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21世纪了。

高铁上能不能卖卫生巾也能吵三天三夜?

起因是这样的:

一个女孩在坐高铁时突然月经提前,毫无准备。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1)

来源:pexels

她赶紧去问乘务高铁卖不卖卫生巾,得知不卖后,乘务员费了半天劲帮她找来了一片。

为了避免其他女孩出现同样情况。

这个女孩询问官方部门,能否在高铁上增加对卫生巾的售卖。

本来是针对于高铁的一个商业化建议,表达赞成反对即可。

可下面却骂了她几万楼: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2)

来源:网络

赞成这一提议的女性们觉得被冒犯到,理所应当的回击。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3)

来源:网络

一时间,原本的“该不该”上升成“两性对立”的骂战。

我开始好奇,女孩真的只是为自己的需求提出合理建议。

而Ta们到底在抗议些什么?

他们到底在愤怒什么?

Anderson在2012年的研究指出,有的男性对女性的态度存在着一种恶意偏见。

这种偏见是导致争端的原因之一:

女性狡猾,想要掌控世界。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4)

来源:网络

经过这几天的观察,我也发现那些提出反对意见的男人们。

并不是真的要愤怒于“建议在高铁卖卫生巾”这件事。

他们愤怒的是女性的“应该”态度。

为什么?

在他们眼里,“你们应该...”实际上是代表着“你们都要听我的安排”。

这是女性对身为男性的他们发出的权力挑衅。

你都敢提建议了,下一步岂不是要掌控世界了?那还了得!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5)

来源:pexels

心理学家Glick发现当权力面临威胁时,男性会更加积极地寻求阻止女性获得权力和社会地位的方法。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心理学的词汇:权力感。

社会心理学家Galinsky将权力感定义为:

通过拥有某些权力或者长期社会交往的经历塑造成的权力感知。

直白点就是,因为掌权,滋生出的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感觉。

而男性,天生就是比女性拥有更高的权力感的。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6)

来源:pexels

这一点毋庸置疑。

原始社会性别分工不同,导致了男女在生产中所处地位的不同。

决定了他们在分配社会产品中的不同地位,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财富的重要创造者有了支配财务的权力。

使男性更多的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从而制定出有利于自己的规章制度。

并相对应的产生了支持自己的文化思想。

这种文化滋生了男性的高权力感。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7)

来源:pexels

研究显示:为了保证高权力感,个体会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同时也会催生对其他低权力者的暴力。

如果说,他们缺乏常识,好像也不是,因为但凡会网上冲浪的人,愿意了解,就能知道卫生巾是多么的刚需。

但,他们不愿意去了解,颇为傲慢的指点江山,为女性“出谋划策”,这就是一种缺乏同理心的表现。

而他们格外偏激的攻击提建议的女生,这是一种语言暴力。

譬如:

“你们的大姨妈不会憋回去吗?”

“随便拿点纸垫一下就好了,又不会死。”

“你们不还得抱怨这个过敏那个不好用?女人真娇气。”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8)

来源:网络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9)

来源:网络

所以,

这些人是在维护自身的权力感,与女性毫无关系。

那么,他们是如何保持这种权力感的呢?

心理学家Fiske在1993年提出了权力感的理论模型:

高权力的人为了维持或进一步增强权力不平等现象,保证自身权力感,会对低权力的人形成刻板印象。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10)

来源:pexels

具体来讲,高权力的人有两个途径实现不平等:

其一是直接忽略与其刻板印象不同的信息。这是最不需要他们用脑子的方法。

评论里的他们看不见女性最常出现的月经紊乱。

相反他们对月经的刻板印象是:周期稳定,可以提前预知。

所以稍微理解一下吧,他们只是单纯的没脑子罢了。

其二是个体有意识去关注与其刻板印象一样的信息。

他们看不到月经紊乱,反而他们却能更加着重的看到: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11)

来源:pexels

“下个app,不就能知道自己的月经周期了吗,提前做好预防不会吗?”

“我看我女朋友都知道在包里备卫生巾,怎么到你们这就不行?”

诸如此类,能够佐证他们刻板印象的言论。

这时候有人就出来说了:我没有刻板印象!总有特殊情况嘛~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12)

心理学家Steven和Fiske在2000年的研究发现:

一般情况下高权力的人不需要努力去了解低权力的人,除非高权力的人认为是特殊情况。

所以,如果他们认为我们是特殊群体,月经是特殊情况。

我们这些低权力的人应该心怀感激。

怎么敢让这些高高在上的人替我们想到“应该自备卫生巾”呢?

她们为什么这么愤怒?

但除了男性之外,也有部分女性对建议售卖卫生巾的行为表达了自己的反对。

但她们表达得相对温和,甚至有建议:

通过吃药人为控制月经周期: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13)

来源:网络

认为提建议的人就是在搞运动的: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14)

来源:网络

认为经血不吉利: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15)

来源:网络

就好像是站在了与男性统一的战壕里。

其实不光是这件事,以往类似的事件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另类无视同性的需求。

践行“girls can't help girls”格言,跑去帮男性说话。

这样的行为,在心理学中叫做内化。

它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

将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16)

来源:pexels

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完整的内化是吸纳他人和外界经验转化为自己内在一部分的过程。

这种内化能够使自己从外在的客体中解放,吸纳更适合自己的经验,不依赖客体思维而存在。

但是如果没有解放,个体便会无视自己的真正需求。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17)

来源:pexels

一切以客体的思维为重,错误的内化自己。

譬如,我的朋友的外婆十分注重女性的贞操。

禁止她骑自行车,不停地给她灌输女孩子如果骑了自行车。

第一次就不会流血,老公就会嫌弃她的故事。

她再也没骑过自行车,即使在四十几度的大热天里。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18)

来源:pexels

每次我向她科普处女膜以掰正她的观念时,她都会十分抗拒。

并且搬出她外婆的言论来反驳已经被科学验证过的观点。

可能听着有些离谱,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的。

我朋友从外婆这个客体身上,内化到的贞操观被完全吸纳。

她形成了对客体思维的依赖,听不进去任何科学,坚定地认为骑自行车就是会破坏处女膜。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19)

来源:pexels

对于她们来说,她们可能由于传统观念、早期经历、家庭环境或是其他社会关系中,保留了关于月经的客体思维:

“卫生巾就该是包里常备的,没带是活该。”

“性和血不吉利,你不要把卫生巾放在那。”

最终,这些客体思维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错误发生了。

错误的内化,让部分女性成为了某些男性保护自己权力感的帮凶。

也成为了无法正视自己月经需求的绊脚石。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20)

来源:pexels

看到他替她们发声,他们就开始愤怒

我还很好奇。

如果是男性出来说这句话,事态的发展会不同吗?

毕竟,Emerson在2017年的研究显示,同样内容的观点演讲。

男性所得到的支持更高,为61%,而女性得到的支持则只有55%。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21)

来源:pexels

男性发声大家都可以听见并且欣然接受,而女性是很容易被淹没的。

会不会换个性别,就好很多了呢?

我找了一下相关的评论: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22)

来源:网络

看来并没有。

Fiske经研究得出:

高权力感的人更加偏爱自己的群体,他们不能接受群体内的任何形式的“背叛”。

就像评论一样,一旦有男性出来为女性说话,那些高权力感的男性就会觉得他背叛了组织,转而去攻击他。

同时Galinsky也证实高权力感的人过分依赖自己的观点,不能很好的理解他人观点。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23)

来源:pexels

此外,他的研究也证明在启动高权力感时,ta不倾向于选择理解他人。

不理解,就不会被对方的思维带着跑。

只要记住:帮对方说话的男性是叛变,帮对方说话的女性是女拳。

他们也可以永远活在通过一叶障目而塑造的“权力”梦中。

写在最后

我很高兴女性的发声已被大家看到。

也很高兴在她被某些睿智言论攻击时,其他女生都自发地出声支持她。

也感谢那些为女性权益发声的男性群体。

月经可以憋着不出来吗(来月经就不能憋回去吗)(24)

来源:pexels

但同时,我也建议,如果高铁不允许售卖卫生巾的话,要不就别提供厕纸吧?

毕竟厕纸随处可见,方便携带,难道会有人出门不带纸吗?

实在不行,憋一会儿就完了。

作者:sixer

图源:网络

首发:壹点灵心理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