早就不闹昆曲了。想不到曲润海先生,寻宫数调,曼声求索,竟将梆子体《富贵图》改成了昆本,并得到名家认同,唱到了上海滩头。

曲润海先生可能是几十年来山西编写昆剧之第一人。我翻阅曲氏文本,但见起首不凡,西洛张珙长安应试之词,巧妙化于西洛倪俊,一曲【桂枝香】化了张生的【点绛唇】与【混江龙】两支曲子,令人折服……

曲改京剧六场本《富贵图》,由北京京剧团秦雪玲、常建忠主演,并在“烤火” 表演中,有所创新。

……

总体看来,这几种版本,皆可立足核心场次,权宜增删,以应剧团所需。这些场次好似不同板块,因需组合,长短由之。由此足见曲润海先生为弘扬三晋戏曲经典之良苦用心。

功夫不负苦心人。曲本《富贵图》经十多年努力,已在全国多地传演,多家传唱,无疑为王秀兰“烤火” 插上了金色翅膀,为弘扬三晋名剧做出了贡献。王秀兰《少华山》光盘,及上述各家的演出视频,上网大都可以查看。

有了曲氏《富贵图》各种版本一书;电脑中的各种演出视频;再加上1982年《蒲剧艺术》2、4两期连载的由王秀兰示范讲述、王庚吉记录整理的蒲剧《少华山》舞台艺术记实的六万余字文章以及随文插配的60余帧舞台调度及演示图片;还有最新出版的《蒲剧传统折子戏选编》第一辑中收入的、由范月霞女士记谱整理的王秀兰《少华山》音乐本等等,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想,只要表演人才跟得上,这么好的珍宝,定会光芒四射,永久流传。

曲氏《富贵图》各种版本,唯“烤火” 保全秀兰戏文原貌。如梆子声系剧团排演,我想仍可保持秀兰“烤火”之音乐。只要本剧种特色乐器奏鸣,本剧种风韵就不会消失。丁果仙传人武忠先生由蒲剧搬演的晋剧《徐策跑城》,已开先河,丝豪不失晋剧本色。

花开富贵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2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2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2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2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2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2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2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2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2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2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3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3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3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3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3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3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3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3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3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3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4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4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4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4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4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4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4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4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4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4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5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5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5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5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5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5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5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5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5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5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6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6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6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6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6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6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6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6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6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6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7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7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7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7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7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7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7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7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7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7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8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8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8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8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8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8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8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8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8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8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9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9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9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9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9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9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9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9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9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9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0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0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0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0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0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0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0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0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0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0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1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1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1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1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1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1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1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1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1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1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2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2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2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2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2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2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2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2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2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2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3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3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3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3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3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3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3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3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3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3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4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4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42)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43)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44)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45)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46)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47)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48)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49)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50)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51)

晋剧样板戏全集(谈晋剧经典剧目富贵图)(152)

晋剧优秀经典保留剧目《富贵图》,创作排练于1989年,由原山西省文化厅厅长、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曲润海编剧;温明轩、肖桂叶担任导演;刘和仁、刘和跃担任音乐设计;张智、王小平、陈红、陈转英、王春海、曹万林等出演。1994年,该剧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等多项奖。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之后,被豫剧、黄梅戏、蒲剧等多个剧种纷纷移植上演,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多次播放。该剧与《打金枝》被收入编辑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百种曲汇典剧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