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这十年”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十场举行。
一、充分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
建成27家社区医院、122个基层特色科室,155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标准
建成“城市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636个,签约居民113万人。
建立紧密型医联体26个、医共体11个
二、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1年落地实施新增带量采购药品185种
减少群众购药支出9.25亿元
全市17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纳入DRG付费
全市医保参保患者住院医疗均次费用下降6.32%
全市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30%以下
建成互联网医院11家
三、公共卫生防护网织牢织密
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我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9.38%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降至148.69/10万
建成国家、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3个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0.10%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实施125个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落户武汉
建成4家平急结合医院
全覆盖推进市级和15个区级疾控中心新改扩建
完成6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34家定点医疗机构标准化改造升级工作
设置可转换隔离救治病床1.6万张
20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立发热预检分诊点
急救站点总数增至103个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持续加强
建设市级首家P3实验室和63个P2实验室
形成15分钟核酸“采样圈”,日检测能力达153万管
四、持续建设国家医疗中心
医疗资源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585个,三级医院从30家增加到67家,床位数从6.22万张增加到9.77万张。
“名院”工程硕果累累
5家医院上榜全国百强,2家医院稳居全国十强,8家医院上榜华中地区综合实力排行榜20强
“名科”建设成绩斐然
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22个,建成14家专科联盟、31家专科诊疗中心。
“名医”培养人才济济
新增陈孝平、马丁、邬堂春等3名医学院士
医学国家级主委、副主委达到270人
涌现出“人民英雄”张定宇等一批先模人物代表
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7家中医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
29家单位获国家、省市示范单位
打造244个国家、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
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3人
我市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
五、推进健康武汉建设共建共享
从国家卫生城市迈向健康城市
三度蝉联“国家卫生城市”,9个乡镇获评“国家卫生乡镇”
实施15项健康武汉专项行动
建成3个国家级健康区、2个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示范基地
打造全国首个院士领衔命名的健康科普工作室
我市健康指数位列中部第一
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全市可提供3万余个托位,每千常住人口托位数达到2.2个
全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实现全覆盖
50%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
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7个,省级老年友善医院24家、基层医疗机构133家
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从79.58岁上升到82.15岁
孕产妇死亡率从10.63/10万下降到6.91/10万
婴儿死亡率从3.77‰下降到1.66‰
(长江日报记者王玮琦 整理)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