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熊佳梦,释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谢无功,此事如何着得侬。

——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

苏轼临终写下一首词(苏轼庆贺友人生子)(1)

​作词背景

一次,苏轼路过吴兴,适逢其友人李公择得了一个儿子,到了第三天,开始宴请亲友以庆贺。李公择请求苏轼为自己得子的喜事作一首歌辞。苏轼想到《笑林》上的一个笑话,说的是晋元帝得了一个儿子,大宴百官,给每个官员赏赐一束帛。其中一个叫殷羡的臣子向元帝谢恩说:“臣等无功受赏。”元帝回道:“生孩子的事岂能让你有功劳?”于是,苏轼当即下笔写下了这首充满戏谑意味的词。在座的宾客看了这首词都笑得东倒西歪。

苏轼临终写下一首词(苏轼庆贺友人生子)(2)

难点解析

惟熊佳梦,梦里见熊,是生儿子的佳兆,出自《诗经·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佳梦,男子之祥。”

释氏,指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后称佛姓释迦氏,简称释氏。

老君,指老子,道家创始人,后世道教尊崇其为鼻祖。

抱送,民间有生子为神佛抱送的说法,这里是沿用。

横秋,形容人的气势之盛。

犀钱玉果,此指为洗儿钱、洗儿果。宋时育子满月的习俗。

利市,欢庆节日的喜钱,此指喜儿钱。

苏轼临终写下一首词(苏轼庆贺友人生子)(3)

译文

做了预示着生儿子的美梦,佛珠和太上老君果然亲自抱来了一个儿子。小孩非常强壮,还不满三天,气势已非常强盛,好像能吞下一整头牛。

主人在席上散发了犀钱玉果,喜钱也平分到所有的来宾手中。多谢主人厚赠,我这是无功受赏啊,生孩子这件事情,我没尽半分功劳呢?

苏轼临终写下一首词(苏轼庆贺友人生子)(4)

词作评析

人们常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也要具备幽默开朗的性格,读书破万卷的储备,且精于妙思构想,善于补缀成文章的的人方可以。苏轼便是那样的一个人,可谓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词在苏轼手中,玩转自如,如匠石用斧,可以运斤成风。

当他的朋友李公择要他为刚得了儿子的喜事写一首歌词,苏轼引经据典,添带俗语,又化用笑话,信手拈来,随意连缀成这么一首诙谐生动,谑而不虐的词。文字中洋溢着欢乐,读来令人捧腹。词的上片直写友人生子,表示庆贺祝颂。下片写宴会的欢快气氛,语言诙谐风趣,尤其结末用晋元帝生儿子从臣岂能有功的笑话,用得适当得体,并富有幽默感。

别看是短短的词,内涵非常丰富,有庆贺,有祝福,又叙述了酒宴的情形,宾主的欢悦,又引用《笑林》中幽默的典故,带动欢快的气氛。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苏轼真是才思非凡。

通过这首词,也可以看出苏轼真是很有生活趣味的人,于学问无所不揽,胸中的知识储备之富超乎想象,所以出口即可成文,令人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