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社交”“就是指为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打发无聊,或因共同兴趣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共情社交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当一个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独立,或是社会阶层较低、生活不如意时,他需要从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联结和支持。”
这种共情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换,绝大多数人自小产生的社交行为,就是源于这种共情类的需求。
共情社交时的共性:一个人的心智越成熟,他对共情社交的需求就会越少。”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因为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需要朋友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了。”
“那个时候我们能成为朋友,
只是因为恰好出现在了同一间教室里,
恰好都需要有人陪自己吃饭逛街聊心事,
所以就天天腻歪在了一起。
但后来经历成长经历世事后,
才发现我们根本就不是一类人,
所以我们就只能走到这里了。”
这是共情社交的本质。
所谓“功利社交”就是指为达成某一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功利社交”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有效信息、知识与物质的交互传递。
邻居家孩子小树,在我们小区朋友最多。
为什么呢?因为他拥有最多的玩具。
一天,妈妈问:“谁是你真正的朋友啊?”
小树答:“胡新宇。”
妈妈问:“为什么是他啊?”
小树答:“他从来不抢我玩具,他只跟我换。”
你看,连孩童都觉得:没有交换,等于抢。
二是拥有较为“对等”的价值水平。
这个价值水平不仅仅是指社会地位的层次对等,也指精神才艺上的和谐共鸣和思想观念上的门当户对。
春秋最有名的琴师叫俞伯牙。一次,俞伯牙在野外弹琴时,恰巧樵夫钟子期从旁路过。抚琴时,伯牙心中想到高山,钟子期便说:“宛如巍巍高山屹立面前。”抚琴时,伯牙心中想到流水,钟子期便说:“宛如滔滔江水奔腾而过。”伯牙停琴惊叹:“君真乃我知音也。”后子期病故,伯牙说“世再无知音”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大音乐家和砍柴的成为千古至交,正是因为精神才艺上的和谐共鸣。
功利社交的目的,就是获得‘有效交换’。如果一段交往不能给你带来丝毫利益,就会被你本能地舍弃。”
看似很功利,但这就是社交的本质。
当我们能分清这两种社交后,很多关于朋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朋友疏远要不要挽回”的问题。
前些年,一大学室友喜欢叫我玩:“一起去洗浴中心做个大全套吧。”
我说:“算了,没什么意思。”等几天,他又来叫我:“走,泡吧去。”
我说:“算了,我不太喜欢。”一来二去,他慢慢就不再联系我了。
很多时候只有感叹:行走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渐行渐远的价值观。
他喜欢泡妞,我喜欢看书。他喜欢打牌,我喜欢码字。他喜欢热闹,我喜欢清静。不存在谁好谁坏谁高谁低,只是因为三观与喜好的渐行渐远,我们终于都长成了对方不认识的人。
以前,听着陈奕迅那句“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就会伤心想哭。
现在终于懂得:相忘于江湖,才是最好的结局。
很喜欢《千里千寻》中的那段话: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
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口,
没有一个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你走完,
你会看到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人。
如果幸运,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
当这个人要下车的时候,即使不舍,
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因为,说不定下一站,
会有另外一个人会陪你走得更远。”
所以,友谊走至末路的时候,
不要去勉强挽救与维持我们仍是好朋友的假象,
相对无言,相对无趣,不如相忘于江湖。
就像余华那样:“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新的生活。”
当然,如果你与老友的三观一直很合,如果一直想成为无话不谈的“灵魂伴侣”,只有一个办法——彼此跟上对方的成长。
朋友雪讲过她一个闺蜜的故事。
她闺蜜每天很早就起来读各种经典书籍,她英语不好,就手抄了一本托福写作书,终于将不及格的成绩提到了80多分。
有次,雪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努力?”
她回答:“我还想和你做闺蜜。”
雪很诧异:“我们不一直都是好闺蜜吗?”
她说了一段让雪铭记一辈子的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不努力,就和你差距越来越大,再好的朋友之间也会有隔阂,维系友谊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共同进步。
我们一直在同一节奏上,才可以一路同行。”
最好的友谊,原来是跟得上对方。
就像哲学家周国平所说:“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对于共情社交类的老朋友,
三观合,就努力跟上对方的节奏。
三观不合,就顺其自然地相忘于江湖。
最最切忌的就是将两种社交混为一谈。
讲一个在知乎上看来的“借钱”的故事:
我看中个包包,忍了很久还是想买,
因为平时一向月光,没啥钱,
凑来凑去还差4000多,就去向闺蜜借。
我以为吧,她会痛快的借我,
可是她虽然借我了,但要我打欠条!
我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啊!
回家后就开始生闷气,越想越不舒服,
闺蜜还要欠条吗?我还能为这点钱外逃啊?
就算要欠条,也应该是我主动提出来吧?
这是典型的将两种社交混为一谈了——认为他“共情社交”的朋友,为他做“功利社交”朋友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非常普遍,
就像咪蒙在《致贱人》中所描述的:
你不是学英语的吗?帮我翻译一篇论文呗。
你不是学中文吗?帮我写个年终总结呗。
你不是学设计的吗?帮我设计个LOGO呗。
如果你拒绝,就会背上“不够朋友”的恶名。
这些人忘记了一点: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即便你们是从小玩大的“共情朋友”,
但只要提出“功利性”的诉求时,就必须明白一个原则:“共情朋友”从来没有义务对你做出“功利性帮助”的必须。他愿意帮你是情分,不愿帮你是本分。
而且,最好的方式就是:
当你提出“功利性”诉求的一开始,
就应当以“功利社交”的方式去沟通,
自己写下欠条、算明利息,
对方要那是本分,不要那是情分。
不管结果如何,你都应该心存感激。
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不要向好朋友借钱——我觉得这是给我上得最好的将“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区分开来的启蒙课。
08
言晓先生说过一个故事:
他的一位朋友在某公司做企业顾问。
说白点,就是拉老板过来交钱上课。
他很勤快,每天跑四个客户。
没用多久,他就和准客户们熟得不行,
但整整六个月,他才成交了寥寥几单。
当他心灰意冷地将客户名单交给老板后,
不到两个星期,他惊讶地发现:
“很多以前我没搞定的客户都来报名上课了。”
他跑去问老板:“你怎么两下就搞定了?”
老板说了这样一段话:
“谈业务不是只要关系好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要让对方可以获得交换价值。
比如那个做门窗生意的赵总。
我手上有几个楼盘开发商客户,
我承诺只要他报名,就帮他对接开发商。
一单工程就过千万,这几万培训费算什么啊?
我能做成,是因为我有资源可以交换。”
当我们懂得功利社交的本质后,
就知道现在很多人“经营人脉”的方式很可笑,
天天迷信于“为人处世之道”等社交技巧,
最后发现都是然并卵,没什么实在用处。
人脉的基础是你的“利用价值”:你的利用价值越大,别人就越会帮你。
所以,与其把时间花在多认识人上面,不如花时间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因为他懂得:成为自己的贵人,别人才会成为你的贵人。
09
作家李尚龙写过一件趣事:
他的一位朋友,在成名之前,
给一个很大的报社投过稿,
可每次投稿,都石沉大海。
一年后,他的书意外大卖,
那家报社的创办人竟亲自来找他约稿。
如今他们关系很好,因为一个需要卖书,一个需要好稿。
有人问:你为何和这家报社的关系那么好?
他说了一句话:等价的交换,才有了等价的友谊。
李尚龙自己也是如此,上大学时,
他酷爱社交,参加了三个社团,
只要有活动,就会去打个酱油。
看到谁,就逮住谁留存下电话。
可是一遇到急事,他想找人帮忙时,
打遍了电话,也没人愿意接招。
后来,他终于成为名人后,
遇到什么事打电话就应者云集了。
这时他才懂得:只有关系平等,才能互相帮助。你自己不牛逼,认识再多牛逼的人也没有用。
别觉得世界残酷,这就是游戏规则。
很多人经营人脉时,习惯往外求:求资源、求渠道、求关系。但到头来,往往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真正聪明的人,习惯向内求:放弃99%的无用社交,转而全力提升自己。
因为他们懂得:人脉不在别人的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唯有自己变得强大,才能获得有用的人脉!
我们最大的人脉,就是自己。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10
苏东坡有一名篇叫《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最为上等的朋友之交便是如此,
既拥有“功利”上的交换,
也拥有“共情”上的连接。
既可以在“功利”上互帮互助,
也可以在“共情”上情意绵绵。
“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人罢了。”
所以陈道明说:“最好的事儿就是跟好朋友一起发呆。”
范冰冰说: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
这是意在强调“最大的人脉就是自己”,
但是一个人即便自身再强大,
“功利交换”也只能到一定程度。
要让功利社交更有价值和深度,
就必须在功利社交基础上加深共情社交。
这样才能“但将血泪酬知己,死生又何妨”。
自古最好的友情皆是如此——层次对等,既能功利,又能共情。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他们和多数人保持友好,却只和少数同等级的人深交。
,