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金人占领了辛弃疾的家乡济南,他决心拉起一竿子人马来抗金,他先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抗金队伍,在历城四风闸处起义了,但他担心自己的人马太少怕被金兵打散,就带着这支队伍来到了泰山,加入了兵多将广的耿京起义队伍。

历史人物故事负荆请罪简短 辛弃疾追杀盗印贼(1)

辛弃疾从小聪明伶俐,喜欢拜师结友,学文练武。后来他认识了灵岩寺的一个身怀武艺的义端和尚。辛弃疾投奔耿京以后,也劝说义端加入了抗金队伍。因为辛弃疾要文有文,要武有武,肚子里有道道,浑身都是胆,所以受到耿京的另眼看待,叫他代自己写告示、下命令,掌管起义军的大印。而义端却心眼不地道,除了有身武艺肚子里却一包草,所以没有受到耿京的重用。他为此心怀不满,埋怨辛弃疾不为自己在耿京那儿多说好话,于是就起了坏心。这一天,辛弃疾急着要到别处去办事,忘了把起义军的大印放好,结果叫义端偷去了,义端骑着马一气跑出起义军的大营,向北面的金人兵营飞奔而去。

历史人物故事负荆请罪简短 辛弃疾追杀盗印贼(2)

义端刚跑出起义军大营,耿京因为有事要用印,就派人到辛弃疾放印的地处来拿。来人怎么找也不见大印的影子,后来一查问,才知道叫义端偷跑了。耿京一听好火一顿,马上派人骑上快马,把辛弃疾叫了回来,狠狠训了他一顿,辛弃疾心里别说有多窝囊了!

辛弃疾深知丢失大印之事非同小可,他断定义端肯定往北逃跑投奔金人了,所以就朝北追去。辛弃疾骑的是一匹千里马,跑起来比刮风还快。他提的枪也是一杆神枪,舞起来龙飞蛇翻,谁见了都害怕。一路上辛弃疾把马打得风快,把枪握得更紧,气得两眼冒血,头发直竖。他一口气跑到下半晌,来到了柳埠南面的大道上,也没见到义端。他一边赶马往前飞奔,一边想∶义端做贼心虚,恐怕不敢走大路,只敢钻小道。他的马不行,钻小道更走不快,说不定叫我拉在后头,我不能这么傻撵下去,得先找个地方歇歇,再到离金人兵营不远的地方等他。

历史人物故事负荆请罪简短 辛弃疾追杀盗印贼(3)

他这么想着就勒住马跳了下来,走进了一个柳树林里。他叫马啃着青草,自己半倚在解下来的马鞍子上,闭眼歇息。人心里有急事,别的往往就不怎么在意,他在急乎乎地追赶义端的路上,既没觉着饿,也没觉着渴。这阵儿才觉着肚子空空了,嗓子眼也干得冒烟儿。他正要爬起身来寻点水喝,找人讨点干粮吃,却猛听得大道上传来一阵"的的的"的马蹄声。他怕是义端来了,就转身回来,鞘好马鞍,攥紧了枪,翻身上马奔上了大道。

不巧不成故事,打南面过来的正是义端。义端为啥很快就奔过来了呢?原来他开头怕人看见,叫人追上,才走了一段小道。后来他觉得离起义军老营距离远了,又看到后头没人追赶他,就大着胆子上了大道,想赶快奔到金营去,所以就跑到了这里。

历史人物故事负荆请罪简短 辛弃疾追杀盗印贼(4)

义端坐在马上,一边走一边做着升官发财的梦,心里别说有多么得意了。谁知猛地传来一声喊,像响了一个落地雷∶"吐!秃驴哪里走!"只见有个人打马过来截住了他。他冷不防吓得差点摔下马来,那颗大印也差点从怀里出溜出来。

义端定神一瞧,原是辛弃疾挡在前头。义端就和辛弃疾直说好话,想拉着他一块投奔金人。他说有好处两人对半分,有官就让辛弃疾当。辛弃疾不等他说完就"呸"的一声,打马挺枪冲杀过来。义端连忙抽出短刀,和辛弃疾一来一往地杀了起来。

历史人物故事负荆请罪简短 辛弃疾追杀盗印贼(5)

义端尽管有一身好武艺,可是心里虚。他知道辛弃疾那杆枪的厉害,又怕时间长了,后头再有起义军的人马追上来,就瞅个空子,拨马向路东的柳树林子逃去,刚穿过了柳树行子,就被大山挡住了。他一看不好,心慌慌着又拨马往回走。

辛弃疾因为在柳树林子里歇息过,知道柳树行东边有大山挡着,义端肯定要回来,就偷偷躲在一棵大柳树后头,要给义端使个暗枪。义端刚走到这棵大柳树旁,辛弃疾瞅准机会一枪就刺透了义端的脖梗,义端从马上一头栽了下来,死在大柳树下,起义军的大印也从他的怀里掉了出来,落在他身旁。

历史人物故事负荆请罪简短 辛弃疾追杀盗印贼(6)

辛弃疾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拿过义端的短刀,"咔嚓"一下砍下了义端的头,挂在大柳树后头的山石崖上;又捧起义军的大印,小小心心地揣在自己怀里,然后"嘘"地呼出一口气,一屁股墩在地上,浑身全是汗。谁知一阵瞌睡涌了上来,他两手勾在脑袋后头,倚着大柳树就迷糊过去。

这工夫日头快落山了,一阵山风把辛弃疾吹醒了。他刚睡醒脑子不大清亮,一回头只见义端贴着山石崖站着,一双贼眼死死瞪着他。他"吨"地爬了起来,摸过枪来朝着义端狠劲刺去。只听"嚓"一声,火星乱进,枪头子从义端右眼眶穿过去,把山石崖也捅开了一道缝,枪杆子扎进去一大截,他定神一看,这才知道他刺的是义端的人头。他"嗨"了一声,使劲把枪往外一拽,只听"呼"的一声,一股泉水从他刺的枪眼子里蹿了出来喷出了老远!

历史人物故事负荆请罪简短 辛弃疾追杀盗印贼(7)

辛弃疾看见了水,才想起自己早渴得要死了,就张着嘴,对着喷出来的泉水柱子"咕嘟咕嘟"地喝了起来,那个痛快劲就别提了。他喝足了水也来了精神头,把义端的头挂在马镫子上,把大印又好生揣了揣,提枪上马,向泰山的起义军老营飞奔而去。

辛弃疾一枪刺出的这个泉子,水流一直很旺,人们就给它起名叫"枪杆泉"。有的人相信,辛弃疾力气大,像当年李广射虎能把箭头子射进大石头里一样,也一枪刺进了石崖里,捅出了这个泉。也有的人说辛弃疾没有那么大的力气,而是他的神枪好,他的那杆枪像岳飞的枪一样,也是一条大蛇变成的,蛇能钻洞,就钻出了这股泉水。

历史人物故事负荆请罪简短 辛弃疾追杀盗印贼(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