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焉②,乞诸③邻而与之。”

[原文通释]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醋,他向邻居讨来给了那人。”

论语公冶长第25篇解读(论语公冶长孰谓微生高直)(1)

[注释]

①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庄子》《战国策》中又称“尾生高”。以直爽、守信而著称。传说他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女子没按时来,尾生高守信不移,一直在约会处等候。后来,河水暴涨,尾生高抱住桥柱子死守,被淹死。后世戏曲以此情节编为“兰桥会”。

②或乞醯焉:有人向他讨醋。醯,音xī,即醋。焉,兼词,于之,于是,向他。

③诸:兼词,之于。之,它,指醋。于,向。

[解读与点评]

别人来讨醋,微生高不直说自己没有,却从邻居家讨醋给来讨醋的人。我觉得,单就这件事来讲,微生高是个好人。对这件事,孔子只是说微生高不直,没有说他做得对与不对。应该是客观地说这件事,看不出是肯定还是否定。可《论语注疏》《四书集注》却认为孔子在批评微生高。《论语注疏》说:“孔曰:‘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也。’”《四书集注》说:“微生姓,高名,鲁人,素有直名者。醯,醋也。人来乞时,其家无有,故乞诸邻家以与之。夫子言此,讥其曲意殉物,掠美市恩,不得为直也。程子曰:‘微生高所枉虽小,害直为大。’范氏曰‘是曰是,非曰非;有谓有,无谓无,曰直。圣人观人于其一介之取予,而千驷万钟从可知焉。故以微事断之,所以教人不可不谨也。’”不知道这些是否是孔子原意。如果孔子对尾生高这样做都批评,岂不枉称圣人!

5.25.[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①,左丘明耻之②,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③,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原文通释]

孔子说:“说好听的话、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足够的恭敬态势,左丘明认为这样做可耻,我也认为这样做可耻。藏匿怨恨来结交某人,左丘明认为这样做可耻,我也认为这样做可耻。”

[注释]

①足恭:足够的恭敬,十分恭敬。

②左丘明耻之:左丘明认为这样做可耻。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担任过鲁国朝廷的太史。相传左丘明曾为《春秋》作传(称为《左传》,也称为《春秋左氏传》),又作《国语》。也有学者认为,《左传》和《国语》的作者并非一人,二书也并非左丘明所作。耻,以……为耻,认为……可耻。

③匿怨而友其人:藏匿怨恨来结交那个人。匿,掩藏。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来”。友,交友,结交,以……为朋友。其,不确指代词,那个,某个。

[解读与点评]

孔子提倡做人正直、坦率、诚实,不做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他讨厌“巧言令色”的人,这在《学而》第3章里已经提出来了:“巧言今色,鲜矣仁。”这里又加上了“足恭”,这正是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嘴脸。“匿怨而友其人”,明明心里恨死了某人,表面上还和某人友好得很,用心险恶。“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真正的正人君子,当然要“耻之”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左丘明乃楚左史倚相之后。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时荆楚之国礼制远不如鲁国等中原之国,单凭“左史”认定“左丘明”是倚相之后,更是荒唐。左丘明至少与孔子同时或较早于孔子。本人在研读《左传》后认为,《左传》至少经过孔子“加工”,或者说孔子修的《春秋》包括了所谓的《春秋左氏传》。又传说,左丘明是个瞎子,故有“左丘失明”之说。从本章可以感觉到,孔子在以左丘明的是非标准为标准,对左丘明是很尊重的,由此可以断言,左丘明一定早于孔子。

成语“匿怨友人”出自本章。

文/陈广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