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清明前夕,蒋孝严携夫人来到桂林的生母章若亚墓前进行祭奠,在行完三跪九叩的大礼之后,蒋孝严眼含热泪,郑重地将自己的新身份证放在母亲墓前。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1)

(章孝严祭母)

要知道,在一个月前,他身份证上的名字还是“章孝严”,而为了这一个字的更改,他付出了半生努力。

的确,他虽然是蒋经国的儿子,但他不仅没有获得任何优待,反而从小隐姓埋名,和外婆过着清苦的生活。

而这一切,都因为他虽然姓蒋,却不是蒋经国的原配妻子所生,他的生母,是不被蒋家承认的“外室”。

所以,为了认祖归宗获得蒋姓的认可,蒋孝严历尽了千辛万苦,可要说这苦难的根源,还要从他们的母亲章若亚说起……

一、有名无“姓”的孩子

章孝严的母亲章亚若是江西南昌有名的才女,她因为战乱来到赣州,机缘巧合之下偶遇了来到江西推行新政的蒋氏公子—蒋经国。

一见之下,蒋经国便被气质脱俗的章亚若迷住了。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2)

于是,蒋经国不顾自己已经有了妻儿,对章亚若展开追求,并任命章亚若做自己的秘书。

当时,蒋经国正在推行“赣南新政”,身为秘书的章亚若帮他处理各项琐事,两人日久生情,章亚若很快就有了蒋经国的孩子。

怀孕后的章亚若急切地想给自己和腹中的孩子要一个名份,但是蒋经国却不能满足她的这个愿望,因为父亲蒋介石不同意,原配妻子蒋方良也坚决反对。

蒋经国的妻子,是陪他一起在苏联渡过那段艰难岁月的芬娜。

1935年蒋经国和芬娜在苏联结婚,婚后不久就生下了蒋孝文。

此时的蒋介石因“反公”政策与苏联交恶,受他的影响,蒋经国他一度没有工作,全家都靠着芬娜一人的工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1937年,蒋经国获准回国,为了陪伴丈夫,芬娜又孤身一人来到中国。

回国后,蒋经国给芬娜起了个中文名字叫方良,带着她到浙江奉化拜见了自己的生母毛福梅。

因为和蒋经国共患难过,所以毛福梅就对儿媳多了几分眷顾,再加上蒋方良性格温婉贤惠,蒋介石对她也非常满意。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3)

所以当蒋经国提出要和章亚若结婚的请求后,蒋介石勃然大怒,他不但臭骂了蒋经国一顿,还勒令他立即和章亚若分手。

蒋经国无奈,只能秘密安排章亚若去桂林待产。

1942年,章亚若在桂林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再为人父的蒋经国十分高兴,因为两个孩子瘦小和猫一样,他给孩子起了谐音的“大毛”和“小毛”两个乳名。

蒋经国还将两个孩子的事情告诉父亲,蒋介石虽然不待见章亚若,对两个孩子却多了些宽容,按照蒋家的族谱,蒋介石给两个孩子取了“孝严”、“孝慈”两个大名。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4)

(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

论谱排辈的名字有了,但是想要在名字前冠上“蒋”这个姓,却着实有点艰难。

这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蒋方良的反对。

蒋经国和章亚若在一起后,曾经把章亚若带到蒋方良面前,让她教蒋方良说中国话,蒋方良当时没有多想,事后回想起来,愤怒却是加倍的。

丈夫不仅背叛了自己,还把外面的女人堂皇地带到自己面前,这让蒋方良怎么忍得下这口气。

蒋方良不松口,蒋经国只能作罢,让两个孩子跟着母亲姓“章”。

二、只有你们争气,人家才会认你们

对于这个结果,章亚若自然不甘心,她不仅想让两个孩子姓蒋,还希望得到“蒋夫人”的身份。

为了逼迫蒋经国,身处桂林的章亚若开始高调地以“蒋夫人”自居,不仅换了门匾,还经常顶着这个名头参加宴会。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5)

(章亚若)

但是章亚若的高调不仅没有让她的愿望实现,反而给她招来了灾祸。

孝严两兄弟半岁的时候,章亚若有一次参加完晚宴回家,到家后突然上吐下泻,于是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医院里,有个姓王的医生给她打了一针后,章亚若病情突然加剧,没多久就去世了。

关于章亚若的死因,基本都认为是被人谋害,所谓的凶手也已经被正法,但是凶手究竟受何人指使,至今都没有定论。

章亚若去世后,蒋经国非常伤心,他不但亲自派人赶到桂林处理后事,还在章亚若的墓碑上刻下“蒋门章夫人”这几个字,算是告慰章亚若的在天之灵。

为了两个孩子的安全着想,章亚若去世后,蒋经国安排人将他们送到江西万安县,交给孩子的外婆周锦华抚养。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6)

两个孩子随着外婆投奔了在贵州的大舅章浩若,为了隐藏身份,他们对外就说是大舅的孩子。

1949年,蒋经国委托他的亲信王昇将两个孩子和他们的外婆带到台湾新竹定居。

与章氏兄弟同去台湾的,还有他们的外婆和二舅章浣若,而他们名义上的父亲章浩若一家仍然留在大陆。

刚到台湾时,王昇受蒋经国委托,会定期给他们送去生活费,加上二舅经商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然而章孝严初二那年,二舅经商失败,他们又与王昇闹了矛盾,生活费也断了……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7)

(晚年王昇)

从那以后,他们生活变得格外艰难,一家人全靠着外婆摆摊卖香烟生活,甚至一度到了借债的地步。

然而就算生活艰难,外婆周锦华也从来没有让两个孩子放弃学业,反而一直督促孝严和孝慈读书上进。

直到章孝严高二那年,章孝严才知道外婆格外关注他们学业的原因。

那年冬天,章孝严的外婆卧病在床,她生怕自己时日不多,就把两个孩子叫到床前,从床头摸出一张泛黄的照片,告诉他们,照片上的少妇就是他们俩的亲生母亲。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8)

(章亚若)

在此之前,两个孩子都把大舅和舅妈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外婆骤然说出这样的话,让两个孩子有点接受不了。

但是周锦华接下来的话让他们两个更吃惊:他们的生父,居然是蒋经国!

周锦华把两个孩子拉到床边坐下,告诉了他们之所以姓“章”的原因,也讲述了章亚若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两个孩子能堂堂正正地改回“蒋”姓。

外婆接着告诉两个孩子:只有你们上进,有了出息,人家才会来认你们,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

听完父母的故事,两个孩子把头埋在外婆肩膀上,祖孙三人哭成一团。

从那之后,章氏两兄弟每天的刻苦学习就多了一层意义。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9)

(孝严和孝慈两兄弟)

高中毕业后,章孝严和章孝慈都考上了台北东吴大学,后来又都赴美留学,一个从政,主理台湾“外交”事务,一个习文,回到母校东吴大学做了校长。

可是就算兄弟俩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要想获得蒋家的认可,却还是无比艰难。

三、从门外走到门里何其艰难

章孝严在自己的书里曾经写过:一个人要走过“认祖归宗”的道路,才能确立自己的身份,已属极度不幸,更何况他们还要饱受歧视和打击。

1976年,身为台湾“外交官员”的章孝严参加了一次酒会。

酒会上,章孝严和父亲蒋经国不经意间有了一次四目相对的机会,然而目光接触后,父子俩又各自挪开视线,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交谈。

此后,关于章孝严和章孝慈是蒋经国私生子的传闻便在台湾流传开来,但是身为当事人之一,蒋经国一直没有公开谈论过这个问题。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10)

(蒋经国)

不仅如此,或许是为了再次被大众聚焦,那次酒会之后,章孝严便被调整职位,再也没有和蒋经国一同出现的机会。

1980年,章孝严担任台湾“北美司”司长,此时宋美龄长住美国,于公而论,章孝严理当拜见。

然而章孝严多次求见,都没有得到宋美龄的接见,蒋家人对他们兄弟俩的态度可见一斑。

但事情也并非没有转机,虽然没有得到蒋经国和宋美龄的认可,章孝严却和异母兄弟蒋孝勇相处十分融洽。

随着职位越来越高,章孝严也曾托人向父亲转递过一些小礼物,据说蒋经国看了非常高兴,这给了章孝严不小的慰藉。

而更大的转机出现在1987年,当时蒋孝勇和弟弟蒋孝武公开承认了章孝严的身份,蒋经国听说这事之后也没有说反对的话。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11)

(蒋孝勇)

然而还没等章孝严兄弟俩冲破阻碍,走到父亲身边,蒋经国就去世了。

父亲的葬礼,章孝严兄弟没有被邀请参加,但在蒋孝勇的帮助下,章孝严兄弟深夜避过耳目来到医院,跟沉睡在那里的父亲道别。

兄弟两个跪在荣总医院的冷库里,哭得不能自已。这些眼泪,既为父亲,也为他们骤然离世的母亲、贫病难医而逝的外婆和他们兄弟俩波折的人生。

蒋经国去世后,媒体少了很多顾虑,开始报道章孝严两兄弟的身世,就连蒋经国的继任者也公开承认他们蒋家人的身份。

身世虽然公开,但是改换蒋姓依然比较艰难,最大的障碍还是蒋经国的遗孀蒋方良。

要知道蒋方良当初为了丈夫而离开家乡,多年来一直将妻子的角色扮演得很好。而今丈夫刚刚去世,就让她承认章孝严兄弟的身份,于她而言属实有点残忍。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12)

所以,章孝严和蒋孝勇约定,只要蒋方良还健在,他们兄弟俩就不改姓。

四 、认祖归宗,回乡祭祖

然而,在章孝严兄弟俩还在台湾为了回归蒋家而努力的时候,大陆的蒋氏族人却给他们抛来了橄榄枝,邀请兄弟俩回乡祭祖。

但是他们兄弟都有公职在身,根据台湾当局的规定,他们是不能随意去大陆的,所以直到1993年9月,借两岸学术交流之便,章孝慈才得以来到桂林祭奠亡母。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13)

(孝严孝慈兄弟俩站在母亲遗像前)

祭奠当天大雨滂沱,51岁的章孝慈在母亲的墓前长跪不起,将兄弟俩对亡母的思念之情,一字一句地读了出来。

而听到章孝慈字字血泪的泣诉,在场的众人无不动容。

祭奠完毕后,章孝严还和弟弟约定:等他能返回大陆了,兄弟俩再一起到母亲墓前祭奠。

怎奈世事无常,祭奠完亡母后,章孝慈就在北京一病不起,1996年在台北病逝,再没有机会到亡母墓前祭拜。

1997年,浙江奉化溪口的蒋家祠堂发来邀请,请章孝严回乡祭祖,但碍于章孝严仍然公职在身,他还是无法回乡参加祭拜。

直到2000年,章孝严卸下一切职务,这才带着全家和蒋孝慈的遗孀一起到浙江祭祖。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14)

(蒋孝严奉化祭祖)

这次祭拜之后,章孝严加紧了恢复自己蒋家人的身份的进程,他辗转桂林、江西和贵州多地,寻找一切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2002年12月,经过努力,所有资料搜集到位,提交之后,台湾方面将章孝严的身份信息做了相应变更,父亲那一栏,赫然填上了蒋经国的大名。

此时,蒋孝文和蒋孝勇已经过世,但蒋方良依然健在。

2005年,蒋方良去世。至此,在台湾的蒋家人中,章孝严已经成为了辈分最大的存在。

蒋方良的“七七”过后,章孝严正式更换了身份证,从那之后,他的名字就是“蒋孝严”了。

拿到新身份证的那年清明,在祭奠亡母的时候,蒋孝严把身份证放在亡母墓前,告诉章亚若,他终于完成了母亲的遗愿,冠上了父亲的姓氏。

这个蒋家“门外”的孩子,终于堂堂正正地,走进了蒋家的“大门”。

结语

在蒋孝严撰写的《蒋家门外的孩子》一书中,扉页印有一段蒋孝严的原话:从门外走进门里,我花了六十年……从此我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孩子,都可不再徘徊在门外而饱受风霜了。

蒋经国的四个家族(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15)

这段话,道尽了孝严孝慈兄弟俩认祖归宗的辛酸,也昭示了他们之所以这么执着进到“门里”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